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无弹窗 正文 宇宙编年史
一切都从一个点开始,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没有时间,亦没有空间,更没有光与暗。那,就是宇宙的源点。
......
——————————————
宇宙元年:
不知道那个点只存在了一瞬,还是恒古静默于虚无之中。但,当那个点开始躁动、膨胀、爆开,时间、空间、物质、星河,还有生命,开始主宰这片虚无。
宇宙从此存在,生命主宰一切。
.....
————————————————
混沌纪元:
最初的宇宙,除了源点依旧闪耀,四空之内混沌、荒芜。
渐渐的......
当第一颗恒星开始闪耀,
第一个星团聚拢盘旋,
第一个星系孕育出生命,
第一个生命睁开眼睛,看世界,
宇宙整整用了三十亿年,才开始从懵懂中走向智慧,从无序步入文明。
......
————————————
最初的宇宙蛮荒、无序,最初的文明懵懂、混乱。
从突破星空开始,伴随文明的,就只有死亡和危险,欲望和贪婪。
——《文明哲学》
......
混沌纪元26亿年,云起星域文明突破光速,发现了“宇宙的背面”。
混沌纪元26亿1000万年许,夜星文明证实十一维能量宇宙原理,率先突破四维宇宙,达到五级文明。
宇宙元年26亿2500万年许,魔域文明达到九级,开始对威胁智人文明的星兽文明实施清剿。
自从有了生命,斗争就从未停止,直到三大神族的崛起。
——《圣歌纪年》
为了让智人文明站上宇宙的顶点,云起文明、夜星文明、魔域文明,三大神族团结一心,用一千万年的时间征伐整个宇宙,彻底剿灭星兽文明,建立起宇宙新的秩序,结束了长达三十亿年的混沌纪元。
——《神族之光》
——————
第一纪元:
宇宙元年后大约32亿年,云起星河、夜星、深空魔域先后达到十级文明的水平,并击败星兽文明,宇宙进入第一次和平期。
第一纪元——始。
......
第一纪元,75319年。
三大神族合各族之长,建立由万艘战舰组成的混沌远征军,向着混沌之域——万物起源的那个源点进发,旨在找到文明的终极答案。
“宇宙从哪里来?又将去向何方?”
——《第一纪元全史》
第一纪元,85765年。
唯的一艘远征军补给舰自混沌归来,带回了不属于这一宇宙的终极神器——恶魔武装。
文明的顶点、宇宙的答案,尽在其中。
自此,三大神族开始倾力研究,想要解开其中的奥秘。
——《潘神之密》
第一纪元,9557482年。
经近九百万年的苦心钻研,三圣族依然无法解开恶魔武装的秘密,却因其归属问题产生芥蒂,脆弱的宇宙秩序开始崩坏。
——《神族的陨落》
第一纪元,1100万年许。
魔域文明率先向夜星文明发起进攻,云起文明随后加入战团,宇宙中亿兆附属文明尽数卷入其中。
三族混战,始。
——《第一纪元全史》
————————
灭世纪元:
三族混战持续五十亿年。
距今47亿年前,三族决战打响,云起文明启动终级兵器战神武装的一部分——宇宙震荡器,以自毁文明为代价,给予夜星与深空魔域以重创。
长达数十亿年的混战,经此一战,全宇宙九成的文明陨落。
云起文明化作尘埃;夜星残族跌落神坛;魔域文明重回深空,远遁天外。
灭世纪元以三神族的陨落告终。
幸存下来的文明,从数十亿年的战争蹂躏中感悟,一切的根源尽在那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恶魔武装。
因此,恶魔武装被分为九个部分,封印在宇宙的各个角落,再无现世之机,宇宙从此修养生息。
第二纪元,始。
——《和平论》
————————————
第一次银河战争:
在三族绝战之地,亿万年后,一颗恒星逐渐形成。
为了纪念那场旷日持久的三族圣战,也为让后人时刻记住战争的危害,这颗恒星被命名为——神墓星。
它组成的恒星星系也被叫作——神墓星系。
但是,一个传说打破了墓地的安宁。
“神墓之中,有三大神族的遗失科技,是通往九级文明的钥匙。”
......
距今6500万年前,神墓星所在的大星河之中,几大文明崛起,逐渐走向宇宙巅峰。但依然无法突破文明屏障,止步八级。
为了达到远古三大神族的高度,几大文明把眼光瞄准了神墓星。
而神墓星系的归属,却成了再燃战火的引子。
——《和平论》
各族在神墓星系展开大战,战争致使神墓星系遭到重创,第二、第四行星生态彻底崩坏,第三行星的原生物种灭绝。
几大文明皆受重创,却不能独占那颗照耀在远古三族之光下的神墓星。
——《宇宙近代史》
......
战争只会带着破坏,幡然醒悟的几大文明与灭世纪元的遗民一样,深深体会到这个道理。
为了保护神墓星系,从战争中走出来的银河系文明成立联盟,把神墓星系列为保护星系,任何文明、任何个人不得进入。
——《联盟法案》
————————————————
今天,神墓星系从战争中降生,从战争中得以幸存。
经过千万年的休养生息,在神墓星的第三颗行星上,生命再一次战胜自然,一种现代智人文明慢慢走到食物链的顶端。
他们刚刚开始认识自己,认识这个宇宙,他们对那片横亘在天空上的星河充满好奇。
他们管那颗照亮万物的神墓星叫作——太阳。
管孕育他们的那颗蔚蓝星球叫作——地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