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传无弹窗 正文 第一百一十四章 济南围解
热门推荐:、 、 、 、 、 、 、当天下午起,燕军只是在济南城四周严密布好军阵,从此开始一心围困济南,再也没有发起进攻。两幅画像挂在城墙上,无论什么样的攻城办法都不能再采用。燕王朱棣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自己真是黔驴技穷了。
铁铉看到画像奏效,连忙命济南画匠连夜赶制了很多相同的画像,以及一对城门尺寸的巨大的木版像,外面涂上防水清漆,以备天气变化之用。
济南百姓看到燕军停止进攻,城里仓廪足实,对大军的围困便也无所恐惧。
很快又一个月过去了。济南城内军民生活秩序井然,城防坚固如初,就像三个月以前,燕军刚刚到达城下时的样子;燕军三个月以来的强大攻势,燕王绞尽脑汁采用的各种战术,全都是枉费。济南已经完全变成了燕王的一块鸡肋。
在此期间,迟迟观望的朝廷终于也有所行动,派出了平安率领十万骑兵,进抵河间的单家桥,打算攻取德州,一方面切断燕军粮饷,另一方面夺回朝廷大军在德州的全部辎重。
攻克济南的希望越发渺茫;而平安进兵的消息使得燕军士气更加低沉。相反,济南守军的斗志日益高昂起来。盛庸瞅准时机,几次乘夜潜出城门偷袭燕营,搅得燕军人心惶惶。
燕王的情绪也随之越来越差。姚表见军心涣散,时运已去,几次劝燕王退兵,朱棣刚开始只是默然不应,后来开始发起脾气来。姚表劝谏无果,又两次挨了骂,也只好不再吭声。
但这并不能改变燕军已经败北的事实。北平的道衍大师此刻也深深忧虑起来。八月初四日,朱棣接到了道衍的书信,信上说:“师老矣,请暂缓北平,以图后举。”
道衍大师的话,燕王朱棣还很少有没听过的时候。眼下,道衍也请求撤兵。朱棣却依旧不甘心。自己二十万燕军围攻济南一座孤城三个月,白白损兵数万,只落得个败退北平。朱棣本来自幼尚武,常年带兵镇守北疆,数度出塞征讨胡人,战功赫赫;起兵至今,可以说还从来没有打过一场败仗。以燕王的自负,如何能甘心如此放弃,乖乖认输?
中秋将至。济南城里,铁铉和盛庸看出燕王进退两难,认为此时既是时机,也有必要对燕军来一个反击,以彻底坚定燕王退兵的决心。中秋节当天,盛庸找到沈若寥,向他详细说明了自己的策略,要沈若寥选些人马和他一起五更出城。
沈若寥带了钟可喜和老三哥,以及一直跟在他身边的那活下来的五个李景隆给他的护卫兵,没有再多带别的人。盛庸随身也只带了五十人。五更时分,城门悄然打开了一条缝,五十九人马潜出来,无声无息地向燕军大营驰去。
盛庸带众驰到燕营外,悄悄潜近,埋伏在百步内一处灌木丛中,静心将周遭一切观察了良久,尔后,作了个手势,早已准备好的手下战士旋即点火拈弓,刹那间无数火苗嗖嗖向熟睡的燕军大营窜去。
惊呼和嚎叫声起来;火光迅速地在营帐中升腾扩大。盛庸不待燕军完全惊醒,一声令下,率领身后的精英南军纵马冲进燕营,却也不过多纠缠,只是战马所过之处,将支柱绳索尽数砍断,一座座营帐纷纷塌陷,火势迅速扩大蔓延。燕军大营一时间一团混乱。
寥寥数十人在十几万众的燕军大营里的尽情折腾并没能持续太久。善于把握时机的盛庸见好就收,在混乱的燕兵被组织起来列队备战之前,敏捷地率众撤出燕营,向城门退去。
盛庸抱着首战得胜的兴奋向回冲,一面盘算着下一步行动;天已经渐渐亮了。正在这时,突然身后有人喊起来:
“沈大人不见了!”
盛庸闻声吃了一惊,心里便是一沉。他勒马停下来,回头却见钟可喜气喘吁吁跟上来,满脸的惊慌失措。
“你说什么?”
“大人,沈大人不见了!”
盛庸万分不解。
“你到底什么意思?沈大人不见了,还是他压根儿就没跟上来?”
钟可喜只是喘气,一时没有回答。
“快说啊,他到底有没有跟我们一起从燕营出来?”
钟可喜摇摇头:“没,没有……”
盛庸不可思议地望着他:“那你呢?你不是一直跟着他的吗?——还有你,还有你们,你们都管着干什么吃的?!”
老三哥也在,那五个护卫兵也在,唯独不见沈若寥。
老三哥此时终于开口道:“盛将军,是沈大人要我们一心跟住了你,不要管他;他说他另有事做,有我们在身边碍手碍脚,所以强行把我们撵走的。”
盛庸只觉得头颅里面一片混乱,就和着火的燕军大营一样混乱。他责怪沈若寥身边的人没有看住他,自己还不是一样,仿佛根本就忘了还有这么个人。
他命令道:“废话少说了;你们马上回城,和铁大人一起,把剩下的事情办好,准备燕军随时过来!不许跟着我!”
