权柄无弹窗 第八卷 【醉卧沙场】 第六七二章 胜
杀猪谷中硝烟四起。喊声震天、兵荒马乱!南人本就孱弱。在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下。更是乱作一团。不知所措。哪里是血火中淬炼出来的秦国官兵的对手。但见高大彪悍的秦军士兵已经脱掉盔甲、**着上身。高举着长槊、马刀等骑兵用的大号武器。疯狂的杀入楚军阵中。
楚**队还没反应过来。便已经被撂倒一片。待想要结阵反抗时。却已经陷入了埋身肉搏之中。在这种犬牙交错、你中有我的战斗中。秦军身大力大、武力高强、勇猛嗜血的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反观那些从未经历过阵仗的楚军士卒。已经被满眼残肢断体、鲜血漫天飞溅的场景。骇得魂不附体。怎能与如狼似虎的对手交战?
只见楚军官兵纷纷抱头鼠窜。在敌兵的刀锋下一个接一个地倒了下去。秦军毫不费力的便将诸烈的中军分割包围在山谷之中。开始了擒贼擒王的攻击。
其实楚军在山谷中最多不到四万人马。余下的十六万人则被挡在了山谷前后。这些军队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呆了。待他们反应过来。准备进去山谷。营救中军时。专为他们准备的大餐也到了。
秦雳率领龙骧骑兵从西面席卷而来。攻击楚军的后队;勾忌率领着黑甲骑兵从关上顺势而下。冲杀楚军的前队。对于几乎没有跟骑兵作战经验的楚**队来说。仅凭着在训练场上学的那三招两式。根本没法应付当世最强的两支骑兵的共同冲击!
对于敌人的水平。秦军士兵的感触最深。他们发现与齐军相比。这些楚军无论从单兵素质还是整体作战能力上。差距都不是一星半点。往往他们攻出一套杀招的第一击。便可将对手直接了账……如果换成齐军士兵。一定会招架住三招两式。然后不是反击将自己杀死。就是在下一个回合被自己杀死。哪有这般轻松?
当然没有人会嫌自己地对手太弱。对于普通士兵来说。能在一系列战争中活下去。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褒赏了。
好在一边倒的屠杀没有持续多久。在经历了最初的错愕之后。楚军终于明白了自己地处境。终于展开了困兽之斗。拚死抵抗!虽然始终挽不回败局。但也将秦军速战速决的想法化为了泡影。
经过两个时辰的激战。雾气早就散去。毒辣辣的太阳重新笼罩了天地。地面上又闷又热。让人艰于呼吸、汗入浆下!这时秦军士兵脱掉盔甲的目的便显现出来。在这种蒸笼般的天气作战。光着身子是更为明智的主意。
我们知道楚国一度是天下最富裕的国家。虽然近些年来风头被秦国所夺。但他们的家底还是十分厚实地。所以楚军上下皆有着甲。不提军官穿的细密的山文甲或者明光铠。即使一般士兵也有皮质铠甲着身。穿着厚厚地盔甲。在这鬼天气下打了这么长时间。大都出汗过度、头晕眼花、四肢乏力、头晕眼花。中暑地都不计其数。
这小小的细节让双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等石勇带着两个师地兵力进入山谷支援后。终于成为压垮骆驼地最后一根稻草。将楚国的中军一举击破。斩将夺旗!可怜那位雄心壮志地诸能将军。也唱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的挽歌。在敌军擒获自己之前。挥刀自尽了。
秦军将他的头颅割下。用缴获的将旗挑着。传首于楚军各条战线。见领军将领都被斩了。楚军官兵以为除了自己这边。局势已经糜烂到无可挽回了。登时士气全无、全线崩溃!
