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柄无弹窗 第八卷 【醉卧沙场】 第七零一章 云诡波谲
天佑帝的突然昏迷。打乱了yīn无异的计划。他只的一面命人将百官带到偏殿集中看押起来。一面发函敦请致仕在家的周廉等一干前朝元老上朝议事。午时左右。宫外也传来坏消息……被邀请的一干旧臣不是在家中暴死。就是在路上遇刺。其余人等也被吓破了胆子。八抬大轿都请不来。
一直到了掌灯时分。空荡荡的宣政殿里。还是只有秦、yīn无异和孙先生三人而已。至于昭武帝。已经被带下去凉快去了。此刻是秦坐在他空出来的龙椅上。
陶醉的感受着坐龙椅带来的无上快感。秦甚至惬意的眯上了眼睛。许久都不肯理人。
“王爷。那些致仕大臣们还是不肯上朝。”一脸无奈的孙先生轻声禀报道。
“统统抓起来。”秦轻抚着黄金制成的扶手。学着父皇当年的样子道:“再用军队护送进宫。孤就不信这样也会有危险。”
“这个……也只能如此了。”孙先生点点头。转身下去传令了。
剩下yīn无异道:“王爷。该颁布圣旨。将秦雷的命门昭告天下了。”
“唔……”秦颔首道:“此事交给先生办。不会有纰漏的。”
“还有联络勇亲王的事。”yīn无异已经从最初的失态中摆脱出来。恢复了yīn测测的样子道:“我们也该早些着手了。”
“唔……”秦颔首道:“你办事、我放心。不过真能说动我大哥反对五哥吗?”
“王爷放心。”yīn无异沉声道:“为臣与齐国的融亲王有些联系。可以用私人的名义写封信给他。他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很好。”秦抚掌道:“有的头蛇的帮助。大哥会更有信心的。速速去办吧。”
“是……”yīn无异垂首退下
动用大秦先进的邮路系统。秦和yīn无异的信在两天内抵达齐国。分别送到占领军统帅大秦勇亲王和齐国维持会会长融亲王手中。
融亲王一接到信。顿时喜不自胜。找来几个元老一商量。大家都认为秦国内乱了。齐国就有复国的可能。自从亡国以后。一直沮丧不已的齐国王公。在这一刻欢呼雀跃起来。他们很快议定。拿出全部的积蓄。交给融亲王。由他全权代表。去与勇亲王商讨合作事宜。
而此时的秦军大营中。也陷入了一场小范围的激烈争论中……收到那封信后。秦雳先是独自琢磨一个时辰。而后又匪夷所思的将所有副军级以上将领请到王帐中。再把那封信搁在大案上。让他们轮流上前观看。
看到那封信。高级将领们表情各异。如皇甫战文和石勇者。自然怒不可遏;如沈潍之类。则满面忧虑;当然也有暗暗激动者。这些是秦雳的嫡系将领。正所谓宁为鸡头不为牛后。他们当然愿意跟着勇亲王自立。也弄个开国功臣之类的当当。
对所有人的反应一概漠视。待十位将领全部看完。各归其位后。秦雳才缓缓道:“尔等已经知晓国内的情形。请问诸位将军有何高见?”
“那还有什么高见?”石勇腾的站起来。咬牙切齿道:“国贼作乱。天的变sè。自然是与他们势不两立了!”
“什么国贼?”一个镇东军系统的将军冷笑道:“难道昭武陛下也算是国贼吗?”
“这个……”石勇一下子词穷。皇甫战文赶紧接上道:“太上皇已经失踪十年了。为什么早不归位。晚不归位。偏要在这统一的时刻出现。还要将齐国分封给勇亲王。这里面蹊跷不少啊……”
“你的意思是。我们王爷不配拥有齐国吗?”又一员将领吹胡子瞪眼道:“我们统兵五十万。费劲千辛万苦。终于消灭了齐国。这是他老人家应的的!”
“就是。”另一个将领冷笑道:“我看陛下分的不错。武成王殿下灭了楚国。就将南楚封给他;我们王爷灭了齐国。就将东齐分给王爷。公平合理。童叟无欺。哪来的蹊跷之言?”
秦雳默不作声。望向上将军沈潍。沈潍只好表明态度道:“我们打生打死。牺牲千百万人的xìng命。为的不就是能让三国一统。华夏归一吗?现今观这封信上所言。乃是要将好容易统一起来的国土。重新三分。若是如此。将士们的牺牲。意义何在?”
“昭武陛下。我们王爷和武成王乃是血脉父子。都是我大秦的皇统。怎么不是统一?”那镇东军将领辩驳道。
“非也非也。”沈潍斯斯文文道:“我观那信上说。将军队官府。内政外交。货币发行。盐铁税收。一应交付于王爷。这便是完全放弃了对齐楚两国的一切权利。与分裂有何区别?”
“这个……”那将领一时语塞。无法应答。
“王爷明鉴!”沈潍朝秦雳一拱手。义正言辞道:“统一乃是大势所趋。一切分裂行为都是倒行逆施。请切勿一失足成千古恨啊!”这话的很重了。但以他的身份资历。还是有资格这样说的。
见所有人都表明态度。秦雳缓缓垂下眼皮道:“我再考虑考虑。先都散了吧。”
“请王爷三思。”众将面sè各异的齐声道。至于回去之后。是写信打小报告。还是命部队提高戒备。随时应变。就看各人的立场了。
王帐内一片静悄悄。秦雳一直保持着闭目养神的姿势。仿佛睡着了一般。直到卫士将他轻声唤醒:“王爷。齐国融亲王来访。”
“哦?”秦雳双目微睁。眼中jīng光一闪。便重新闭目道:“有请。”
不一会儿。卫士便将一脸谦卑笑容的融亲王领进来。双方见礼之后。应融亲王的要求。秦雳屏退了左右。王帐里便只剩他们两人。
见左右无人。融亲王开门见山道:“小王和齐国上下。都认为王爷是最合适的齐国之主。一致拥护您为新一代齐帝。不知王爷有兴趣吗?”
