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唐朝无弹窗 正文 第九十九章 房玄龄夫人
“这位是?”一番客套,被房玄龄请到了大厅,叶文看到大厅里站着一位五十多岁的独目夫人。“这是我夫人。”房玄龄回应道。
“原来是房夫人,失敬失敬。”叶文上前拜道。
“叶大夫不必多礼。”房夫人说道。
随后一番客套后,入席而坐。
“最近一直听闻叶大夫一夜之间营建了永安宫、齐国公府,不知可有真假?”等都坐下后,房夫人问道。
“传闻不假,不知房夫人可有此意?”叶文来了自然是奔着谈生意上去的,叶文可不想来了一场空,只是给他们验证消息的。
“自然,不知叶大夫可给我们看看有何方案?”房夫人也听闻了叶文有着较多的方案。
叶文也没有多说,直接拿出了手机,递给了房玄龄,而房玄龄又交给了房夫人。
从见到房夫人开始,这里的主场一直由房夫人掌控着,看来房玄龄惧内的传闻非虚。
不过房玄龄之惧内并非一以贯之,据考房玄龄发迹,原自四十八岁时策军门追随太宗开始,而房夫人则是他起自寒微时的结发妻子。据《新唐书》列女传中记载了卢氏剜目明志的典故。
一次房玄龄病重将死,嘱咐夫人:“我死之后,你还年轻,不必为我守寡,好好地对待你将来的丈夫。”房夫人大哭,竟剜了一只眼睛出来,立誓不再嫁。房玄龄大为感动,病愈之后即礼之终身,不再纳妾。
这段记载看得叶文大为感动,不知道后人为何一味的渲染吃醋的典故,却绝口不提房夫人的剜目明志。
叶文对此不禁有些可惜,这要是府邸建造好后,房夫人以后就看不了3D电影了。
虽说房夫人在家里有些独断,但还是很照顾房玄龄的意见,时不时的询问一下房玄龄的意见。
等了一会儿,房玄龄和他夫人终于挑选好了方案,叶文拿过手机看了看,在叶文给他们的众多方案中,他们挑选了价格为中下的方案。
“叶大夫最近可是声名显赫,家兄可是也想见见叶大夫。”房玄龄夫人说道。
“不知房夫人家兄是?”叶文奇怪的问道。
“山东卢氏家主。”
“哦。”叶文早就有所猜测,毕竟房玄龄的夫人可是山东卢氏的人。
叶文对于他们世家,没什么好感兴趣的。叶文又不跟他们联姻来提高自己所谓的氏族地位,而且跟他们联姻还要买婚,那可是要花费一大笔钱的,叶文就更没兴趣了。
更何况买回来不一定是个美女,那就更没必要了。
要说他们这些大家族的形成,那就要说到汉朝了。
在宋朝以前,中国社会存在着很多的大家族。例如李渊家,就是一个大的家族。这是一个比较学术的话题,把它通俗一点来说。
后世一直说中国是封建社会,这是有误区的,封建社会是西方提出来的,不适合中国。如果一定要加以对比,西周才是典型的封建社会,有一个中央政府,外面全部都是各个封国,封国只要每年交给西周国王部分税收,打仗的时候派点兵就行,其他的基本上和中央没有关系。
到了秦朝,关于到底是实行封建制还是郡县制,朝廷里还进行过激烈的争论,秦始皇权力**很强,当然不愿意搞封建制,所以就把国家分成一个个的行政区,就和现在的省市一样,然后派官员到地方去,官员就是秦始皇的员工,福利待遇还不是很好。这已经不是封建社会了。
秦朝灭亡以后,汉朝开研讨会,总结秦灭亡的教训,有人认为就是郡县制的错,他们的想法没错,自己的天下当然是自己人管理放心。但是他们也吸取了周朝的教训,封地太多,皇帝就没有多少权力,所以就一边封王,一边郡县。
但是汉朝从建国一直到汉武帝的时候,出现过多次藩王的叛乱,一次比一次危险。这让汉朝的皇帝很不放心,于是又开始裁撤藩王。
没有藩王,地方给谁来管?当然是派官员去管,而官员又是从哪里来?只有选出来。这要怎么选?
