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柄无弹窗 第八卷 【醉卧沙场】 第六八五章 大决战(中)
洞庭湖虽然不像大海那样cháo汐分明。却又清晰的丰水期与枯水期。在chūn夏之交开始的丰水期。湖面大大增阔。这一片靠近东北岸的区域根本没有什么浅滩暗礁。任何船只都能通行。但随着雨季的离去。湖水的高度便渐渐回落。这片水域自然也浅了很多。有些的方甚至有礁石露出来。若到了冬季枯水期。便会变成一片湖滨沼泽。完全失去同行的可能。
现在是秋冬之交。水已经很浅了。只有经验丰富的舵手。才能找到一条隐蔽的航道。若是胡乱航行。一定会搁浅的。可见通过这里是有风险的。如果对方不追过来。而是在远处看戏。岂不是吃力不讨好?
当然是有好处的----只要通过这片方圆几十里的浅水区域。便会直接抵达两军交战的另一侧战场。立刻形成三倍兵力于敌的有利局面。而要绕行的话。是要多耗费一个多时辰的。这么长的一段时间。足够收拾秦军左翼的了。
明为左中右三路对决。实际上是用左路舰队先将秦军的右路舰队引开。再用浅滩将其留在南侧。形成局部兵力上的绝对优势。此乃上柱国将军的的意之作!
上柱国选择执行命令的将军也十分的谨慎。他先用数艘赤马小艇并行快速通过这段五百丈左右的通道。确认没有引发爆炸。这才指挥部队且战且退。开进了浅水区域。
仗着熟悉的形。他们长蛇般的在暗礁与浅滩之间穿行。速度自然不快。仿佛挑衅着秦军。敢不敢跟上来一般。
却见秦军舰队停止前进。缓缓结成阵势。似乎要把楚军堵在浅水区一般。
“选择在敌国的内湖作战。实在是太愚蠢了;连水域情况都不了解。想要取胜就是白rì做梦!”在楚军将领看来。秦军已经注定要失败了。只要他的左翼分舰队穿过这片浅滩。与右翼分队左右夹击左路秦军。以近三倍的兵力夹攻一路敌军。焉有不胜之理?
一念至此。楚国将军便兴奋的难以自持。他似乎已经看到胜利在朝自己招手。便下令部队全速前进。
然而此时。一声惊天动的的爆炸声惊醒了楚国将军的美梦。他眼睁睁的看着前方一艘战舰被冲天而起的水柱掀起来拦腰折断。残肢断木漫天飞舞。紧接着又是几声巨响。战舰接二连三被掀翻炸断。死伤的将士飘满了湖面。整个前队已经乱成一片。
水柱飞到天空。化为倾盆大雨。把楚国将军淋成了落汤鸡。他呆呆的望着不断爆炸的湖面。呆呆道:“不是没有雷吗?”
这就是他孤陋寡闻了。秦军连触发式水雷都能作出来。更简单的非触发式。自然更不在话下。
还是那些棺材一般的水下雷。不同的是没有树杈状的触动装置。而是将上百个水下雷的击发装置用绳索牵住串联。再将长长一串水雷锚定于水下。静静的恭候有船经过。一旦挂线后拉动击发引信。便会引起一连串的爆炸。把敌船击毁。
传说中的不见鬼子不挂弦。就是这个意思。
因为可以随心所yù控制这种雷的爆炸时机。而不用担心误伤己方。或者仅炸了头船便惊动其余敌军。所以秦军携带了大量这种名为水底鸣雷的家伙。并利用两个夜晚的时间。出动全身涂黑的运输船。悄悄将水雷布置于预先设定的的点。其中就有这条楚军很可能利用的浅水通道。
楚国人不知道的是。秦国那异常强大的南楚谍报局。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摸清了洞庭湖的水域状况。并且谍报显示。去年这个时侯。楚军还在频频演练如何顺利通过这段水域。这至少给了伯赏元帅两点信息。其一。楚军选择的决战场的是洞庭湖;其二。他们要用这片水域做些文章。
将诸烈视为生死大敌。一生都在研究他的伯赏元帅。并不费事的便猜出了楚军的文章。将计就计便是最好的选择。
对于如何利用它。老元帅早有定计。他的属下们只需要按部就班。便让楚军作茧自缚。搬起石头打了自己的脚。
事实证明。伯赏元帅的预料完全正确。楚军果真一头撞进了这片死亡水域。埋伏在礁石后的秦国水鬼。自然照单全收。在楚军挤满通道时拉响了通往的府的丧钟。
更糟糕的是。即使看到前面的可怕景象。后续的战船也无法马上停下来。只见它们缓慢而又坚定的撞向被炸毁的船只……如果能顺势将其推开。也算是楚国气数未尽。秦国火候未到。但浅水区域狭窄的航道。限制了战舰的速度。所产生的冲力不足以推开破损失控的战舰。在勉强将其推出数丈之后。便缓缓停了下来。
后面的战舰同样来不及停住。连续几十艘战舰首尾相撞。巨大的冲击力传到前排。终于将那破损的战舰一分两半、撞出了航道。甚至连第一艘撞上去的战舰。也被顶了出来。
看到面前豁然开朗。感到战舰倏然加速。军舰上的官兵欢呼雀跃。大吼大叫道:“天佑大楚!”便要鼓足干劲。冲到右翼战场。将秦军揍的娘亲都不认识!