愤怒的喊杀声已经在燕营里像烈焰一样冲天而起;盛庸顾不得那么多,扬鞭策马,向着渐近的呼声头也不回地冲去。钟可喜等人面面相觑,只得和盛庸手下的五十骑兵一起,遵令依旧向城门火速赶去。
太阳不知不觉升了起来。盛庸驰了没多久,便看到迎面杀气腾腾的谭渊和朱能带着怒不可遏的蒙古骑兵劈头盖脸扑过来。南军屡次夜袭,这一次嚣张更甚,寥寥几十人竟然跑来放火;这一回燕王终于按捺不住,放兵追来,朵颜三卫自然冲在了最前面。盛庸看不到沈若寥的影子,心里火烧火燎,早把自己的性命抛在了脑后。天子面前最得宠的禁军都督要是有个不测,他盛庸就算活过今天照样也得掉脑袋。他一声怒吼,横起长槊,毫不避让地当头冲进了朵颜三卫的汹涌巨浪。
神勇的盛指挥左隳右突,燕军竟然不得近身;很快,盛庸便撕开了一个口子;谭渊刚要扑上去围堵,朱能却一把拉住了他。
“由他去。后面有张将军和邱将军,还有十几万弟兄,他单枪匹马,王爷不会有任何危险。我们现在要马上追上前面那些南军,赶在他们还没有回城之前,乘这个空子发起攻城。”
谭渊不再关心盛庸,和朱能一起,率兵向前猛追而去。
突破了这支勇冠天下的蒙古骑兵,盛庸只是越发忧心如焚;他继续向燕营奔去。前方,大片的火光还在,喊杀声一浪高过一浪,只比刚才的朵颜三卫有增无减。他知道这是燕军的后续步兵过来了,抬鞭又在马臀上狠狠策了一下。
大批黑压压的步兵潮水一般涌现,哗地盖了过来。突然一座单骑从潮头窜出,向着他冲了过来。盛庸挥起长槊,刚要迎战,那马已然跃至眼前;他猛地一惊,顿时大喜过望,随即怒上心头。
“沈大人,你急死末将了!你这是干啥去了啊?咱把大事都耽误了!”
沈若寥头也不回,只是紧紧抓着二流子的缰绳,说不上来别的话:
“盛将军快跑啊!”
二流子永远知道情势究竟如何,用不着主人一个暗示,撒开了逃命的本事,比以往任何时候跑得都快。盛庸打得胯下战马出了血,远远地跟在沈若寥后面,满脑子空白。
巨大的杀声轰然在前方震起。盛庸微微松了口气,知道朵颜三卫已经遭遇了铁铉设好的伏兵。一万守城军马出城设伏,朵颜三卫纵然所向披靡,打他们个措手不及,也总还是可以的。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马上赶到,再一次把握时机,在燕军回过神来之前将这仅有的守城军撤出战场,撤回城中。
如果不是对盛指挥把握时机的本事有了充足的了解,铁铉也不敢如此冒险,让三分之一的守城兵力出城设伏。盛庸只是万万没有想到,沈若寥会在关键时候,拖他的后腿。
远远地望见混战的济南守军和朵颜三卫,沈若寥十分清楚情形究竟如何。他抽出秋风,挥舞着高喊道:“燕王中箭啦!”
朵颜三卫听到喊声,不明所以,大为惊骇,顿时人心惶乱,成了一盘散沙。沈若寥一路高喊着冲进了战阵;他知道这种小伎俩只创造稍纵即逝的时机,上来就抢过南军战士手中的大旗,挥剑砍翻两个撞到身边的燕军骑兵,放声吼道:
“济南的看旗啊——”
济南守军已经苦战,就等着盛庸带他们撤出战阵回城;盛庸久久不来,沈若寥却突然出现,手举大旗,振臂一呼,不啻旱地春雷,这些战士哪儿还管得了那么多,立刻向大旗云集。沈若寥见钟可喜和老三哥没命地冲上来,顺手把大旗丢到了钟可喜手中,道:
“你带他们立刻回城!老三哥你跟我断后!”
“大人!——”钟可喜刚要抗议,沈若寥火气冲天地吼道:
“滚!”
