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北往无弹窗 正文 第二十三章:疲惫
秦子衿不想再谈起这个话题。虽然她知道,逃避不能解决问题,27可是所有人的态度都表明,他们不想解决问题,他们只想结束这个问题。
说到秦子衿的问题,自然就会说到哥哥的终身大事。
秦家走得近的二伯家、大姑妈家、小姑妈家,一眼扫过去,二伯家的大姐和二哥早已成家,二哥家二胎都怀上了,大姑妈家的堂弟春节正在准备相亲,小姑妈家的大堂妹已经结婚生子,二堂妹年纪还小,于是,就只剩下秦子衿家了。
秦子衿对于结婚还是不着急的,她才二十四岁,可是秦川不一样,过完年他就二十七了。
对于秦妈妈来说,这个快要奔三的年纪还没有女朋友,她都急得火烧眉毛了。
“河对岸付家,是子衿的小学同学,她爸妈很中意我们家,要不然让子衿把人家约到家里玩儿,你自己看看。”
秦子衿对这个话题很热衷,一脸兴奋:“好啊,正好我们也有好几年没见了,要不我明天就去?”
秦川面无表情:“你别去。”
“为什么不去?”秦妈妈很是疑惑,“你在外面这么多年又不自己找一个,那我只能在家里给你找一个了,把人家约到家里你正好可以看看满不满意。”
“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
“那就是同意了?”
秦川皱眉:“我现在不想找。”
秦妈妈也急了:“现在不找什么时候找,你都快三十了,农村不比城市,你又不是什么有钱有势的人,年纪一大把了谁愿意跟你!”
秦川嬉皮笑脸:“那就也找个年纪大的啊,或者找个离婚的。”
秦子衿一愣,继而笑的前仰后合。
秦妈妈一瞪眼:“你真有出息,这样的话都说的出来!”
“呵呵……那就不结婚不就完了。”
“那你一个人搬到山上老家去住,别在这里碍我的眼。”
秦川笑笑,不说话。
“你看看,现在最主要的就是你们俩了,子衿还好一点,你自己也不上心,你看附近的你以前的同学,孩子都有了,你连个对象都没有,你自己不急,我帮你急死了!”
秦子衿脑海中突然就响起一句话:别人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她突然就笑了,也就说出了口。
“别人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你都还没结婚。”
秦妈妈显然不明白这句话的笑点在哪儿,但并不妨碍她找到同盟:“就是这个理,再不着急就真的找不到对象了。”
“找不到就找不到,反正我不着急,这么早结婚有什么好的。”秦川撇撇嘴,不以为然。
“哪儿早了,你也不看看自己几岁了,还早!年纪一大不结婚,别人就以为你有什么毛病,那时候就更找不到了!”
对比,秦子衿也很是不以为然。
俗话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句话对于大多数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农村人来说,完全就是可有可无。
他们闲谈时最大的乐趣就是别人里的家长里短,和是是非非。
三人成虎,谣言一起,经久不息。
而且,秦子衿发现,老家的人还有一些攀比的习惯。以前小的时候不觉得,现在才发现,大人们喜欢拿各家的孩子作比较。
村东头的闲聊时提起自己的孩子在外面打工,一个月工资多少多少,村西头的说起自己家孩子每个月都给自己寄钱,还不少,让他别寄还不答应,村南头的就聊起自己的孩子每年回家都要买好多好多东西回家……
自然还包括了娶妻生子嫁女的种种礼金、排场等,这其中自然也就有哪家的儿女不争气,哪家的孩子年纪都大了还不结婚,哪家的儿女在外面犯混等等诸如此类鸡毛蒜皮的事情。
秦子衿对此很是无语。
而每次回家都被认识的,不认识的问起各种**或者不愿意回答的问题,这让她不胜其烦。
所以,对于秦川的婚事,秦妈妈很着急,就怕他年纪大了找不到结婚对象。
秦子衿其实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改变,并不是所有人都想走进婚姻的殿堂,也不是所有人都着急走进婚姻。
秦子衿的身边,就有很多大龄未婚男女,日子依旧过的有滋有味。
可是,秦子衿没时间担心秦川,因为他脾气倔强固执,没有人能轻易左右他的想法,她更担心的是自己。
果然,不等秦子衿多想,战火又烧到了自己身上。
秦妈妈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看秦川没什么反应,就看向了秦子衿。
“你们两个明后年之内总要完成一个,这样我和你爸也能少操心一点了。”秦妈妈又看了看秦子衿,“虽然一直说不要找外地的,其实我还好,主要是你爸,照我说,你就在家看看,这么多人想和我们家说亲,难道你就没一个看得上眼的?”
