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策无弹窗 正文 第692章 霸权之战
无广告第692章霸权之战写本章的时候,我就已经删了一千多字,才压到五千字的。字无广告郁闷,难道七百章还结束不了?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的,其实最后一战并不占篇幅。啊啊啊,还是求票。
北策和大律之战迸发,世人称之为“律策大会战”。
和北策早早确定最高指挥官不一样,大律迟迟没有决定谁来担任最高统帅,也有迟迟未能进入状态的嫌疑。
大律军最高统帅之争,乃是北陆侯和武侯之争。此乃一目了然的。
大律前几年,特地起复这两名退休多年的两代名将,肯定不是起复来玩耍的。
外界以为,是北陆侯和武侯互相争权,却是大错特错,不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虽然北陆侯和武侯不见得是什么君子。
和争权不相干。北陆侯和武侯不一定就很想接下这个烫手山芋,和战灵军作战,实在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身为军人,肯定也想和战灵军交手。这种心痒难搔,见猎心喜的滋味,总是有的。
不过,傅希文也是前车之鉴。稍有不慎,一个战败,那就一生英名尽丧,颜面扫地。
何况,此乃大律最严峻的战事,势必将会关系国运存亡。个人的意愿已经很微乎其微了,北陆侯和武侯实在没理由争先恐后的抢夺这个。
话说回来,当今大律有能力有经验,有杰出军事水准的,能统御超过五百万大军的大统帅,说来说去,也只有北陆侯和武侯这两位了。
如果单说现役的,普天之下,恐怕除了王策之外,一个都没有。其中一方就统御三百万大军,那是何等规模,岂会等同儿戏。
放眼全世界不会超过八个。这其中,包括已经退休的。
律策之战,从一开始,全世界都知道,北策一方的最高统帅,百分之两千会是王策。
大律一方,要么是北陆侯,要么是武侯。大律这个时候,在这种关系国运存亡的一战,绝对不会交给夜放天。哪怕夜放天是新一代名将。
实际上,迟迟没能决定的,不是大统帅之位,而是此次大会战的战略思想。
唯一能结束纷争的,只有律帝。为了结束战略思想的分歧,为了尽快给大军找到一个统帅,律帝悄然在流枭等武帝的陪同下,抵达前线。
饶是律帝有气魄,亲临前线,一眼看见这分明漫无边际的战灵军海洋,也不由倒抽一口凉气。
多,实在太多了。律帝也好,谁都好,一辈子活下来,肯定都没有看见过这么多的战灵军。
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真的会很可怕。
北陆侯充满惊悚,旋儿冷静下来:“每次攻防,会出动多少?”他指的是常规攻防。
“单只西南战区,每次三十万到五十万之间。”前线主将看着北陆侯,神色充满恭敬:“以炮灰军发动强攻,并掩护,主力战灵军混合北策军抢攻。”
“每次大约杀死十万到二十万炮灰军,主力和北策军大约五千到一万之间。我军每次阵亡约为一万余。”
北陆侯敏锐的察觉阵亡二字,瞄了扈宝一眼:“锦营情报没错。和战灵军交战,阵亡率是较高。”不是王策故意的,这是战灵军自身的特点。
一脸铁毅之色的武侯关注的是其他:“三线战场,估计三日一次攻防。王策每一次会出动上百万炮灰军。”
瞄了一眼,前线主将知晓其意,低声道:“主力战灵军,每次约有十万出战。”
北陆侯和武侯凝重的瞭望战场,互相看了一眼:“也就是说,王策每三日在三线战场,出动百万炮灰军,三十万主力。”
“以王策的头脑和军事素养,不会不知道,此战至少要打上半年。”
律帝安静的倾听,不太懂得军事的他,暂时不太明白这其中蕴藏着什么东西。
北陆侯心情沉重,低声道:“陛下,每三日王策就能出动如此规模的战灵军。莫说持续半年,就是三个月,那会是多么庞大的数目?”
