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寒族无弹窗 正文 第五十章 灾害
李承乾擦擦眼泪,深深地给水伯一个大礼,说道:“老人家,是皇家和朝廷的不是,让您遭受了如此的大难,如此的人间惨剧,我李承乾代表朝廷和皇家给您赔个不是,对不住了。这次,我就是代表皇家和朝廷,把李哲带来的种子在大唐播种好,让大唐再无饥饿之忧,让我们的将士出兵打仗再无后顾之忧。让您的人间惨剧不在大唐重演,孤发誓,决不让这样的惨剧再次发生。”李哲听了李承乾的话,撇了撇嘴,很是不以为然。心说,后世的非洲大旱,饿死多少人,真的可以说是饿殍遍野。小孩子饿的躺在路边一动不动,秃鹫就停在一边,等小孩子死去。当时看了那张图片,作者也是泪流满面,久久不能平息下来。第二天,作者就去银行捐了一千块钱给红十字会,虽然不多,聊胜于无。听说后来拍摄这张照片的那位记者,也受不了内心的折磨,最后自杀了。要想安居乐业,幸福的生活,首先不能有乱世,不能有战争。再一个,不能有天灾,人是无法和大自然抗衡的。反正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是自然灾害,首先倒霉的就是普通的老百姓。地主家也没有余粮,那是说人家够吃的,只是没有多余的而已。所以说啊,不管是乱世,盛世,老百姓永远是社会的底层,就是铸成世界的底层建筑。
李哲知道,此时的李承乾说的可能是真话,他现在还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心地善良。通过几天的接触,李哲相信,这是一个好孩子,还没有史书中说的那些坏毛病。
李承乾亲手扶起水伯,连连道歉。水伯也不是矫情的人,痛苦哀思过后,知道自己身上担了一幅重担。弯腰施礼道:“太子殿下,二郎,你们放心,俺是布袋村最好的庄稼汉。我认第二,没有人敢认第一,只要是庄家,就没有俺种不出来的。种子呢,俺先看看行吗?”
“可以的老人家,不过还在路上,请稍等一会,应该快到了。”
没过多少时间,就听见木屋外面传来马斯牛叫的声音,乱糟糟的,很是热闹。李哲和李承乾快步来到屋外,就见好多的军士,穿着明光铠,静静的站在院子外面。还有牛车,大约有三十几辆。军士排成三个纵队,就那么静静地站着,和马斯牛叫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大汉快步来到李承乾跟前,右手握拳用力锤在左胸,大声向李承乾报道:“太子殿下,校尉齐新向您报道,请太子殿下吩咐。”
李哲一看,好一条汉子,身高足有一米八五,眉清目秀的,怎么起了个娘们的名字,李哲挺纳闷的。不过细看,李哲发现,这家伙的眉毛处有一条淡淡的疤痕,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但是就是这条疤痕,倒是让这家伙显得更加英俊逼人,看来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就在李哲打量这位校尉的时候,李承乾发话了,说道:“齐校尉,你接受任务的时候,你的上司应该交代了这次任务的重要性。如果失败,你就等着诛三族吧。如果成功了,我将亲自给你们请功,人人有份。我在此以我父皇的名义发誓,决不食言。请大家相信我,你们所做的这件事情,是有功于社稷,有功于大唐的,有功于大汉民族的,孤在此拜托了。”
说完,太子李承乾深深地朝这位校尉和院子外面的军士鞠了一躬,这已经是大礼了。
呼啦一声,外面的军士和齐校尉,齐刷刷的单膝跪地,抱拳向太子施礼,大声道:“我等绝不负太子殿下所托。”
看着气势如虹的军士,李承乾激动地喃喃自语。