考试?不行,大多数人都没有读过书,怎么考,而且考什么?也没有人知道。所以,最后汉武帝想出了一个办法--察举制,选孝廉。
由地方官,一般都是郡守,基本上每年从自己管的地方上选择孝顺父母的人一名,品行端正、办事清廉的人一名到中央去当官。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政策刚出台也一样。但是,渐渐地有些人就开始在里面捣鬼了。
张三选了李四,李四当了大官,张三就是李四的再生父母。那么李四再选人的时候,难免会想到张三的孩子。
张三是郡守,他有权选人,他要是公正无私还好,他要是有点小心眼怎么办?谁给他钱他选谁,这里面就会出问题。
出什么问题?形成大的家族,叫做门阀。
自己不能选自己,只好张三选李四,李四再选小张三,你选我,下一次我就选你。
而且,选的人进了中央以后,还要进学校学习,还要考试。那个时候中国连纸还没有发明,大多数人都是文盲,孝顺以及公正是道德问题,和你认识多少字没有关系。这些人进了中央学校学习,短短的时间根本不够,可能刚扫盲结束,就要去考试,大多数人还是不及格的。
但是,通过营私舞弊进去的人和普通被选进去的人不一样,能走后门的人,要么是有权,要么是有钱,有权有钱的人家,一般都是受过教育的,和那些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比起来,在毕业分配上肯定是有优势的。
结果察举了许多年下来,选来选去,选的都是那为数不多的几家人,这些家逐渐就变成了大家族,变成了门阀,权能换钱,钱能换权。
大家族为了长盛不衰,就要寻找同盟,于是,这些大家族之间就要互相结婚,没有什么能够比血缘更让人放心,但是,也没有什么比血缘更让人担心。
大家族一旦形成,想除去就很困难了。
而且,从东汉一直到魏晋南北朝,因为战火不断,能够生存下来的家族都是具有很强实力的大家族,经过战争的洗礼,这些家族越来越健康,越来越强大,一个家族的直系亲属加上附庸的人,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规模,他们为了保存自己,杀死别人,一般都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自己修建的堡垒,一个个都是地方的私人割据势力。
很多时候,一个人想当皇帝,不是看自己的能力有多强,而是看能不能得到大家族的支持。即使当上了皇帝,那也是有名无实的皇帝,没有大家族点头,皇帝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一旦这个皇帝动了一点心思,想把权力掌握在手里,那么这个皇帝或者这个皇帝的儿子,就一定没有好的下场。
这些大家族一直到唐朝都有着巨大的力量,直到宋朝才彻底地瓦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隋文帝杨坚开始实施科举制,把政府工作人员的录取范围扩大到农民以及其他身份的人。杨坚本身就是一个大家族,他当然知道大家族给他杨家的统治带来多大的威胁。
可惜的是,他和他的隋朝没有完成瓦解大家族的任务。这个任务还要由他的外甥的儿子去完成。
所以说科举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消灭那些家族,至于别的什么,都是附带的。
中国科考制度延续一千多年,其产生的影响是极为重大而深远的,不管是利是弊,而且不仅仅是对中国,对欧美国家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早在100年前,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点破了现在各国的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的。孙中山说的这话是有根据的,并非臆断。
在14世纪,欧洲来华人士便将中国自隋唐以来实行的通过科举,即统一考试的选拔人才模式,向本国做了详细介绍和推荐。其中,英国人对此最有兴趣,“英国当时的学术界和开明官员,力主仿效中国文官取仕手段,机会均等,公开考试。1853年,英国王室任命查理·特罗维廉和斯坦福·诺斯科特两位爵士,负责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和方案草拟。后他们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报告中的主要观点就是建议学习、实行中国的科举制度,通过公开、竞争性的考试手段来招聘官员。”
两爵士的报告被英国国会采纳。此后、法国、美国等许多欧美国家都把中国的考试制度“拿了过去”。“欧美人认为,科举比当时他们‘领导说了算’、‘世袭’等用人模式先进、公平,中国的科举优点多多,至少使官员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官员。”
西方当时有人惊叹,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项伟大的制度。他们认为这一制度应该与中国古人发明“四大发明”一样,是重要的发明创造,影响了全球的用人观,直至目前,还有今后。
虽然中国人创造性地发明了科举考试模式,但这一手段后来却成为束缚中国人思维的一个绳索。而欧美人却知道活学活用,把这一中国人发明的选拔人才方式进行了改造,使之成为让中国这位发明者反过头来要学习、“取经”的考试模式。
当然了,现在说起这个还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