“主力战灵军的数目不好判断,但是,炮灰军,恐怕……”轻松的,从数据就能推测,王策的炮灰军团至少能达到多么恐怖的一个数字。
绝对不会少于三千万的炮灰军团。
一句“我同意集中兵力”的话,涌在喉咙,差一点就被武侯说了出来。
分散兵力,会有好有坏,坏处就在于得到了战场主动权,陷入被动。道理很简单,你大律分散兵力,引诱我王策分散兵力,难道我就一定要应战?
当然不。王策大可潜入大律,玩一招漂亮的敌后作战。可王策如果空投三千万炮灰军团,在大律境内大肆攻伐破坏……武侯鼻尖凝出一滴汗珠,竟然脸色有些乌青。
帝王三宝,是很奇妙的宝物。没人知晓是怎么诞生的,更像是天地间自动生成的。
帝王三宝,汲取的,仰赖的,是本土的天地人三气。在本土,是最强大的,一旦去了境外,那就会衰弱。其中的九五袍和真龙玺,以至会得到效用。
唯一能在境外效用不变的,只有代表杀伐战争的天子剑。
古往今来的人皇,绝对不会轻易离开本土。以史为鉴,十代人皇中一个最短命的,就是自大的离开了本土,结果被超过二十名武帝闻风而来,联袂一并干掉了。
五千年历史上,九成九的无上武帝,都是寿归正寝。但绝对不是没有惨遭横死的先例,寂灭就是一个典型。
人皇的无敌,一半是靠无上境修为,一半是靠帝王三宝。只需不是过度膨胀,人皇是不会轻易冒险离开本土的。
其实,前线大本营的位置,设立在大律边境,靠近战场方向。就相当一个中转站,方便律帝,不必离开本土。
有流枭等武帝的随行保护,律帝亲临前线,仍然显得太冒险了。
为何而来,北陆侯和武侯都心知肚明。进入营帐前,互相看了一眼,已懂相互意思。
陛下甘冒大险亲临前线,就是为了终结争论,他们实在不该,也没必要在战略分歧上再争论了。
进入营帐,武侯想透彻了,上前欠身行礼:“微臣大胆,请陛下任臣下为副帅。”
任命他为副帅,也就等于是武侯自动退让了,承认了北陆侯的战略,把主帅之位拱手让给北陆侯。
律帝神色不动,深厚的目光扫视武侯和北陆侯:“决定了?”
北陆侯没吱声,武侯慢慢道:“是的,微臣有些自以为是了。分兵,仍旧是一个针对战灵军的好战略。但是……”他一顿道:“不切实际。”
退休太多年了,太久没上战场了?武侯在心里叹口气,亲临前线,根据战事和情报,他已判断出来,他的战略没错,但稍微显得不切实际了。
“分兵,是一个好战略。”北陆侯很公允。
分兵,集中兵力,都是特地针对战灵军的最好办法。很可惜,他们的对手不是普通人,而是一个具备出色军事才华,并且满身心眼的王策。
如果王策敢分兵,此战必败。以至有被斩首的可能。
很可惜,武侯一旦来了前线,听取了许多,也就基本知晓,王策八成不会分兵。
从十日前,王策策动发起三线战略反击,表明绝不会陷入被动防御,武侯就动摇了。他的分兵战略,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大律是进攻方。
进攻,就意味主动权。攻入北策府境内,大律军分成数十股袭扰,就由不得王策不分兵了。
一旦攻守换位,换成王策进攻,王策除非脑残,不然,绝对不会分兵,而是间接动员几百万大军推入大律境内。那就不是大律愿不愿会战,而是必须要被动会战。
武侯的策略,是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才能达成的。就目前的战场态势,这些条件不太可能实现。
律帝不置可否:“北陆侯?”