“军心可用,军心可用啊。”
李哲再次撇撇嘴,才三百人就激动成这样,要是给你三千人还不得抽过去啊。小孩子,就是没见过世面,哈哈哈。
“太子殿下,让他们去村口拐弯处扎营,别停在这儿,影响我盖房子。你看,乡亲们都吓跑了,不敢出门了。”
李承乾一看,可不咋地,可能从军队一进村,布袋村的人就都已经跑回家躲起来了,只有王伯和董大叔他们的领着的工匠还在。古时候的军队和土匪没什么分别,像什么就地取粮了,那就是在当地筹粮,不就是抢吗。像岳家军,戚家军,还有我们的解放军。这样的军队,在世界军史里就是凤毛麟角。像后世的美国大军,号称精锐,结果呢,你看看他们祸害起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的平民,真的还不如土匪呢。只有小RB你看看被美国大兵祸害了多少少女,奸杀,虐待无所不用其极。结果呢,人家小RB还是把美国大兵当爷爷供着,看不透的民族啊!有奴性,这是后世的好多国家评价的RB人。
“盖房子重要还是种粮食重要,要分清主次好不好。看你盖的房子,真是小家子气,又不是缺钱,就是抠。要是我妹妹在这儿,不骂死你才怪。”
李哲被鄙视了,真的,被一个小屁孩鄙视了,这让李哲勃然大怒。
“你懂个屁,小屁孩一个,房子不需要大,不需要精美,住着舒服最重要。你住房子是为了什么,知道吗?遮风挡雨,有个栖息之地就好,最重要的就是舒坦,舒服第一。就像你家的大房子,住在里面,有没有空虚感,有没有害怕,有没有不像家的感觉。所以啊,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哈哈哈哈”李哲大笑不已,咱快成剽窃专家了,幸亏刘禹锡老人家还没出世,要不准的追着李哲要版权费。
李承乾及众人吃惊的看着李哲,不明白刚刚还满嘴得脏话的人,转眼间就有一篇惊世之作。众人都张大了嘴巴,差不多能塞进一个鸡蛋去。其中有人还是识货的,像李承乾,叔爷,还有那个张大了嘴巴,还在惊呆中的齐校尉,识货的当然不包括小囡小丫和虎子三个小屁孩。
还是皇家的教育好,李承乾躬身一礼,道:“好文章,孤受教了,以后看问题绝不看表面,要看实质。而且,这篇文章也教育我们不要以貌取人,哥哥,好文采,兄弟谢谢了。”
李承乾大度的原谅了李哲叫他小屁孩的问题,也不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
李哲抬头看看天色已经不早了,就朝李承乾看看,对犹在念念叨叨陋室铭的李承乾鄙视不已。要是李白,白居易什么的站你面前,念上那个两首诗,你还不得立马抽过去啊。
“别念叨了,不就是一篇文章吗!看你激动的,可别抽过去,干正事要紧。叔爷,我们这就去村口那里看看。我选的地方绝对可以,因为我们种子不多,有个小半亩地就够了。而且浇水什么的也很容易,不用跑远,走,不废话了,咱这就去。”说完,李哲手一伸,先请叔爷和水伯先行,至于小屁孩李承乾,自动被他无视了。
李承乾这几天明显的被李哲熏陶的脸皮厚了许多,也不着恼,自嘲的摸摸鼻子,也跟着李哲他们出了木屋。
众人在李哲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山谷的那个拐弯处。只见一边是陡峭的山涧,只有一条小路弯弯延延通向村子,徒手爬还可以,要是带着家伙爬上来,除非是像王伯他们那样常年行走在大山里的猎人才行。另一边是三百多米高的悬崖,悬崖上长着密密麻麻的山藤,不时地有松鼠还有不知名的鸟儿在那里忙活。
“好险要的地方,真像李县男说的那样,易守难攻。如果不是大规模的进攻,卑职有信心,让那些宵小之辈有来无回。太子殿下,放心吧,我绝不负陛下和太子所托,如有什么闪失,我自己就把自己砍了。”
