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1909无弹窗 正文 第三百二十八章 称帝
辛亥宫变之后,起初,社会的反应极为火热,此事在《申报》《泰晤士报》上占据了几个星期的头条,各界议论纷纷,与此同时,外国大使馆也倾巢而动,调动一切关系,搜取关于清廷最高权力嬗变的情报消息。Δ不过很快,这些事就不怎么新鲜了,新的政局尘埃落定,在叶开强有力的主持下,新政权的基础比任何人想的都要稳固,总体来说,这一届政府百姓还是拥戴的,反应也是趋于利好。
一来是因为奕-劻搞出的皇族内阁实在给他掉分,而叶开上台第一时间就到了资政院的支持,也就是立宪党人,二来,在现有立宪体制不变的情况下,谁要打皇帝的主意就等于捅了马蜂窝,从这个角度上,载振死的不怨,第三,在新成立的内阁中,满汉大臣,数量各半,延续了此前近三百年的微妙平衡。
有些出人意料是,在政变之后,海外的革命党暂时停止了对清廷一贯地的攻击与谩骂,在它的内部居然也有些许赞同的声音,原因嘛,或许是因为内阁中有一位革命党教育大臣,或者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当然这些臆测,真想未可知。
叶开可没闲工夫留意社会上的种种杂音,这几天,他把所有精力都投出到统一全**权上。
晚清七十年,经太平天国起义,对英战争,对法战争,对俄战争,对日战争,若干次中外大战之后,国内的军制极其混乱,新军,旧军,旗军,团练军...并且,地方军权由督抚掌控的传统一直沿袭,这也导致民国后军阀遍地的现象屡禁不绝。
这些都是顽疾。
思来想去,叶开决定先拿最有战斗力的新军下手,经载沣批准,军谘处升为军资府,由哈汉章充当任军资府大臣,李广本被提拔第一副大臣,兼情报厅厅长,蒋雁行则重掌警卫局,排名第二,重组的军资府等同于后世最高参谋部,也一举成为和6军部,海军部并行的三大军事部门。
与此一来,叶开构想中的军谘官制度也有了落实的可能,经过初步考虑,他决定用半年的时间,在全国三十六镇(实则十七镇)新军中推行这一制度,并且下令只有检验合格的部队,才能重新给于番号,批完成检验的六镇新军,被给予了6军第一至第六镇的番号,他们自然是原来的北洋六镇。
新军之后,自然就是轮到旧军了,这一力量主要握在各地提督的手中,叶开以6军部的名义下令,裁撤十九省6路提督,其中,最有实力的是江北提督雷震春,他手下的有近万人的部队,治地在苏北,同一天内阁下令,雷震春以参与辛亥政变为由,被革职拿下,而此前就被叶开抓住的张勋,也被以同样的名义关进了大狱,三天后,二人齐齐在狱中“畏罪自杀”。
有了这两位前车之鉴,想来之后的工作不会有太大阻力,裁汰提督一职后,这些人有的被任命为新军的统制,有的被调到了6军部任职,有的则干脆被强制退休。
军队里的大清洗,这还只是第一轮。
正当一切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6军部突然收到了紧急情报。
喀尔喀出事了!
1911年,四月十九日,在沙俄策动下,喀尔喀蒙古四部大汉参与,在库伦(今乌兰巴托)拥戴活佛八世哲布尊丹巴为帝,建立大蒙古国,年号共戴。
同一时间,哲布尊巴丹下令,驱逐清廷驻库伦大臣三多,其余各地附属官员也一并押送出境,在即位诏书中,哲布尊巴丹痛斥满洲人施行“削丁减种”政策,残害喀尔喀蒙古部众达两百年之久,同时,他号召漠南的内蒙古诸旗,共同抵抗清人的暴政,“不食清粟”“复我河山”,乃至建立蒙古人完全之独立国家。
拿到这份情报,叶开几乎是冷笑了一声,这些不知死活的喀尔喀人还是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他清楚哲布尊巴丹的突然称帝不会是心血来潮,背后的筹划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自库伦大臣三多上任后,力主在蒙地开展新政,直接动摇了喀尔喀贵族的世袭****权力,再加上京城刚刚挫败政变,新政权立足未稳,以及镇守蒙古的北洋二镇回调京师,这才使喀尔喀人的胆子大了起来,当然,俄国人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
十九日下午四点,内阁召开了紧急会议,摄政王载沣亲自坐镇,会议上,叶开力主出兵收复外蒙古,并亲自率大军直捣库伦,擒拿伪帝哲布尊巴丹。
载沣的全力支持,再加上叶开的声望,武力收复得到了一致认可,尽管有那么一声反对之音,但叶开完全置之不理。
回到6军部,叶开即刻召来了禁卫军三将,哈汉章,孙传芳,蒋雁行,以及军资府七厅厅长,共同商议接下来的军力部署,考虑到俄国人可能会出兵干预,傍晚时候,叶开拿定主意,作出了最终战略部署。
他决定兵分两路,东线以禁卫军一镇,二镇,6军二镇为主力,沿热河内蒙古入喀尔喀,这一路由叶开亲自率领,除了消灭驻守在蒙古东部的蒙军外,还要防范来自哈尔滨的增援俄军。
西线则以禁卫军第三镇,6军三镇,六镇为主力,由孙传芳率领,经山西,绥化,内蒙古入喀,直扑库伦,同时还要防范可能由西伯利亚增援而来的俄**队。
两军最终会师库伦,叶开这套部署,基本上是遵循了徐树铮的进军路线。
这份作战计划当然是绝密中的绝密,之后,叶开宣布散会,各回各部做最后的战前动员,五天后,大军正式开拔前线。
十万大军,即将黑压压的踏上远北边疆的土地,荣耀与光荣之路,这一次,中国人决不允许失败。
中土虽大,概无半寸多余之地。(未完待续。)8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