北陆侯沉默半晌,忽然道:“陛下,臣想知道,陛下对于这一战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律帝扣指,慢慢喝茶,沉吟道:“锦营有一个发觉,王策修为越高,战灵军就越多。锦营怀疑,这里边,大概有一些关联。”
“无论能否,王策必须要死。”
北陆侯欠身,温和道:“若然只是要王策死,此战则意义不大。”
律帝细心斟酌,其实,杀了王策,那就处理了一半的要挟。一统之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就去掉了。
不过,想杀王策,真有这么容易?流龙城没自信,王策也许会潜入大律,但绝对不会被他逮着行迹。他相信,和他明争暗斗十多年的王策有这个本事。
十余年前,因不死鸟引发的乱世。那时,人们是不喜欢人皇。
时日推展,从不喜欢,变成抗拒人皇。当发觉人皇真的出现,并且真的在谋求一统天下,这种会让所有武者无处藏身的事,很自然的让许多人有了对抗人皇的潜在心理。
能抗衡,敢于抗衡人皇的人和势力基本没有。直到王策和北唐连续蹦跶出来,一个凭诸子心相和琉璃境修为,一个凭南北之战后的东洲霸权。
两面抗衡人皇的旗帜,让那些人释放心理,变成了主动对抗人皇。
以王策的嘴皮子,律帝不怀疑,王策能说服那些不喜欢人皇的家伙。
眼下的局势,就是,王策基本不可能进入大律境内。
而他流龙城,也不会轻率冒险离开本土去格杀王策。流枭伏杀王策失败,已经说明了问题。
派遣武帝围杀王策,是一个最间接有效的省事办法。却一样蕴藏巨大的风险。
王策身边云集多名武帝,就算大律好到爆炸,侥幸干掉王策。大律也不会剩下几个武帝了。而普天之下,不是只有大律这一个人皇国家。
间接动用高端武力拼杀,那就纯属两虎相争,杀敌一千自伤八百,谁都没好果子。
其实,真要干掉王策,也值得。问题是,连流龙城也不相信,派武帝围杀就能做掉王策。
诸子心相,琉璃武宗,王策打不过,跑路是没问题的。何况,还有一个**天子,流枭遭遇的一个神秘无上武帝。还是那句话,打不过,逃走是没问题的。
没有三个无上武帝,是不太可能拦截围杀一个无上武帝的。
考虑当年王策为了十七名部下,就心狠手辣的公然刺杀他。流龙城绝对相信,一旦干不掉王策,王策会无所不用其极的展开报复。
结论很明显。
派高端武力围杀,基本没希望杀死王策。而杀不死,大律就一定会承受恐怖的复仇。
派武帝出马,那是最后的办法。不到迫不得已,不能轻易动用。没办法,王策不知不觉已经进入武力最顶尖的那个行列了,势力也是最顶尖的。
流龙城徐徐吐了口气,摇头否决:“杀死王策,是目标之一。能达成最好,不能达成……只需今次击败战灵军,他迟早是死路一条。”
光是基本一统北洲,就为大律带来了十一名武帝。
此战若胜,王策将无法阻止大律一统之路,大律将会顺利入侵东洲。一旦攻入东洲,天下就有一半进入口袋了。
一路占领,一路征召武帝。你能想象,大律的实力膨胀得多快。总结起来,就是“一步慢步步慢”。王策一旦错过今次,往后除非成为武神,不然,迟早死路一条,藏都没处藏。
“王策是北唐皇储。”武侯忽然插嘴:“北策府和北唐若然合在一起……”无疑,王策是北唐和北策府的纽带。
王策没有合并北唐和北策府的意思,但架不住外人会这么联想。唐帝利用王策声势,误导外人的意思,也就那么几个人知晓。
北唐和平吞下东宁,横扫中部,已是一统半个东洲了。雄心勃勃的大肆扩军,哪怕没有王策和战灵军,如无不测,三年内多半能一统东洲。
说白了,大律和北唐,现在是东风和西风的关系。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反过来。
大律不敢等,不敢拖。拖个三年,最有希望一统天下的,就不是大律,而是北唐了。
此战,是最严峻的一统之战。不是北唐,就是大律,谁在保留元气的前提下战胜,谁就能势如破竹的成为九洲至尊。
律帝细心斟酌,慢慢的说:“重点是王策,重点,愈加是天下。是北唐,是我大律,谁能一统天下,就在此一举。”
“此乃……”律帝慢慢道:“倾国之战!”