“别吹牛啊,要是把我的牛肉炖土豆弄没了,我把你弄成太监你信不信。”有些人就是看不得别人的好,大该李哲就是这样子的人。人家信誓旦旦的发个誓,他也在一边煞风景,弄的齐校尉向他投来幽怨的眼神。
“我看啊,你就是一张破嘴,人是好人,古道心肠,就是嘴巴欠点,哈哈哈。”
“咳咳咳”李哲被李承乾的话呛得咳嗽起来,李哲恨恨地看向李承乾,不理你了小屁孩,看在人多的份上,给你留点面子,谁让人家是太子来着。关键是人家有一个好爹啊!咱惹不起,李哲愤愤的腹诽不已。
“太子殿下,您看,是不是先安营扎寨。将士们急行军而来,需要暂时休整一下。”齐校尉问了一下太子李承乾。
“这个你看着安排,孤不懂军事,就不瞎指挥了,不懂装懂,有可能会坏事。你是父皇派来的得力干将,我相信父皇的眼光,不会错的。在这里,军事上你和李县男看着办,问朝廷钱要人的时候我来办。”这时候的李承乾完全不像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皇家的教育让他比实际年龄成熟了很多,毕竟是未来的储君。教育他的都是博学的大儒,像房玄龄,颜师古,孔颖达,还有一个心狠手辣的老爹。李哲有时候看后世对李承乾的评价,觉得很是操蛋。史书记载李承乾少年时性聪敏,特敏慧,仁孝纯深,李世民很喜欢李承乾。可是没几年,史书又记载,有腿疾,稍微不良于行,对李世民李二大皇帝阳奉阴违,对师长劝勉不耐。什么意思啊,就是说,少年的李承乾很聪明,性子灵活,而且很孝顺,李世民很喜欢他。过了几年,史书又说,李承乾腿瘸了以后,就有不好的行为发生了。对自己的父皇李世民也是阳奉阴违,不怎么听自己父皇的,对自己的老师劝说也不耐烦了。难道短短几年就能使一个众多大儒教育的好少年变成了不良少年吗?我觉得还是李承乾逼宫失败了而已,不是胜利者。李哲相信,现在的小屁孩李承乾还是一个好孩子的,绝对的聪明善良。
李哲看看李承乾,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这可是李哲第一次实心诚意的夸赞李承乾,给他点赞。李承乾也很意外,看李哲夸他也不由得洋洋得意起来。李哲一看,叹了口气,不经夸,还是个孩子啊!自己还得帮帮他,不能让他像原来的历史那样,抑郁而死。再说了,这可是自己在大唐要抱的大腿,长期饭票啊,可不敢有事。
“承乾,做得好,哥给你点赞。以后再遇见这样的事,要记住,专业的事情请专业的人干,俗话说得好,术业有专攻嘛。像你父皇那样就很好,他注定会成为伟大的天可汗,要是他事事亲为,还不得累死啊。他只需要管好手下的宰相,大将军就行。其余的交给宰相,大将军处理就好。宰相管理朝政,大将军对付大唐的敌人,各安其政最好。像造桥就要找工匠,你让水伯这样一位次弄庄稼的好手去造一座桥,你敢走吗?我估计水伯自己都不敢走。你说是不是这个理,承乾。现在你还小,遇事要多学多看,少说多做,做错了不怕,要勇敢改正。那你未来绝对能像你父皇一样成为下一位天可汗的。”说完,李哲再次向李承乾竖了竖大拇指,就不再理会他了,说了这么多,得让他消化一下。
李承乾很激动,也很感动,同时心里有点小小的骄傲。平时可没人夸奖过他,总是有老师,內侍让他这样,那样。做对了,你是太子嘛,是应该的。做错了,你是太子嘛,怎么能做错事呢,得改正。所以啊,今天李哲小小的夸奖让他有了热血沸腾的感觉,觉得自己要是做不好这件事情,就对不起李哲的夸奖一样。
不理会这会满脑子都是崇高思想的李承乾,李哲静静的观察起这些大唐的军士来。只见这三百军士在齐校尉的指挥下,扎帐篷的扎帐篷,挖壕沟地挖壕沟,各安其职,有条不紊的工作着。李哲撇撇嘴,纪律还行,就是不知道战斗力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