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骨柔情安天下无弹窗 正文 第四十四章
蚩尤是炎帝姜黎的后代,以父字为氏,姓黎氏。同母弟八人,族孽兄弟七十二,共八十一人。蚩尤与同母弟八人,连其自己在内共是九人,均姓黎氏,号称“九黎“,即黎贪(蚩尤)、黎巨、黎禄、黎文、黎广、黎武、黎破、黎辅、黎弼,再加上族兄弟七十二人,共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黎氏支系部族,在炎帝姜榆罔时代,东征西讨,夺取了伏羲后裔“九黎(九夷)国“的领地,故称“九黎之君号曰蚩尤“。黄帝联合炎帝部落,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今HB涿鹿之野,将蚩尤战败擒杀。蚩尤战败,一部分九黎族人民并入华夏部落,成为炎黄子孙,一部分南下长江以南路经丹阳,当时的九黎族首领黎田看到丹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并且物产和资源丰富,决定在丹阳建立都城,以图有一日从丹阳派大军北上,重新回到中原,登上他们祖先蚩尤未登上的帝位。
黎田在丹阳定都后,迅速发展农业和铸造业,储备了充足的粮食,铸造了多种多样锋利的青铜兵器。兵精粮足后,黎田站在淅水边上遥望着北方,在那里,黄帝正在他的帝位上号令天下。这个时候中原地区在黄帝的英明治理下,人民生活幸福安康,部队训练有素,势力十分强大。
“我多么希望现在就能带领我们的部队将黄帝战败,可是他们现在的势力远在我们之上,我们一个个小小的丹阳城攻不下广袤无际的中原地区。”
黎田站在淅水边自言自语。
“在长江以南,那些当地的民族仍然非常落后,但那些地方地域广袤、资源丰富、人口也比较多,我可以先征服南方那些民族,壮大自己的力量,然后在势力强大时候北上,将黄帝从他的帝位上赶下来,实现我们九黎族统治天下的愿望。”
黎田做出决定后,派自己的部队不断南征北战,将南方那些民族全部征服,重新建立了比较强大的九黎族。这个时候的黎田已经是风烛残年,已经不可能再北上夺取帝位了。在以后的一代领袖统治下,九黎族与南方民族长期一起生活,被人口占大多数的南方那些民族同化了,竟然与南方民族一样过上了母系氏族社会,成为了一个全新的九黎族。虽然九黎族的风气已经大变,但九黎族的新领袖姜莺依旧牢牢记得他的外祖父黎田的遗愿,征服中原。
姜莺站在她外祖父一直站着的淅水边遥望着北方的中原。现在黄帝刚去世不久,天下刚由颛顼继承帝位。这个时候,颛顼的天下并不稳固,也许这是他九黎族北上中原的好时机。姜莺身材纤细,亭亭玉立,肤若凝脂,虽然穿着蛮人的衣服,说着蛮人的话,却犹如天上别有风味儿的仙女。旁边站着的是姜莺的重臣姜花。
姜花蹲下来,将手伸进清澈的河水中。
“领袖,你就好像是淅水中的水一样柔情四溢,温婉动人。”
“可是外祖父喜欢的是北方黄河的滔滔江水,不喜欢南方清澈的河流。”
“领袖,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过去发生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颛顼在北方与他的子民平安生活,领袖在南方如水的地方放声高歌,自由自在,这对华夏民族和九黎族不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姜花,我何尝不想在这快乐地过我们的的日子,但是我们九黎族虽然已经在江南生活很长时间了,融入了江南很多的民族,但九黎族骨子里流的仍然是北方民族的鲜血,他们仍然渴望回到北方中原,从颛顼手中夺回属于他们的中原。”
“我明白领袖的意思了,即使领袖不愿意再与颛顼交战,我们九黎族的文武百官和人民仍然会逼着领袖北上中原,与颛顼的战争是迟早都要发生的事情。”
王石求见领袖,当姜莺听到这句话时,无异于晴天突然出现一个炸雷。九黎族与华夏族各部落自从蚩尤被杀后,从未有过任何来往,为何今日突然来丹江见她。在前排左一站着的姜花走上前,问姜莺见不见王石。王石既然都来了,见见又何妨,正好看看他心中打的什么鬼主意。姜莺让仆人宣王石进殿。王石走上宫殿,拜见了姜莺。
“听闻王石大人是共工领袖身边的左膀右臂,深的共工领袖爱戴,今日突然造访九黎族,让我深感意外。”
“姜莺领袖是女中豪杰,掌管着江南大片土地和众多的人民,我们的领袖共工仰慕已久,特派我前来九黎族面见姜莺领袖,送上我们共工大人的祝福。”
王石为了达到说服姜莺的目的,故意将伟大的华夏民族这个称呼取掉。
“祝福?”
“我们领袖祝愿姜莺领袖早登上帝位。”
“我早早就是九黎族的皇帝了,还祝愿我早登帝位,共工领袖的祝福是不是来的太晚了?”
“不晚。”
“不晚?”
“是的,我们领袖当然早就知道姜莺领袖继承了九黎族的帝位,但是却没有继承华夏民族的帝位,我们领袖是祝贺姜莺领袖早日登上华夏民族的帝位。”
姜莺和九黎族文武百官被王石直入心脏的话震惊了。九黎族的人民翘首企盼着他们的领袖能早日登上帝位,带他们回到阔别已久的中原。
“听闻共工领袖曾经是皇帝的左膀右臂,是华夏民族与颛顼并称的两大贤臣,今日怎么突然说出这样的胡话,是发高烧了还是?”
“我王石是奉着共工领袖的命令来的,开门就开诚布公地将共工领袖的美好祝愿送给姜莺领袖,没有想到姜莺领袖竟然如此对待我么共工领袖,既然如此,王石告辞。”
王石转回身,迈开双腿,准备走出姜莺的宫殿门。这个时候,九黎族的托孤重臣姜丹站出来。
“王石大人,我们姜莺领袖是与你再开玩笑,请王石大人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