兵败如山倒!楚国的十余万残兵败将如退cháo般脱离战场。丢下七万具同伴的尸体和他们阵亡的主帅。逃回到他们出发的汜水镇上。但终究还是四条腿跑的比较快。随后赶来的大秦骑兵将他们团团围在镇上。不放一个败兵出去。遵照武成王的指示。秦军对这些已成惊弓之鸟的楚军围而不打。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到第三天时。这帮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楚国官兵。便经受不住饥饿与死亡的威胁。乖乖缴械投降吃大包子去了。
至此。在此次战争中占据天王山位置的第二次虎牢关之战终于落下帷幕。历时正好二十天。在这短短二十天里。秦军以越境作战的三十万主力军为主、以在国内策应的另两个军为辅。共计歼灭齐军四十余万。俘虏二十余万;基本上消灭了齐国的主力部队。还顺手歼灭楚军八万。俘虏十二万。将楚国那点可怜的陆军彻底了账。
两次虎牢关战役是秦雷征战天下过程中最辉煌的胜利。其意义不仅在于将昔rì天下第一名将百胜公赵无咎全方位击败。彻底取而代之。更重要的是。从此以后齐国便丧失了三足鼎立的资格。虽然仗着底蕴深厚。不至于一时亡国。但其已经门户洞开。军神陨落、jīng锐尽丧。已经事实上沦为了秦国予取予求的后花园!
从此以后。秦国一直以来腹背受敌的局面将大大改观。终于可以集中力量。对付偏安江南的楚国了!在这场堪称一锤定音的战役中。秦雷将自己的长处发挥的淋漓尽致----其一曰火器。他不仅独家拥有此等杀器的使用权。还对其用法了若指掌。并没有一味迷信。而是结合常规部队灵活运用。使其成为了战略上的强力支撑。战术上的有力辅助!
其二曰参谋。他当年组建的统帅部参谋处。在十年磨一剑之后。终于可堪大用。对秦雷的战略构想进行了反复研究论证。提供了数种战役方案。每一种方案都包括着整套的作战计划和分析。向他详细分析这计划的优劣所在、敌方可能有的反应、以及由此引起的连锁反应。每一份都以事实为依据。推理严谨。设想周密。实属难得的作战计划……毫不客气的说。他只要随便拿起一份严格照着执行。这一仗都是有赢无输。差别只不过是赢多赢少的问题而已。
虽然秦雷最后时刻公布的作战计划。不同于其中任何一份。但还是能轻易看出。他从中汲取了大量的养分。说是集其大成也不夸张。
当得到最后计划时。参谋处立刻马不停蹄的重新论证研究。力争做到每个环节丝丝相扣。战术动作毫厘不差。前前后后共提请修改了三十多处细节。而秦雷也大度的全盘接受。同意了他们的改动。
所以我们看到秦军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术动作。终于造成了战略上的胜势。每一步都干净利落、游刃有余。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其中除了秦雷那不可多得的军事才能、秦军官兵的高人一等的各方面素质外。这支强大的参谋队伍。绝对是功不可没的。
这一点在秦军上下毫无异议。所以当战后秦雷将统帅部参谋处升格为三军参谋部。并授予其首任部长涂恭淳以上将军衔时。听到的只是一片掌声。很少有人质疑这些白面书生。有什么资格当上将军的。
秦雷的第三个长处。便是训练。他的军队不仅装备好、待遇好。在训练上更是远超齐楚两国的水平。他对军队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强调处理任何突发事件的能力的要求。让这支同样多年未经战争的军队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战斗力。尤其是在处理战场上多变的情况时。更是显得有条不紊。不慌不乱。
正是这种保持和进步。使秦国把军备废弛的齐楚两国远远甩在了后面。反映在战场上。就是其战斗力差距竟是如此之大……已经完全不在一个等量级了。这仗还怎么打?
他的三大长处正好是敌人的弱点所在。以最强击其最弱。焉有不胜之理?
更何况他还知人善任、用人不疑。正是的他放手使用。才让手下的将领们在此次战役中大放异彩。尤其是一直身负勇名。却苦于无法证明自己的勇亲王殿下。终于在此次战役中大放异彩。居功甚伟。从此不再为名不副实而心烦意乱了!
但这一切都不是秦雷关心的。此刻他换了身素sè的便服。缓步走向个戒备森严的帐篷中。在那里。他将与一段历史做最后的告别。然后去开创自己的历史!-----------------分割------
第二章。睡了睡了。汗流浃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