秦子衿很淡定:“要看上早看上了,还用等到现在。”
还有一层原因,老家的基本都是认识的,不是同班同学就是校友,秦子衿接受不了这种由熟悉的朋友变成男女朋友的关系,她觉得很尴尬。
“我就搞不明白,外地的有什么好,隔的远不说,说话又听不懂,唧唧歪歪的,有什么好!你看你大姐,当初死活不停家里的,非要嫁那么远,最后还是找了个本地的,过年回来吃个中饭,下午就可以回家,多方便。”
秦子衿已经不知道这是第几次听到自己爸妈,或者二伯自己家拿大姐说事儿了。
“你别总是说大姐的事情,现在她都已经结婚了,你们总是说,她嘴上不说,难道心里就乐意别人总翻来覆去的说这件事情。”
秦妈妈没说话。
秦子衿的记忆里,当初泪流满面的大姐坚持要嫁给大姐夫,最后二伯他们拗不过答应了,可是前两年大姐离婚了,去年借给了当地人。
她不觉得这有什么,既然有结合,就必然会有分离。
分分合合,不过就是缘分和情深缘浅的事情,只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这段感情,离婚,并不是可耻的事情。
而且,也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啊。
到了初六,秦子衿差不多该收拾自己的行李了,没想到这天家里却迎来了两位亲戚,两位秦子衿不怎么想见到的亲戚。
家住另一个县城的小姨和小姨夫来了,亲戚进的走动原本再正常不过了,秦子衿也不是难相处的人,可问题就在于对方对待儿女感情的态度上。
秦子衿很笃定,今天又要面临一场教育。
饭桌上,秦子衿吃饱了,正要放下碗筷离开的时候,一句熟悉的不能再熟悉,连头发丝都在排斥的问句就传到了她的耳朵里。
“听说,子衿你在外面谈了一个外地的男朋友?”小姨问到。
“外地的有什么好,没有本地的知根知底,再说以后回来也不方便。”小姨夫接过话头,开始表明自己对这种事情的态度,“静之前也说谈了一个外地的,我就跟她说不行,一定要分手,要找就找本地的,我要把她留在家里,就算不像你文表姐一样招亲,也要在本地,她要是愿意在家更好,到时候就在旁边再给她盖栋房子。”
秦子衿没说话,心里却不赞同。
小姨家两个女儿,大表姐之前在外打工谈了一个外地的男朋友,结果小姨夫坚决反对,很是直接粗暴的把大表姐带回了家,不让她和对方来往,后来可能是看大表姐和男方感情深厚不愿分开,他唯一的退让就是可以招亲,但坚决不同意把大表姐嫁到外地去。
最后,对方入赘。
而和自己同岁的表妹,秦子衿和她聊天的时候知道,她也曾谈过外地的男朋友,到最后在父母的坚持下不了了之。
“真的,外地的不好,生活习惯不同,河南应该是以面食为主,我们这里却是以大米为主,到时候你要是嫁过去了,难道你能天天不是包子就是馒头,还有面条,我听你妈说,你不喜欢吃面条。”
“这主要是老年人,年轻一辈的基本上都在外打拼,饮食上比较多样化,我也没见他天天吃面食,我们在外面吃饭就很少吃面食。”
“这你们不是刚认识吗,肯定是比较迁就你的,时间一长,就不一定了。”
秦子衿偷偷瘪嘴,她不想和大家争论这个问题,却也不能任由事态的发展脱离掌控。
“这只是你们的猜测,主要是人,人对了什么都好说,如果人不对,就是隔的再近,他要对你不好还是对你不好,即便是因为隔的近不会对你怎么样也没什么意思。”
“你们年纪小,现在还不懂。”
秦子衿很想说,既然年纪小那就别逼着相亲结婚啊!
趁此机会,秦子衿离开了饭桌,尽量不去厨房。
等到了小姨他们要走的时候,秦子衿自然和爸妈一起在门口相送,于是,最后一轮的压迫又来了。
这次,小姨虽然笑着,但说出的话却和表情相去甚远。
“子衿,真不要嫁这么远,你要是嫁这么远,将来结婚的时候不要请我,我们不会去的,听到没有!”
秦子衿瞬间就火了,感觉胸口闷得慌,有团郁气在胸口翻腾,怎么也压制不住,眉宇之间就带了怒色。
“我今天说的这些,你听到了吧!”小姨还在重复询问。
秦子衿这次真的不耐烦了,但她还是尽量控制自己的语气,毕竟还是春节,她不想大家闹得不愉快。
“知道啦!”
看着小姨家的车离开,秦子衿眉头狠狠一皱,一甩手,进了房间。
她不过就是谈了一场恋爱而已,为什么每个人的态度都像她做了什么不可饶恕的事情一样。
秦子衿知道,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他们认为好的,只是他们自己“认为”而已,却并不是她真正需要的。
为什么就没有人,真正关心她想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