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军无弹窗 正文 第七十七节 我成了香饽饽
小小的开平在1900年的这个秋天吸引了太多的眼球。在犒劳抗敌有功将士大会上,严信厚作为商会代表郑重的呈上了表示敬慕的礼仪,这红包虽然不算太多,但也是商人们的一份爱国之心。
“雷统领,这是我们上海商会同仁对杀敌将士的一点心思,还请统领代为收下,以资犒劳为国家之存亡而血战不屈的将士们。”
来开平仅仅几天时间,严信厚已经对这支前身为清军劲旅,如今却别是一番气象的新军有了新的认识,这样的一支经历了血与火考验的军队,才是真正的国家的脊梁,相比之下,两江总督刘坤一手下的自强军虽然名号响亮,但充其量不过是一群未经历炼的糙兵罢了。
“雷统领,我们总督大人交待了,若你愿意前往武昌担当湖北新军教官的话,待遇方面一切好说,还有若你的部下有愿意同往的,我们也一样表示欢迎!”与严信厚有同样见识的不乏其人,来自湖北的张之洞私人代表梁星海也向雷震发出了邀请。
当然,囿于以慈禧为主满人清廷的约束,这样的邀请绝不会是正式的,更不会留下只字片语,雷震也明白,张之洞、盛宣怀等大佬派了严、梁等亲信幕僚前来会面,本身就表达了足够的诚意。
除了南方的盛、张之外,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陶模——,甚至于山东巡抚袁世凯都先后遣了特使来到开平表示慰问。
两次开平战事大壮国人声威,在成就雷震这支部队威名的同时,也使得他们成为了众矢之的,其他人倒还在其次,袁世凯表示出对开平这支新军的兴趣却让雷震心中多了几分焦虑,袁大头的心计之深远可不是他区区一个小统领所能对抗的。
纵观二十世纪前十余年的历史,其实讲述的就是他袁某人横行发达的事迹。
对于麾下这支军队的归宿,雷震早先曾和周学熙熙有过上、中、下三策的争论,当时囿于周边面临的环境还不算太恶劣,加上有开滦煤矿这座取不尽的宝山在手里,对确定今后的落脚点雷震还可以先拖延着放一放,而现在则时不我待了。
树大招风,这表面的风光虽然足够的荣光,但荣光过后可就不是那么好相与的了。
rì本人肯定不会罢休。
清廷的老佛爷那边雷震又不想去投靠,这权衡利弊之下,好象也只有走一条道了。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往哪里走?
在经历过与rì军的腥风血雨的博杀之后,雷震在考虑事情时比以前更加的稳健,因为他明白,他的肩上不只扛了自己一个人,更扛着信任他的几千士兵。
一九零零年十一月十七rì。
一场如在意料之中的会议在开平矿务局大楼开始。
雷震、周学熙、董甫和、宋占标、王五以及冯义和、胡殿甲等曾经同在聂士成麾下作战过的将领全部汇集到齐,今天,他们要决定一件事,决定他们此后的人生道路会怎么样?而决定权既在他们自己手里,又不在他们手里。真正决定这些人前途命运的,也许是冥冥中的神灵,而带领他们的那个人就是神派来的使者。
待众人坐定,雷震清了清嗓子,不轻不慢的说道:“冯总兵、胡统领以及各位,今天召集大家来,只为了一件事,那就是我们这支部队现在该往哪里去?大家有什么想法,只管在会上说出来,我知道这些天与你们联系的人不少,说说吧!”
这些天,雷震忙得够呛,冯义和、胡殿甲在暂时解决了部属吃粮问题后,也立时被来自各省各地的说客们包围,一场轰轰烈烈的分化瓦解运动开始了。危机来临之时,各怀心思的中国人不得不团聚到一起,但一旦危险解除,中国人的劣根xìng就显示出来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泱泱大国五千余年了,老大自居的意识根深蒂固,短时间无法消除,国人要是真有小rì本那样一半的团结的话,我们这个老大帝国也不致于落魄至此。
“咳,我说说,依胡某所见,山东巡抚袁慰亭为人仗义,其手下的冯国璋、王士珍等新军将领都出身于我们武毅军,我们要是投过去一定会得到重用,要是大家都同意的话,联络的事情就交给我老胡好了。”
雷震的话刚一说完,胡殿甲就第一个站起,cāo着一口浓重的山东腔说道,胡殿甲是吉林人,其祖上早先是从山东跑到东北去的,因此说话的口音与山东人很相似。
“袁世凯若是为人仗义,那这世上岂不遍地尽是仗义之人了?”胡殿甲话音方落,立即就有人反驳道。
提出反驳意见的人是董甫和,这位北洋机器局的高级工程师,从太平洋西岸留学归来的学子有着一腔报国的热情,有着迥异于东方式的思想,对于当下这个由满族人把持的腐朽没落的朝廷,他连半分的好感都欠俸。
其实不止是董甫和,但凡接触过西洋先进文化和知识熏陶,有点mín zhǔ意识的人都会明白,大清这个**皇权的国家已经走到了尽头。
董甫和这次回归适是时候,一趟美国之行的收获不小,有胡佛这个古董贩子、假冒土木工程师张罗银子,介绍生意,董甫和联系购买旧机器的事情进展的很顺利,从这方面来说,美国人的生意头脑比大洋彼岸的先辈们要活络得多,只要有钱赚,管他对方是何许人也,就算是杀人放火的强盗,友好的美国商人们也是照卖不误。
除了古董生意红火之外,通过董甫和雷震还借美国人之手,乘机把劫掠来的真金白银大部分送出去换兑了花旗银行的存款,这么一来他就不用担心跑路时银子会有什么闪失了,而以美国人做生意的信誉,雷震的存款应当是比较安全的。
在联系好了第一批求购物资之后,董甫和立即搭乘由旧金山开往上海的轮船归国,不知怎么的,离开雷震他们才不过二个月不到,董甫和却有一种无法名状的牵挂系于心头,雷震他们现在怎么样了,听说洋人的军队正在进攻开平,结果到底怎么样?
带着一连串的疑问,董甫和终于又踏上了祖国的土地——上海。
在这里,他还需要为即将到来的第一批工业机器找一个合适的存放地点,尽管这只是一批淘汰下来的旧货,但在当时的中国,这些货物可不是单单用钱来购买到的。
开平还处于战事之中,这些重家伙运到开平去是不可想象的,况且,在雷震与他之前商定的方案中,也没有非要运回开平这一条。
董甫和这一带头,与会者中不乏跟随之人,袁世凯人品如何,其实在座的将领只要不是太傻,都会有自己的一个评判,那些忠于朝廷西太后的可以堂而皇之的说袁某人忠于朝廷,是大忠臣,而那些心思活泛同情维新变法的,则会在背地里暗骂袁世凯小人。
袁世凯的路是他自己走的,而雷震的路也在他的脚下。
究竟是忠臣还是小人,自有青史以作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