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大洋无弹窗 正文 第九卷 世界大战 第十五章 澳洲沦陷
有一个词叫“大国沙文主义”,一般来说这个词是形容侵略成性的俄罗斯人的,中国本来还不到那种程度,但林婉芸政府收拢权力,开始中央集权,为了稳固地位和争取民望,对外进行侵略扩张是必然的事。明帝国时代,帝国政府想的一直是收复东三省,完成国家统一,明日战争结束后,东北顺利回归大明,而林婉芸也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顶点。那时候的她,还没有显露野心,等到策划夺取远东和尼布楚,林婉芸或许想的也只是收复两百年前的故土,但“十年战略”的新鲜出炉,终究让她的野心彻底暴露在阳光下。
每个人都有野心,只是大多数人平平凡凡,有野心没能力,有能力没有施展的舞台,都是无用的。林婉芸有野心,有能力,而且有了满足野心的舞台,不得不说,天时地利人和,她一个不漏地都占全了。
是早有预谋,还是时势造就?除了林婉芸自己,谁也说不清楚,她能带着中国走向何方,更是一个未知数。
我已经说了太多的废话,作为一个历史的记录者,我从不喜欢假设,因为历史就是历史,但我可以换一个角度诠释,至于历史能不能真正改变,我不知道,至于最后的结局如何,我亦不知晓——算是天机不可泄露吧,一个民族具备了侵略性,并有了侵略的资本,以前我们温和的同胞非常鄙夷俄罗斯人的侵略成性、美国人的霸权主义、东南亚诸国的流氓无耻,但是,当中国完成崛起,走向必然会踏上的路,又能如何?
好了,不说了,镜头转向澳大利亚。
上回说到日军登陆澳洲北领地达尔文,英澳联军退守城内,澳大利亚不是英国本土,英军主力全在欧洲,在亚洲的势力范围主要是印度,所以主力又在印度,为了维持印度的稳定,虽然中国是盟国(英国对中国肯定有防备之心),但还是要保留一定数量的军队,毕竟印度最近越来越有独立的倾向,虽然温驯异常兼懒惰成性的印度人没有掀起大的暴乱,但圣雄甘地在一战后发出的口号“不合作运动”,确实给印度的英国人带来了极大不便。而澳大利亚是一个非常脆弱的国家,独立时间不长,人口稀少,经济基础几乎为零,工业基础倒是在英属殖民时期有了一点底子,但凡一个有点实力的国家都能轻易打下澳洲,这并不是大话。
澳军的战斗力不值一提,而英军主力根本就不可能万里迢迢从欧洲赶到大洋洲,尤其德军正在策划进攻英国本土,日军轻易地击溃了达尔文守军,英军在抵抗失利的情况下撤退,澳军则慢了一步,再加上指挥混乱,被日军趁势包围,迫不得已之下,向日军缴械投降。达尔文是北领地最大最重要的城市,虽然战略意义并不是很大,主要是海军有用,因为达尔文港的吞吐量超过万吨,这是英国人当时建造的。
攻打澳洲的日军由陆军中将畑俊六指挥,这位前世的日本帝国名将盛名之下无虚士,仅仅一个月时间就将英澳联军打得溃不成军,迅速占领了西澳大利亚地区全境——这和澳洲的特殊国情有关,澳洲大陆土地面积七百六十万平方公里,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却只有十分之二三,澳洲又只有可怜的七百万人,就是到日后的二十一世纪,也仅仅两千多万,人口密度如此之低,让日军的推进速度神速且遭遇的抵抗微乎其微。
英澳联军崩溃之后,澳洲联邦政府惊慌不已,现在要想收复失地是不可能了,而英国人又不会在印度不稳定的情况下全力救援澳大利亚,谁都知道印度对于大英帝国的重要性,而澳洲已经独立了,就是没有独立,澳洲可怜的人口,劳动力和市场对英国并不重要,所以实际上澳洲没有救援的对象了。当然,有人想到崛起的中国,但中**队在陆地上的确是一把好手,海上则只是一盘菜,别说来大洋洲,就是在东海溜一圈都得害怕联合舰队会不会过来“兜风”!
美国保持中立,荷属东印度又被联合舰队封锁,澳大利亚已经走投无路,无可奈何之下,澳洲当局在日军打到罗托距离首都墨尔本(后来的首都堪培拉如今还没有开始建造)不远的时候,虽然还有一半国土没有沦陷,依然选择向日本政府投降。这倒是让小鬼子非常意外,但既然好事都自己送上门了,拒绝就是傻瓜,联合舰队又输送了一批部队登陆东澳大利亚地区,在澳军停止抵抗地情况下,接收东澳城市。
畑俊六则带着横扫澳洲的雄师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墨尔本,接受了澳洲总督(英国女王任命,澳大利亚独立后失去实权)和澳洲总理的投降书,双方在墨尔本总督府签署《日澳合并协议》,宣布澳大利亚并入日本,不是殖民地,而是“永远合法的日本领土”。
那一天,是一九四零年五月十一日,德军还没有打到巴黎,中国远征军还没有登陆欧洲,随着澳大利亚沦陷的消息传遍世界,更多的人不是震惊,而是叹息。澳洲的实际情况谁都清楚,日军既然敢放弃远东而南下,必然是做足了充足的准备,战斗力低得可以的澳军数量又不多,怎么抵抗日军如狼似虎地侵略?
紧接着,日本又是在不宣而战地情况下攻打新西兰,联合舰队根本没有费多大力气就登陆了南岛,由于新西兰人口不到两百万,澳洲沦陷以后,愿意抵抗的人少之又少,也就是说,抵抗意志非常微弱。于是,日军在亚洲复制了德军在欧洲横扫天下的传奇,仅仅三天时间,新西兰政府迫于日本当局施加的外交压力,在首都惠灵顿还没有沦陷的情况下,宣布无条件投降。
随之,畑俊六登上北岛,在惠灵顿和新西兰总督、总理签署《日新合并协议》,同样将新西兰并入日本本土。再然后,日本天皇裕仁下达命令,畑俊六留守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任命为澳洲总督,总揽澳洲军政。
一切就这么完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被轻易拿下,不仅让日本举国振奋,民众欢呼,自明治维新以来积累的荣光和民族自信心达到顶点。东条内阁提出了打通“东南亚通道,彻底掌控澳洲”的军事计划,但这样做必然会触及美国在菲律宾群岛的利益,问题再次摆在日本当权者的面前,到底要不要招惹美国?
日本内阁开了无数次会议,裕仁旁听,但讨论来讨论去,一直讨论了一个月,吵了无数次,却没有超出结果。而这时候中国和苏联在西伯利亚的争夺战达到白热化,铁木辛哥指挥苏军层层布防,并不将着眼点放在中亚,而是北亚,因为斯拉夫人比汉人耐寒,在寒冷的天气下打仗,中**队的战斗力受到了极大影响。
只不过,中**队毕竟背靠本土,距离内地不远,内地生产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前线,仅仅一个月内,大量中国空军的战斗机在北亚上空巡逻。前文说过,中国的战争机器全力运转,爆发出的力量震惊中外,开战九个月以来,中国内地城市的各大兵工厂共计生产了上万辆各式坦克、近两万架飞机以及近十万门各式火炮。
由于日本放弃远东,中**队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到和苏联的全面对决上,毕竟和中国接壤的轴心国成员只有老毛子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