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柄无弹窗 第八卷 【醉卧沙场】 第六九六章 诸洪钧
“那份图纸?”诸烈难以置信的摇摇头道:“难道有什么问题吗?”当准备制造桨轮船后。生xìng谨慎的上柱国当然不会立刻上马。他先命人参照图纸生产出十艘样船。经过各种条件下的反复试验。光试航就进行了五万多里。确信其xìng能与秦军的战舰一致。且没有任何缺陷后。这才开始大规模仿造。这样造出来的战舰。要是还有问题才叫见鬼了呢。
“图纸当然没问题。”秦雷笑道:“谁不知道南楚以水军立国。造船水平要远远超过我们大秦。伯赏元帅在这上面做手脚。岂不是班门弄斧。自取其辱?”
“那你是什么意思?”诸烈面sè难看道:“伯赏别离的yīn谋在哪里?”
“不是yīn谋是阳谋。”秦雷洒然一笑。摊开双手道:“伯赏元帅没有任何保留。先将桨轮船的优点展示给你们。再将所有技术都亮给你们看。然后睿智的上柱国大将军就在不知不觉中上钩了。且直到今天还蒙在鼓里。”
“我听不懂你的意思?”诸烈瞪大双眼道:“不要再卖关子了!”
“真是个不耐烦的家伙。”秦雷也不恼。淡淡一笑道:“知道在桨轮船出现之前。秦楚两国在造船技术上的差距有多大吗?”
“三五十年。”诸烈冷声道。对于这一点。他还是很有自信的。
“不错。”秦雷颔首道:“差距主要体现在哪方面呢?”
“楼船……”话音一落。诸烈顿时呆若木鸡。自从在洞庭湖上惨败后。他不知多少次反思败因。却真如秦雷讽刺的那般。一直没有找到症结所在。直到这一刻。才被彻底点醒了。
楚国的优势在于楼船巨舰。这一点是秦国无论如何也赶不上的。纵使后来出现了理念更先进的桨轮船。但在造船工艺上的差距。使秦军依然不敢与楚军硬碰硬。
设想一下。假使楚国人没有的到桨轮船的制作方法。事情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他们无法跟上秦国战船的速度。就只有认清现实。改变原先主动出击的战法。或用铁索横江、或用分段围剿战术。一步步压缩秦军的活动范围。直到挤压至极小空间时。其速度优势便荡然无存。再无与伦比的巨舰集群将其歼灭。
这是非常常规。却也基本无解的一种战法。如果没有那份图纸的出现。楚国人极有可能会走这条路。那样秦国人依旧无法击败楚国水师、逾越长江天堑。
然而那份绝密的桨轮船图纸出现了。骄傲的楚国人起初不屑于理睬这种秦国战船。然而接连几次吃过大亏之后。他们悚然发现。这鬼东西竟然不受水流限制。逆流而上时的速度远远超过以划桨为动力的战船。
这让自认造船工艺天下第一的楚国人十分不爽。他们敏感的自尊心深受打击。终于开始研究、试验、仿制的过程。用最快的时间将其编入舰队。形成战斗力。并迅速将不平衡的局势拉了回来。
在要么改良战术要么仿造新战舰的岔道口上。楚国人做出了他们的选择……这几乎是必然的。在水军方面长期形成的优势。使楚军上下心高气傲。容不的一丝轻辱。这样傲气的军队。又怎会接受保守的战术。忍受追不上对方的郁闷呢?
我比你强。就要什么都强。一点也不能比你弱!这是盲目自大者很普遍的思想。
所以他们一定会仿造桨轮船。证明自己不比对手慢。便也完全掉入了秦国的陷阱中。
我们看一看从天佑三年初到天佑七年末这段时间。五年间两国水军发生了大小战斗一百七十余次。楚军共损失战船八百余艘。秦军损失七百余艘。这一千五百余艘战船中。九成是桨轮船。
后世许多史学家读到这段史料。都会感叹一声:桨轮船的时代来临了!
但也有更高明如范文正者。一针见血的指出此乃秦军之计也!他研究了镇南水军当时采用的战法。乃是拉开距离。边打边跑。绝不与楚军靠近。更不与其进行接舷战。
然而在之后决定xìng的洞庭湖水战中。秦军却一反常态。主动与楚军接近。展开最残酷的肉搏战。再看后来五十年间。对南亚、北非、中东、西方各国作战时。终其辉煌的海战史。也依旧是以炮战加接舷战为主。在也没有出现过拉开距离、边打边跑的情况。
对此。很多史学家认为这是秦国水军强大了。只有别人跑的份了。但范文正公认为。以这个年代的水战水平看。若想重创甚至是消灭敌舰。就必须要无限靠近。靠的越近杀伤力就越大。向秦国在初始阶段采用的战术。只能说是sāo扰。并不具有多大的杀伤力。
那秦国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战术呢?范文正认为。除了发挥战舰的速度外。还隐藏着一个更重要的意图----要将楚国桨轮船之外的其它战舰。尤其是恐怖的楼船巨舰排除在战场之外。进而达到两个目的。
其一。给楚军以桨轮船的时代到来了。其余的战舰都要过时淘汰了的错觉。使其进一步重视桨轮船。忽视其它战舰。其实楚国一开始只将桨轮船当成一种特殊的军舰。并没有打算因此停造其它战舰。然而现实情况是。其它战舰根本插不上手。也就逼的他们不的不增加桨轮船在水军中的比重。
其二。既然是桨轮船之间的战斗。损耗的自然就是桨轮船。频繁的战斗中。楚国的桨轮船损耗巨大。迫使他们产能一般的三大船厂拿出三分之二的产能生产桨轮船。以供应前线使用;剩下三分之一的力量。则集中在开发更大更强的桨轮船上。以至于从天佑五年开始。楚国再也没有一艘划桨战船下水。全部改成了用明轮的桨轮船。
