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丰军无弹窗 正文 第四百五十四章 平洋之策
郝仁又与俞通源商议一些安南善后的细节,安南之事算是办得妥帖,只需要快马将内阁下达的文书传递给邓愈照办就是。天籁.⒉3TT.郝仁才又问道:“庐州还有什么大事需要我来裁决吗?”俞通源带着沈茂这个南洋通商大使前来,郝仁就知道肯定有海外的事情要裁决,目前的南洋和东洋,是郝仁眼光能够照顾到的地方,至于方国珍带三千囚徒远赴美洲,郝仁考虑不确定因素太大,已经不指望方国珍能够再有运气回来了。
“此事还是由臣来说吧!”南洋通商大使沈茂道:“臣多次下南洋,对南洋各处颇为了解,南洋之地,多是汉地的流民,当地百姓和土官仰慕我朝天威,欲改土归汉,此时臣已经与内阁大人们商议,准备在三佛齐的旧港城屯驻军队,请我朝派出官员,对南洋诸藩国进行管理,还请陛下核准!”
郝仁最开始听闻庐州来人,还以为自己后院起火,如今看来,今日带来的都是好消息啊。
上次郝仁帅军平复安南的时候,便已经该考虑道南洋的问题,因为当时师老兵疲,况且北面还有蒙元这个心腹大患,故而郝仁无暇分兵平定南洋。
况且南洋地处偏狭,虽然有海船商队往返,毕竟民生凋敝之所,战争所得,未必抵得上军费战损。而且过于用粗暴的手段容易引起当地人的激烈反抗,攻取南洋,必然要派重兵留守以应对复叛,郝仁已经在安南屯兵六万,没有多余的兵力再派大军去南洋驻扎,故而大宋对南洋只采取商业渗透的模式,对南洋各藩国只做贸易并未用兵。
不曾想,正是如此怀柔的政策,反而勾起当地土官对中原文明的向往,纷纷请求接受大宋的册封,更有旅居的汉人,一心向故土,巴不得把大宋的龙旗,插在眼睛所能看见的每一寸土地上。
不用劳动兵马,便能对南洋进行部分的有效管辖,这对于大宋来说,这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根据沈茂的意见,由旅居当地的汉人梁道明,出任第一任旧港宣慰使,官居正六品,对南洋各藩国进行管辖和治理,由此一来,旧港也成为沈茂下南洋的必经之地和目的地,更为日后大宋海军下西洋,提供了稳固的补给基地。
“扶桑知府余阙那面有消息吗?”南洋计策计议完毕,郝仁又问道。
“臣正要上奏此事请陛下裁夺!”俞通源道:“北海道的虾夷国,向扶桑知府投诚,请求得到大宋的庇护,另有九州的张士诚思念故土,想得到陛下的册封,回归中土颐养天年!”
郝仁当年集合三家诸侯之力,试图征服扶桑,结果方国珍这一路大军遭遇飓风,被吹到美洲,张士诚全家都搬迁到扶桑去了,占据了九州岛的半片土地,郝仁不肯在自己中土未定的时候,在海外过多的牵制兵力,只占据了肥前半岛,建造了个长崎城,搞起了经济渗透的模式,主力大军便回归中土参与中原的群雄争霸赛。如今群雄争霸赛已经接近尾声,也是时候解决扶桑这片悬而未决的土地了。
在扶桑的历史上,历代的幕府多半都是征夷大将军,这个所谓的征夷,征讨便是北方的虾夷国,经过扶桑人进千年的征伐,虾夷被从本州岛赶了出去,只剩下北海道一个岛屿的土地,北海道再丢,虾夷就要被扶桑人亡族灭种了。
虾夷和扶桑有亡国灭族之恨,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对于征服扶桑来说,虾夷是最好不过的伙伴了。
张士诚在九州的的势力,大宋扶桑知府在肥前半岛的势力,北方虾夷的势力,三方的势力和为一力,在地盘上,已经占据扶桑四岛的半数土地,也从三面对扶桑形成合围之势。而扶桑此时内部依旧分裂为南北两部,内斗不止,倘若将三方的军力合在一处,绝对足够灭掉扶桑的天皇势力了。
何况扶桑知府的长崎城,就地设置有将作坊,根本不需要中土再派大规模的军队增援,连武器都能自己自足了。
“告诉虾夷人,大宋不会屠杀他们,也不会灭绝他们的人种,北海道永远是他们生活的土地,若是想接受大宋的保护,必须要接受大宋的官员和驻军,并且无条件的出兵帮助大宋平定扶桑。”
“告诉张士诚,他是我的盟友,只要他不曾与我开战,我这个大宋天子,随时都欢迎他回归中土,三等侯爵是最基本的保证,他的弟弟或者子侄,可以继承他在扶桑肥前的势力,只要无条件的接受大宋的领导就是了!”
郝仁算是大宋的最高决策者,给对待虾夷和张士诚两个裂地者开出了条件,也算是表明了态度,剩下的事情,还要等沈旺下去下东洋的时候,将这个消息,通过坐镇扶桑的余阙传递给他们。
“再告诉余阙,倘若这两家接受我们的条件,那么就可以联合三家的势力,灭掉所有不肯臣服大宋的扶桑人!”郝仁把拳头捏的咯咯作响道。
“哦,对了!”郝仁猛然想起来什么,又道:“扶桑的贼酋,一定要活着带回中土,我喜欢看这个扶桑贼酋,跪在地上向我讨饶的样子!”
俞通源见郝仁如此坚定能够征服扶桑,本不忍心打断郝仁的美丽设想,但是他作为内阁职责所在,还是忍不住的提醒道:“张士诚本是汉人,而今日渐年迈,不习惯扶桑的气候,思念故土日甚,陛下给他开出如此优渥的条件,他必然不会推辞,不过这虾夷人,肯如此轻易就范吗?”
“呵呵!”郝仁笑道:“虾夷人和扶桑人打了近千年的仗了,土地越打越少,扶桑人是要灭掉他们的人种,占领他们的土地,我们保留他们在当地居住的权利,不毁掉他们的炉灶也不灭掉他们的人种,我们把先进的文化和生产力输送给他们,让他们不用再担心扶桑人的大讨伐,他们有什么不乐意的?”
“陛下圣明!”俞通源无话可说,只剩下拍马屁了。
“南洋宣慰的文书和给余阙的命令,就由你们内阁按照我的意思起草,给他们就是了。我还要在北地整顿一些军务,若是顺利,朕半年内便可以回庐州,亲自主持迁都事情了!”郝仁又道。
“臣明白了!只求陛下早日消灭敌人,奏凯而还,臣等在庐州兢兢业业,恭候陛下圣驾!”俞通源起身抱拳告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