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福无弹窗 正文 第360章 争执
敬王府,乐善堂中,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分析朝局,已经争论半天,却依旧相持不下。魏明煦坐在高位,听着众臣言语,事发突然,如今的形势错综复杂,若是皇上与太子同时驾崩,有本事与自己争夺皇位的除了皇长子魏延亭,还有如今依旧拥护者众的义亲王魏明善,他毕竟曾经是太子,又有十个子女,还代为抚养前朝故太子魏明英的子女。
而沐华裳既然敢如此做,是因为魏延亭站住了立长的先机。但是沐华裳最欠缺的就是兵权,魏明泰当初连对魏明煦都提防成这般,对这个长子,如何能没有提防,沐家手里一点兵权也无,所以只能寄希望于那些死忠于魏明泰的立皇子不立皇叔一党人,若是魏延显死了,在皇上的诸多皇子之中,首选自然是魏延亭了。
而这一党人中,首先就是领侍卫内大臣王景生,其次,是兵部尚书庄锡翰,他手中辖制着三万丰台大营,只比左磊综的巡捕营还要多两千。
虽然步兵营的人不得上命不可擅出,但是一旦皇上驾崩,这丰台大营的兵权也就握在了庄锡翰手里。跟随着他的偏向而动了。
只是庄锡翰是两朝老臣,行事十分的稳重圆滑,也是个墙头草,风往那边吹就往哪边倒,但是他显然是更支持立皇子为帝的,若是魏延亭和魏延显势大,他自然会鼎力支持,而若是魏明煦想夺皇位,除非到了最后一刻,庄锡翰也无法挽回,他是很难主动事先投诚的。
京畿卫戍部队的十万大军,还有两万人,零零散散在魏明善的子孙手中,魏明善已经不理朝政多年,可当初是太皇太后设计让他失了太子之位,也曾逼迫太皇太后自尽,虽然已经是几十年没的事了,时过境迁,但是恩仇犹在,让他们保持中立就已经很不容易,若想说服他们支持魏明煦,着实难办。况且此时的魏明煦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征求他们的支持,还有两万西山锐健营,皇上新拨给了庄亲王魏应祥节制。
自己比他们唯一的优势是左磊综的巡捕营在北京城里,而丰台大营和西山大营的大军在京城外,若是真打起来,左磊综关闭城门,他们一时也进不了北京城。左磊综提议,自己可以趁机发动兵变,不降则杀,将城里的王爷都控制住,等城外的大军攻进来时,魏明煦已经黄袍加身。逼那些王爷就范,甚至直接斩杀,以绝后患。
蔡永严却抵死反对,若是魏明煦当真这么做,千载史册之上该如何记这一笔?
“成王败寇,等王爷成为皇上,史书上如何记载,都是王爷一句话的事!”左磊综拍案说着。
蔡永严却气得面红脖子粗,直站起来道:“汉刘聪杀兄篡位超纲崩坏,王莽外戚夺权,宋刘劭杀父、刘骏杀兄篡位,隋杨广篡位,终为为部下宇文化及兵变缢杀,留下杀父弑兄的千古骂名!从古至今,兵变攒政者不胜枚举,可历朝历代,史官手下的一杆笔,放过了谁?
便是斩杀史官,粉饰太平,可有谁能逃得过天下众生悠悠之口?野史杂谈里总能找到蛛丝马迹。
今年天不怜我大周,国运不兴,地动、瘟疫、旱涝、饥荒、连年征战,因着寒冬将至,蒙古粮草不济,武英侯打了一场胜仗,蒙古终于休战。
实则不过是武英侯走投无路,领着将士们拼死一战,虚张声势,震慑西北各部罢了。他们却不知道,这仗咱们国库空虚,也早就打不起了。
这几日,因着天寒地冻,百姓无粮过冬,无衣御寒,江南各处早就有难民纠结起来,出现了零星的义军,好在都被各地知府官吏轻而易举地镇压了下去。那折子一直压在内阁,没敢往上递。
可是如今京城又出现天花,民心浮动。若是朝中再兴兵变,以至内耗,无人出来主持大局,周济赈灾,压制地方叛逆,怕是会出大乱子。蒙古各部说不定也会趁机卷土重来,到时候,你们就是大周朝的千古罪人!”
“你放肆!你信口开河,胡言乱语!污蔑当朝敬王爷!”左磊综直站了起来,眼看就要拳脚相向。
魏明煦终于开了口:“舅舅息怒,蔡阁老所言未必全无道理。”
左磊综见魏明煦发话,止住了步子,却依旧还想说些什么来反驳,李淼生见状,趁机开了口:“蔡阁老所言有理。
况且若是当真依仗御林军,要过的第一关还是宫门,皇位易主之时,定然会召集众亲贵大臣在宫中议事,宫中守卫由领侍卫内大臣王景生的一千七百侍卫掌管。
若是宫中侍卫先动手,拔刀相逼,血溅朝堂,除非御林军逼宫,杀进皇城,否则只在宫外围府之威,终究比不上金銮殿上的真刀实剑。
再者这大位之争,若是数诸武力,就已经是落入下成,可威之以势,却绝不可短兵相接,否则,定会让王爷千古英明蒙尘啊。”
应郡王魏明济闻言眉头紧锁,也是开了口道:“李大人和蔡阁老妇人之仁,本王不同意,既然民不聊生,举国不安,十四弟更该以雷霆之势,夺得皇位,控制大局,杀伐决断,绝不能瞻前顾后。
只要御林军攻城,我们就有必胜的把握,为何还要听你们这些文官在那里大辩朝堂,争论不休?!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左大人所言甚合本王心意。”
蔡永严心中暗骂着无知莽夫,口中却只道:“王爷胸怀天下,所言甚至,只是却太过不以敬王爷为重,难道,您就丝毫不吝惜王爷的名声,要让敬亲王也与那些史书上的乱臣贼子一样,名不正言不顺,千年之后依旧为人诟病,被人指指点点吗?”
“你个老匹夫!你胡说八道!”魏明济豁然站起了,眼看就要拔刀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