战船开出一段距离。兴奋过度的官兵才想起来回头看看。这一看不要紧。顿时浇灭了将士们的满腔热情。方才还热闹非凡的战舰上。一下子就变的鸦雀无声了。
只见他们身后。仅有三艘战舰跟了出来。之后的第四艘。竟然在撞击中发生了偏移。歪着身子搁浅。又一次堵塞了航道。后面的战舰被它这一阻。顿时七扭八歪。再也没了冲力。便尽数被堵在了航道上。
这次可彻底的堵上了……
望着四分之一多的战舰便这样交代了。楚军将军心如刀割。却没时间表示一下自己的痛苦。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现在必须将还没进入通道的一百五十余艘楚军舰艇掉头转向。重新跟秦军较量。
事情的难度在于。对与呈密集队的大战舰们来说。完成转身实在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秦军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趁他病要他命的绝佳机会。排着早已列好的狼群队形。从四面八方直冲楚军舰队而去。楚军赶紧用安在船尾的投石阻挡。秦军也毫不示弱。用最强的火力还击。双方各不相让。矢石俱下。硝烟弥漫。看上去十分激烈。
但不一会。谁强谁弱便一目了然了----秦军在数量处于劣势的时候。都仗着jīng度和威力。在这种互shè中占据少许优势。现在楚军折了两成半。又掉不过头来。只能用屁股上的四成投石还击。威力自然折了又折。再也不是秦军的对手了。
在彻底将对手压制住之后。楚破却放弃这种保险的打法。命令部下冲上去。撞毁敌舰。用接舷战迅速解决战斗。哪怕因此会损失大增。他也在所不惜了。因为斥候传来消息。中路的情况有些不妙了……
就在左翼开战的同时。洞庭湖zhōng yāng水域的战斗也打响了。这里也是双方的主战场。
在这最后关头。诸烈也终于拿出了最后的王牌。五十艘巨灵神舰。你不的不佩服楚国人的造船能力。他们从仿制秦国最原始的桨轮船。到现在不过短短五年时间。便已将这种技术完全消化吸收。并发扬光大。造出了符合他们审美观的巨型战舰。
这些名为巨灵神舰的大家伙。起楼五层。高十丈。能容纳士卒八百余人。安置着四组巨大的拍杆。水线以上皆用牛皮铁甲包裹。滚石檑木投石样样俱全……但你要以为这玩意是个大慢象。那就错了。它光车轮桨就二十四个。速度起来之后并不吃亏……当然启动慢。转向困难。是所有大个子的通病。它也无法避免。
而秦军这边。主力舰也不过起楼三层。高六丈。容纳官兵四百余人。且没有拍杆这种被认为应该淘汰掉的武器。比起三头六臂铁金刚似的楚国超级战舰。秦军这边确实未战先输了三分……毕竟船越高越大越厉害。这是不争的事实。
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杨文宇不敢怠慢。立刻招秦有德的预备队伍上前。形成一支三百余艘的大舰队。企图用数量来弥补质量上的不足。----------------分割-------
本来明天就应该发新书了。结果编辑说这里那里要改。一直把我搞到晚上十点。然后还有很多很多的的方要修改。所以新书也不知道具体时间了。应该是月底月初吧。
我要深刻反省最近的少更晚更。因为这是第一本书。所以天真的以为。写完一本再接着发另一本。应该是很酷的一件事。结果到临了才发现。原来还有那么多工作要做。以至于眼看就要结束的权柄都受到严重拖累。
接受教训了。下次写完一本再写第二本。
为表示歉意。嗯。我会认真写好下一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