钟可喜只得奉命;盛庸此时终于赶了上来,济南守军跟着盛庸指挥,退而不溃,迅速向城门撤去。发觉上当的朵颜三卫包抄过来,沈若寥单骑冲入,仿佛一支小锥一头扎进巨大沙盘,顿时没了影。
外面老三哥正焦虑不堪,突然看到气势汹汹的燕军骑兵突然滞顿下来,不再追击,转而全部向内围攻。数万蒙古兵被一个人缠住,这场面却只有他一人看到;盛庸和济南守军急着撤回城中,无心旁顾。
眼见大部队已经基本撤回城中,只剩下老三哥和沈若寥两个还远远在外和燕军纠缠。此时,十万燕军步兵和攻城大炮一起已经赶了上来,越逼越近。老三哥急得在马背上乱跳,就是见不到沈若寥出来。
终于,紧裹如粽子的朵颜三卫撕开了一个小口,一人一马从里面跳出来,飞也似地掠过身边;老三哥还没看清,身体便忽地被提了起来,一把拽到了二流子身上。
“你……”他惊骇地说不上话,不明白沈若寥用意为何,更不敢相信前面这个一身除了滴滴答答的血汤再看不出其他东西来的人竟是当初北平街头生病的那个小乞丐。
沈若寥没有精力和他废话。铁铉在城楼上望见燕军步兵,随即下令关闭城门,拉起吊桥。铁大人是不会为了他两个人牺牲整个济南城的,不管他沈若寥究竟是谁。能不能抢在时间前面冲回城里,全在他自己,在二流子了。
城门飞快闭合。沈若寥却还有百步之遥。吊桥也在缓缓拉起,越拉越高了。
身后,燕军步兵已经铺天盖地卷了过来。沈若寥终于冲到了河岸边,二流子纵身矫健地一跃,跃上半空中的吊桥,离弦之箭一般,一头钻进了城门两叶间仅剩的一线门隙。缝隙随即消失,巨大的城门紧闭如初,吊桥已经回归原位。济南城如以往任何时候一样固若金汤,虽水银不得入。
沈若寥和老三哥一起从马上滚下来,来不及站稳,便慌不迭跑上城楼来,冲到铁铉身边。
“你干什么?”铁铉惊异地望着他从头到脚的血污。
“收起画像来,”沈若寥气喘吁吁道。
“什么?!”
“收起画像来,铁大人!我要看燕王开炮。”
“你疯了?!”
沈若寥不再说话,动手开始自己收悬挂在城门两侧的画像。
铁铉沉默地望了他须臾,招呼城头士兵和他一起,迅速把画像收了起来。城墙上转眼间空空荡荡,再也没有那一对神奇的护身符——或者说是门神——的保护了。
黑压压的燕军很快在城下列阵站定。数十门黝黑沉重的攻城大炮在阵前架好,黑洞洞的炮筒直指毫无遮蔽的城墙。中秋的太阳已经升得很高,骄傲地俯瞰着下面的焦土。
燕王朱棣站在阵前,狐疑地望了望城墙,看见正上方的铁铉和沈若寥,沉思片刻,依旧风度翩翩地微笑着开口道:
“沈大人,敢问画像上哪儿去了?”
沈若寥叹了口气,怪可惜地说道:
“王爷,说实在话,让高皇帝高皇后这么栉风沐雨地守城,就连我们都不忍心了,王爷您怎么就能忍得了心呢?”
朱棣阴沉沉开口道:“你想我燕王会碍于面子,从此不再炮轰你这济南城了?孤今日就对我父皇母后在天之灵起誓,待我破了济南,拿你沈若寥的筋骨皮肉做我的大旗!”
沈若寥望着下面,突然轻轻说道:“王爷,念在你和秋儿父女一场的情分上,放过她;她只是个小姑娘,她管不了我。”
朱棣微微一愣,好像没有听清。铁铉也微微一愣。沈若寥不再说话,突然从女墙边上撤回身来,扭头跑下了城墙。
朱棣见状,不再多说,举起手中飞日宝剑,狠狠地挥了下去。阵前的炮兵得令,同时拉下了炮后的绳索。
瞬间的死寂。这死寂只是短短的一个瞬间,比眨眼的间隙都更加短暂。然而在早已做好充足准备的双方感觉来,却都是如此不正常地漫长。死寂的背后,所有人都同时察觉到了,那股强烈的不祥的阴谋味道——
轰然的闷响突然起来,一响挨一响听得清晰,却又仿佛只是齐整划一的同时一响。如此巨大的力量如此沉闷的释放,非爆炸不能化解。几十门大炮,如同得了军令般,同时爆炸开来,瞬间化为几十个巨大的火球,将周围十丈之内的一切活物死物都焚烧殆尽,将十丈开外人墙一般的燕军都轰倒在地。
城上城下的人,都瞠目结舌,无比惊骇地望着那几十团火球,连同烧焦的燕兵尸骸,缓缓化为焦黑的浓烟,滚滚升腾,在中秋的青天朗日下,随细微的秋风慢慢飘散。
双方良久的沉默。
终于,满面烟黑的燕王朱棣开了口,仰面望着仍旧不动的铁铉,慢慢说道:
“本王记住了。济南城,我们后会有期。”
说罢,他掉转马头,举起飞日,突然吼道:“撤兵!”
十几万垂头丧气的燕军很快撤离;高大的济南城下干干净净。盛庸派出逻骑四处打探,得到的消息是,燕军果然撤走了,狼藉的大营里留下来的只有烧毁的营帐辎重,和残破焦枯的尸骸。盛庸等到日落,亲率骑兵出城探查,得出的结论和先前并无二致。
燕军真的撤了,是彻彻底底地撤兵回北平了。济南解围了。
铁铉和盛庸立刻大胆地决定,派兵追击。二十万燕军围攻济南整整三个月,折兵数万,劳而无果,被迫北撤,士气低迷,此时追击,时机再好不过。盛庸随即率领五千精骑出城,一路北追燕军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