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开无弹窗 正文 第九章 舒晴老师
终于开始正式上课了。这个学期开展的科目大部分是文化课程,还有几门是医学基础课程。辛辛苦苦学了十多年,再结合后来的工作,真是有点感想:除了基本文化知识,十多年后的我还记住了什么?英语就知道几个单词,其中还包括从西片中刻意记下了几个骂人的话,函授专本科发的厚厚几本英语书,打开后就像天书般,深深打击自己不多的自信。数学初中时也算一个好学生,但是后来除了加减乘除,其它都是模棱两可。化学里方程式配平也不知如何进行。更让我惭愧的是物理,家中电路一点小问题也不知道如何解决,让婆娘在拌嘴时总要寒碜几句,特丢份。
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想透,学了后忘掉,还学这么辛苦,到底为了啥子?真的是为了以后忘掉?仔细想想,又觉得偏激,都像我这样子,学校不要办了,还怎么培养有文化青年?每个年龄段,有每个年龄事情,人年少时,学习就是这个年龄段的事情吧!
这个学期我最喜欢的是语文。
喜欢语文,是由于教语文的老师。老师有一个很美的名字—舒晴,人如其名,给人一种很温暖又清新的感觉,长长的乌黑的头发zì yóu地披在背上,不带一点灰尘,丰润略带尖的脸型,桃花瓣般的皮肤带着沉潋的光华,睿智又不张扬的眼睛躲在眼镜后,让人亲切又饱含尊敬。
每当是舒老师的课时,男生们都打足了jīng神,连时常上课夹看金庸古龙的小毛仔,都正襟而坐,认真做着笔记。她的声音缓和又清脆,优美的散文在她的讲解下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在大家脑中铺开。她就像一个泛舟而立的江南才女,讲解周围的景sè,在她的指点下,沉淀的底蕴剖解而出,美升华成一种jīng神的享受。
看着舒老师的面容,我忽然闪过一个人的影子—林徽英。我看过她与徐志摩﹑梁济成的故事,也看过她留在西湖畔的相影。周迅也扮演过她,周迅的造型,跟她有很大的近似,只是声音不敢恭违。舒老师就是这样的人物,有灵xìng,又让人从心里恭敬。一个二十多岁的老师有这种气度,让我们这些没有见识的小伙子,无不深受感染。
我们语言课本很厚实,舒老师没有全部讲授,她从中挑出jīng品重点讲述。当她讲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我们无不为这首宋词中最经典的豪放派词而激昂。舒老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颇有巾帼须眉之气,这让我们从她身上看到另外一种气质。
有一次上语文课,我们学习的是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当中她向我提了一个问题,但是我没有回答上来,当我窘迫地坐下去的时候,心里的沮丧达到极致。课后,鹤田狡黠地看过来,我狠狠白了他一眼。从那以后,每当上她课之前,我都做足预习,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数。
语文课程开了一年半,我也踏实学习了一年半,想想,这主要的原因是舒老师的功劳。初中那会,教授语文的老师也是学校老师中的佼佼者,教学一丝不苟,但是教学方法有点沉于模式,每一篇课文不外乎分段,概括中心思想,了解作者的名﹑字﹑号﹑代表作品,再把文中生字弄清楚就差不多了。考试时就差不多了,我很难从作品体会到美感,也就少了主动xìng。早自习读语文是我最不喜欢的,大清早起来,肚子本来就有点饿,还要发大力气练嗓子,真的是心无余力也不足,大多数同学也和我同一心思,老师来时,做做样子吼叫几声,老师一走,立马停歇。原来的大合唱,稀稀疏疏变成了几个人的清唱。我们把欣赏的目光对准少数几个持之以恒的同学,心里念叨:等下吃早餐时是不是多抢抢他的饭?哪个叫他jīng﹑气﹑神这么强劲。没走远的老师,估计也意识到了,但是他没有重新来督查,家里正等着他吃早餐呢!
毕业后,我写信给过舒老师,她告之我要去读研究生了,并推荐了余华几个作家的作品给我。十多年过去了,不知道她现在身在何方,作为学生觉得很惭愧,希望在我有生的rì子能够再看到惊为天人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