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乱世江山无弹窗 正文 第二十一章 惩罚
李爽听了常勇讲述,哭笑不得,这常勇打仗打猎都不错,管理上真心不行,这么些个人,堵怎么堵得住?堵不住了便要火并,到时候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城中也剩不下几个人了。李爽安抚住难民情绪,仔细观察了一阵,发现这千余人中,分做了五六个人群,想来必是同一地的百姓聚集一处,按照地域自我分割了队伍。李爽略一思索,对人群说道:“诸位乡亲父老,在下李爽,眼下主持着城中事务,诸位必有带头人,请你们的带头人出来说话,我将这城中规矩说给众人听。”
难民听李爽这么一说,觉得有救,当下便有几个人挺身而出说道:“公子仁义,我等是藁城县人氏,建奴兵祸逃难至此,请公子赏一口稀粥,活我等老幼五百口性命,我等愿做牛做马报答公子!”
“赏一口稀粥,这却不难,诸位都是糟了难的大明百姓,理应镇抚。只是诸位……”先前李爽和颜悦色,与人说话如春风拂面,说到这里,李爽神情严厉起来:“诸位不尊我城中规矩,非要硬闯,如何让我这城中百姓安心?我若放诸位进去,让我又如何与城中百姓交代?”说着眼睛扫过城外的难民,被他看到的难民都羞愧的低下了头。
“不知公子想要什么交代?”一个领头人说道。
“闹事者,杖五十。”
“嘶……”众人倒吸一口冷气,人群中出现嗡嗡的声音,众人议论纷纷,刚才的冲突几乎人人参与,这一下等于是要人人打五十大板。逃难百姓面露惊惧之色。
“请公子饶命,我等都是贱命一条,死不足惜,可这逃难百姓中还有妇孺老弱,五十大板打下去怕是……怕是经受不住啊!”一个带头人跪下说道。
“也是,那这样好了,刚才闹事,必有带头之人,你等且找出领头之人,带头闹事的罚五十大板,你这一地百姓便免了皮肉之苦。”李爽说道:“刚才可是你等领的头?”
“公子明鉴!我们只是随从啊!实在不是我们挑头闹事!”几个人吓的赶紧撇清。
几个领头人自知理亏,却又不愿意挨这五十大板,连日奔波缺衣少食早已把他们的身体拖垮,再挨着五十板,便是不死也要残废,所以几个领头人都没了声音,缩起了脖子。身后百姓想要出首,一是这些人身强体壮不敢招惹,二是觉得一路上受这些人照顾,于心不忍。
李爽刚才在后面其实看得清楚,闹的最凶的便是这几人。乱世之中有组织能力的人往往可堪一用,现在看他们的表现,心里微微有些失望,便说道:“若无人来领这五十大板,众位让我李某人如何服众?”
这些带头的人对李爽一拱手说道:“请公子稍待片刻,我等商议一下。”说罢与东来的难民围了个圈商量去了。
旁边一波难民中闪出一个人来,说道:“小的真定人,愿为这一百余真定人领受惩罚。”说罢褪下外面长衫,跪在地上。李爽定睛观瞧,只见这波真定人约摸着有一百二三十人,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李爽再看看这个主动任罚的人,年纪与自己相仿,一身生员打扮,瘦弱的似乎一阵风就能吹倒。李爽刚才也注意到了此人,冲在前面,呐喊的气势汹汹。
李爽说道:“你姓甚名谁。”
“学生梁何冲。”
“你可想好了?”
“学生想好了。”
李爽一挥手,身后闪出两个大汉,将梁何冲摁倒,又有两个大汉早准备好了板子,高高举起“啪”的一声落在梁何冲屁股上,打的梁何冲痛彻骨髓,这人倒也硬气,一声不吭强忍着。一连打了十几下,梁何冲再也忍受不住,一声呻吟晕了过去,两个行刑的大汉不敢再打,立在一旁等候李爽发落。
此时人群中响起一个孩童啼哭声,一个老妪手拉着一个三岁大小的孩子挤出人群,一下子扑在梁何冲身上,跪着对李爽哭求道:“老妇人求公子开恩!饶过我儿姓名!老妇愿替小儿承担剩下的责罚!”
李爽走上前去,轻轻搀扶起老妇,说道:“我非是要他姓名,只是无规矩不成方圆,如今兵祸连绵,倘若都像这般冲突闹事,我这一地百姓如何自处,刚刚有点希望的家园如何守护的住?”
那老妇痛哭流涕,一劲儿磕头求饶,说道:“公子仁义!老妇愿带着他走!恳请公子留下我那孙儿!天寒地冻、缺衣少食,这孩子怕是熬不过去啊……”说着又放声大哭。
听着祖孙两人的哭声,李爽心下不忍,说道:“罢了,老人家起来吧,余下的板子且先记下,日后身子养好了,再行处罚。”说着让人架起梁何冲,带着真定难民入城去了。
一旁的其他难民一时炸了锅,这种情况下,入了城就等于活了命,当下又有两个领头人出来,甘受惩罚。李爽便命人将这两人带到一旁用刑,却暗中嘱咐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这些人都是将来的主要劳动力,打坏了太浪费,既然此时能够站出来,说明心中已服气,没必要打的那么狠了。虽说李爽有交代,行刑的大汉却恼怒他们挤垮粥棚,好好的面粥撒了一地,糟践了许多粮食,因此头几下下手毫不留情,打的也是痛苦万分。这边打的哀嚎着,那边吓的一波人不敢领罚,起身跑了。等这两波人也进了城,城下就只剩五百个东边逃难而来的百姓,这几个带头的吵闹不休,一开始几个人想要找几个人代替,生死关头谁也不肯平白送死,后来见有些人走了,便又分成了逃走派和受罚派,受罚派又统一不了思想,吵的没完没了。
李爽逐渐失去耐心,刚打算回城,只听一声娇叱:“你们几个还亏得算是大男人,区区五十大板便将你等吓住了,我虽女流之辈,甘愿受罚,求公子将我老母亲和幼弟放进城中!”这一声如同穿云裂石,声音清脆高昂,李爽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拉着一个老妇和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从人群中挤出来,跪倒在李爽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