“今次,是大律倾国之战。”
王策也在阐述,悄然的一笑:“重点,不是我,而是天下。我不想承认,但必须承认,流龙城是一个极有气魄的皇帝。”
“明眼人都能看出,北策府和北唐是唇寒齿亡的关系。北策府倘若顶不住大律攻势,北唐则覆灭。倘若顶住,北唐则成为唯一能与大律争霸的国家。”
“若击败大律,北唐将会一统天下。”
大本营堂上,包括海棠妹子和滕沫,很多人都听出来了。王策不光是在向部下描述战局,也是在给北唐派来的纪藏等人当政委,做思想工作。
不是为北唐而战,北唐的增援大军,能发挥多少战斗力,真不好说。王策的思想工作是很有必要的,至少也要指出,此战对北唐的意义是多么严峻。
王策耐人寻味的目光,徐徐扫过燕自愁颜鼎等人:“做不好的,就滚蛋。”
纪藏等来自安原府和北疆府的将领,无不脸色涨红乌青。
“原谅我,就是这么间接。”王策轻蔑的冷笑:“不服气,就滚蛋。”
王策上辈子不是政委,也没耐心搞太细致的思想工作,冷冷道:“大律终止其他军事行动,北唐也终止所有军事行动,专注派遣一百二十万大军增援。”
“为什么要这么做,你们自己有脑袋,自己想。”
没心情和纪藏等人多说,王策转脸,指导很大的沙盘:“大律已出动五百多万大军加入战场,分为三线。此外,半年前,大律从南方挑选,抽调三百万仆从军。”
“这三百万仆从军,分别驻扎在东南和西南的五千里外。其中一百万已是北上参战,其他二百万正在北上。”
“大律本土军,约为四百万。其中二百万已参战,约有八十万到五十万之间的本土军坐镇中部和南部。本土,仅剩一百余万。”
颜鼎,燕自愁,钟云寂,管缙云,裴语琳,等来自北唐的高级将领。
滕沫,韩邑等本土将领。郭少潜,卓昊少数几名已对北策府诞生几分凝结力的前北唐将领。所有人收敛心神,细心倾听。
王策指指沙盘:“也就是说,大律的纸面上的兵力基本一目了然。”一顿:“袁川,你说。”
“根据作战部和锦衣卫的联袂估算,六百万仆从军,已差不多是极限了。”袁川神色并不轻松:“如无不测,大律不太可能再从南方抽调仆从军。”
王策点头,补充:“有经济,也有政治上的原因,都会迫使大律无法再抽调仆从军。”政治上的原因不必说,经济上,哪怕大律是吸北洲的鲜血来发动战争,也不可能无限度。
所以,大律在战争迸发之前,和当时,分为两次,抽调仆从军北上,实在是一个非常非常聪明的做法。
否则,若在战争迸发一段时间后,再来抽调,一来是地域太大,赶不及,二来也是很容易引起中部和南部的不稳定。
是律帝的手笔?北陆侯,武侯?王策不敢大意。
颜鼎表示了一下,站起来说:“策帅,都说大律能动员本土八百万大军……”
袁川注释:“过去三十年来,大律军有三百万服役过的老兵退役。上一次大律军扩编,已重新招募了其中较为年轻的八十万,和新兵混编为十二个军团。”
“其中,一部分年纪已超过五十岁。我等估算,认为大律接下来能重新动员募集的老兵,大约为百万。按大律军的习惯,会和新兵一比一的混编。”
众人倒抽一口凉气,那岂不是说大律本土军能达到六百万?
王策神色不变,从大律的许多消息,锦衣卫和作战部推算,认为大律真的能动员八百万大军。不过,那会超过极限,和北唐小心翼翼把本土军控制在二百五十万以内是同样的道理。
王策扣指,惊醒众多震骇的高级将领,冷峻的目光环顾:“诸位,我们目前面临的,是五百多万大律军。”
“未来,当剩下二百万仆从军抵达,这个数字会达到七百万。倘若,大律动员本土军,则将会逼近千万。”
众将的气都喘不过来了。不是说笑的,是真正的一千万,是能投入战场的数目。
往上数五千年,这是从未有过的规模。
王策眯眼,清澈的笑了笑:“没错,我们很可能会遭遇古往今来,参战人数最多的一次大决战。”
“诸位必须明了,并且必须谨记。我的策略是……”
王策从牙关中吐出石破天惊的两个字:“进攻!”
所有人都身不由己的战栗起来,也许是恐惧,也许是兴奋!
!@#
字电子免费下载)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