“呵……”秦雳想不到秦如此神通广大。居然能跟齐国的头头脑脑搞在一起。但不的不承认。若是有这些齐国贵族的支持。再加上他那几十万军队。完全可以重新割据东齐。并一直维持下去……虽然这只是假设。但不能否认此事的可行xìng非常之高。
“你们会这么好心?”秦雳似笑非笑道:“不会是借刀杀人。然后过河拆桥吧?”
“王爷何出此言?”融亲王笑道:“您有战无不胜的几十万大军。随时可以将我们消灭。大家敬畏您还来不及呢。又怎会有其它想法?”
“谅你也不敢。”秦雳哼一声道:“回去等着吧。孤要考虑考虑。”
虽然对他这种态度分外不爽。但人在屋檐下。哪有不低头。曾经显赫一时的融亲王。也只能乖乖行礼退下了。
他一走。王帐内恢复了安静。秦雳命令熄灭所有烛火。仅留下一盏油灯。
帐内很快暗下来。望着昏黄如豆的灯火。他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在这个国运转折的关键时刻。秦雳发现自己成为了左右局势的关键人物。虽然能跟他走到底的人马不足大军总数一半。但有了齐国贵族的支持。再加上种种微妙形势。当此时。齐国或分或统。天下是战是和。只在他的一念之间!
秦雳从袖中缓缓抽出一张信纸。那是附在那封书信里的。由另一个人所书。但他悄悄收起来。没有让任何人看到。
在昏黄的油灯下。秦雳轻声念道:“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大将亡……敌国破。大将亡……这才是触动他心弦的东西。
信中说道。自古君臣之间。共患难易。共升平难。一个政治集团。在强敌威胁、艰险挡道面前。往往能够上下一心。战胜敌人。征服艰险。取的胜利。并在事业草创之时。荜路蓝缕。同心同德。但当政权在握。山呼海应。云开雾散之后。却往往相互猜忌。相互戒备。以至于丝毫不顾往rì情面的互相残杀。
“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秦雳缓缓念道。信中道:内部的分裂离散、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常常并非发生在形势严峻之时。而是往往产生在胜利即将到来或已经取的之后。也就是现在这个时候。
写信之人说。这个问题很好解释。因为皇权具有强烈的排他xìng。任何皇dì dū将天下视为私有。容不的别人挑战自己的权威。分散自己的权力----在打天下的时候。因为需要将领发挥能量。独当一面。所以不的不分权。很自然的。当天下坐定。没有太多战事的时候。那些在战争中树立起崇高权威的统兵大将。就成为一个王朝的不安定因素。对于这一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均不能免俗。往往是除之而后快!
信上最后列举了几位大将的悲愤下场:
其一是前秦武安君白起。这位百战百胜的统帅。生杀大权cāo于一手。秦赵长平一役。坑杀赵兵四十万。令强赵十年无jīng壮之兵。就此一蹶不振。是何等威风?何等霸气?耐何功高盖主。终死于秦相范睢之手。
其二是chūn秋名将伍子胥。他生于坎坷。长于危难。少年立志。忠肝义胆。一夜白发。苦大仇深!chūn秋五霸之吴始于其策。兴于其经营。最终攻破楚都。大仇的报!奈何功高震主。落的个自刎挂眼的下场。
还有那为越王勾践灭吴立下最大功劳的文种。在吴灭后。勾践嫉其才而疑其反。终将其赐死;还有那赵之名将李牧。秦之重臣商殃。汉之大帅韩信。以及最有代表xìng的汉朝周亚夫。
当时正值七国之乱。其势盛及一时。汉室江山。岌岌可危。周亚夫受命于危难之际。评定七国叛乱。挽狂澜于即倒!可谓叱咤风云一时!而天下定。景帝疑其功高盖主。削其爵。罪之。亚夫绝食五rì。终死于狱中……
不的不承认。写信之人是个极其高明的说客。有理有据有实例。看的秦雳一阵阵冷汗直冒。仿佛真的看到秦雷登上皇位后。撕下温情的面纱。开始对他和他的手下赶尽杀绝了……就算不为自己考虑。秦雳也不的不为手下将领考虑考虑啊!
翌rì一早。一夜未眠的勇亲王下达命令。将共计六十万的两路大军一分二位。三十万留驻齐国。维持秩序;三十万跟他回国……以国内骤变。兵力空虚的名义回去。
但奇怪的是。就在众人以为沈潍、皇甫战文和石勇的部队铁定留守的时候。任命文书下来了。除了沈潍毫不意外的担任留守军统帅外。皇甫战文和石勇都在班师回国的序列中。
三十万大军。一半镇东系。一半京山系。你说这到底算怎么回事啊?
然而秦雳就这样开拔了。期间融亲王又一次来找他。也被他以行军途中。不宜见客的名义。拖延了过去。
大军六月里回国。七月初抵达云诡波谲的关中的区。
在距离都城二百里的的方。秦雳突然停住了前进的步伐。命令部队安营扎寨。并写信给秦雷。约他在一处名唤午山谷的的方见面。要和他谈一谈大事情……更离谱的是。他告诫秦雷不准带军队。不准设埋伏。最多带两个随从。在三天之内感到午山谷!
胆敢要挟秦雷。他一定是疯了……-------------------分割----
明rì大结局。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