随着楚军彻底淘汰划桨战船。一个严峻的问题便来了。他们不的不重建整支水军。包括那些曾经引以为傲的楼船巨舰。都不的不退出现役。舰上官兵全部转到桨轮船上服役。
对此。范文正有一个辛辣的讽刺。叫做自废武功。在他看来。楚国放弃了原先的优势。跟着秦国人的屁股走。结果将自己降到与秦军同一水平线上。主动将五十年的优势化为乌有。
甚至于因为秦国起步早。一度还领先于楚国。不过经验丰富的楚国人并不担忧。他们以极快的速度迎头赶上。完全消化了明轮驱动技术。并开发出了结合楼船与桨轮船优点的巨灵神舰。最多再过三年。便可以将优势恢复回五十年。
但就在这旧力已去。新力未生之时。秦国悍然展开了灭亡齐国的大战。楚国别无选择的与齐结盟。向秦宣战。然而对于在这个节骨眼上开战。诸烈深感郁闷……他的巨灵神舰刚刚下水。还没有形成建制呢!所以在战争初期。楚军表现出来的消极拖延。便很好理解了----人家还没做好准备呢……
然而局势的恶化出人意料。就在楚国人磨洋工的功夫。秦军便已经攻克了虎牢关。彻底掌握了主动。面对着岌岌可危的形势。诸烈只好不再拖延。一面仓促从水路进攻秦国。一面还派出二十万大军从陆路支援齐国。
后来的结果众所周知。毋庸赘述。
双目无神的沉思半晌。诸烈终于明白了自己败在何处。辛酸的苦笑一声道:“仅仅因为秦军船快。便轻易放弃多年积累的优势。转而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盲目追求在速度上也压倒对手。却忘了在真正的决战时刻。比拼的还是谁更猛更强。从一开始。就被人家牵着鼻子走。我败的着实不冤啊……”
秦雷点点头。轻声道:“你不的不承认。我那老哥哥要比你强。”
“活人让死人算计。谁强谁弱还不是一目了然吗?”诸烈坦然道。
“上柱国确有大将之风。”听诸烈终于给与伯赏元帅应有的评价。秦雷仿佛完成一桩心愿一般。长舒口气道:“其实这半年打下来。孤是很佩服你的。你确实是无愧于名将的称号。”
“还不是成了你的注脚。”诸烈哈哈笑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有你秦雨田在。我华夏恢复汉唐雄风。便不再是梦想了。”
“这条路不好走。”秦雷摇摇头道:“统一容易治国难。想要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难上加难了。”
“没有能难的住你秦雨田的。”诸烈缓缓摇头。沉声道:“现在齐国也应该已经完蛋了。但要想完成统一大业。还有个更棘手的问题在等着你。”
“什么问题?”秦雷不动声sè道:“若是想跟赵无咎那般挑拨离间。就算了。”
“我要说的恰恰是赵无咎当初告诉我的。”诸烈淡淡道:“信不信由你。但我还是决定告诉你。”
秦雷点点头。没有说话。
“你知道你父皇现在何处吗?你知道yīn无异是什么人吗?”诸烈yīn声问道。
“第一个问题不知道。”秦雷摇摇头道:“至于第二个问题。知道一半吧。”
“那我就为你解答。”诸烈沉声道。
“且慢。”秦雷一摆手道:“说出你的条件来。”
“没有条件。”诸烈有些不爽的看他一眼。仿佛在说:太小看我了吧?
秦雷不再做声。听他继续道:“你父皇在yīn无异手里。yīn无异是你皇祖母的师侄。曾经为她扳倒李家立过功。然而他还有另一重身份。你知道吗?”
“赵无咎的间谍。”秦雷沉声道:“这个可以推断出来。但现在兵荒马乱的。孤也找不到他。”
“据赵无咎说。他没有离开中都。”诸烈爆料道:“而是躲进了你六弟的府中。与他狼狈为jiān……”
“什么?”秦雷霍的站起来。面sè急变。脑海中不知翻过多少念头。双拳紧紧攥起又松开。最终定下心来问道:“你还知道什么?”
“他们似乎有一个你父皇手书的传位诏书。上面写着将皇位传给你六弟。”诸烈沉声道。
“什么时候发动?”秦雷轻声问道。
“这我就不知道了。”诸烈摇摇头道:“但我估计。他们一定会赶在你班师回朝之前造成既成事实。只要做的天衣无缝。你就算回去了。也找不到理由对付他们!”
“做梦去吧!”秦雷面sè铁青。忍不住讥讽道:“就凭一张破纸。就想登上九五之尊。太傻太天真了吧?”
“但他们可以先让昭武帝复位。”诸烈冷酷道:“皇位本来就是你父皇的。现在他坐回来。你这个当儿子的能怎么办?以后再挟天子以令诸侯。还不想怎么弄怎么弄?”
秦雷闭目寻思良久。方才缓缓点头道:“你为什么要跟我说这些?”
“因为我想让你成为最后的赢家。这样我们这些败在你手上的家伙。也不至于太丢脸。”诸烈哈哈笑道道:“只要你能善待南楚民众。将我华夏水军发扬光大就行了。别想那么多了。”
秦雷又点点头。转身走出帐去。到门口时又回过头来道:“需要特赦吗?”
“一女不嫁二夫。”诸烈摇摇头。轻笑道:“我就剩这点名节了。你还要剥夺去吗?”-----------------分割------
我晕菜了。系统又瘫痪了。等修好了都八点多了。只能写这么多。抱歉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