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妻在怀(重生)无弹窗 正文 第14章 十四根辣白菜
小厨房熬的鸡汤味道颇好,色白如**,香而不腻,宋思齐一勺一勺喝完了,放下碗勺,抬头看百里明砚碗里也空了,问他:“还要吗?”“不了。”
百里明砚拿着丫头递来的湿帕擦了嘴,而后记起来他专程来宋家这一趟的原因,说道:“我从永言那儿听说了中午公主府发生的事情,想着你心中定是难过不已,便过来看看,果然见你躲在床上哭。”
宋思齐本是想偷偷哭一场不让人知道,被百里明砚撞见已经够丢脸了,这会儿还要听他再提起,于是拼命抵赖:“我才没哭,谁哭了?”
“你的眼睛可骗不了人,都给哭肿了,还不承认。”他看着都觉心疼,若不是以他们现今的关系,他不好随意碰她,他定是要帮她揉一揉的。
听了他的话,宋思齐一惊,忙催春卷:“你快去把镜子拿来。”
“哎。”
须臾,春卷从房里拿出来一面铜镜:“姑娘,给。”
她接过手,对着镜子仔仔细细地瞧,果真如百里表哥说的那样,原本水汪汪的一双好看杏眼,这会儿变得又红又肿,似乎还有些严重。
便忍不住着起急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好呢,若是明天还这样儿,让祖母瞧见必然会问我的。”
百里明砚接话:“让人煮几个熟鸡蛋给你敷一敷眼睛,晚上再睡一觉应当没事了。”
“奴婢这去让小厨房煮鸡蛋。”秋蝉机灵,百里明砚话音刚落,她拔腿走了。
“你也莫再哭了,可知道?”他柔声叮嘱。
宋思齐不情不愿地点了头轻轻应了一声:“嗯。”
“还有郡主的那些话,你通通忘了好,等再过两年……”百里明砚忽然靠近过去,看着她低声道,“再过两年我娶你进门,我娘会疼你,我也会对你好。”
一时之间,宋思齐都不知自己该做出各种反应为好,心中既恼他不顾有丫头在便乱说话,又阻挡不了那涌上心头的暖意,最后嗔一句:“你什么时候这么会说话了?”
“这样不好?”
她含羞摇了摇头:“好是好,只是比起以前变得太多了。”仿佛是两个人一样。
“不管变多少,你喜欢好。”
“……”真是没法儿再说下去了。
见宋思齐高兴了,百里明砚也放了心,他瞧一眼外面的天色,时候已经不早,便起身同她道了别。
等他回到家里时,天都黑了,刚回到院子,便有小厮来找他:“下午您刚走,姑奶奶带着表少爷表姑娘到了,这会儿正在上房准备吃饭,差少爷您一个了。”
“哪个姑奶奶?”
“正是平州的那个。”
经小厮这么一提醒,百里明砚倒是记了起来,这位姑奶奶是父亲的庶妹,他是该喊她姑姑的,当年出嫁后,姑父调往平州任职,她自也随着去了。
前一阵子姑父重病去世,朝廷也已派了人前去交接,姑姑在平州无依无靠,身下只有一子一女,儿子还小不过八岁,尚不能支撑门户,便想回京投奔娘家。
百里明砚换了身衣裳后,便去了上房。
屋子里一群人坐着说着话,他进去后先去见了爹娘,随后便见他娘身旁坐着的素衣妇人笑着看向自己:“这是砚儿吧,都这么大了。”
平州与京城离得远,这位姑奶奶去了平州后只有早几年回来过一次,其余时候与娘家只有书信来往,因而不认得百里明砚实属正常。
只百里明砚上辈子都见过这些人,这会儿自也认得出,便喊了声:“姑姑。”
“好孩子,今年十七了吧,还未成亲,那应是定下哪家的姑娘了?”
百里夫人沈氏道:“定的是宋国公府三房的姑娘,那孩子母亲正是晋懿郡主,我与郡主交好,早些年便将两个孩子的亲事定下了。”
“宋国公府,那挺好的。”
之后百里明砚又见了表弟表妹,表弟陈瑞长得虎头虎脑,机灵活泼,说起话来极讨喜,表妹陈瑜倒是个安静性子,除了叫人以外,都不怎么说话,只因她是个庶出,论起血缘来,她与百里家一点儿关系都没有的。
一起吃了晚饭,气氛还算融洽,沈氏早已让人收拾出了一处院子,用完饭后,便让人领着他们过去:“院子先前便收拾好了,干干净净的,你们先住下,觉得哪里不习惯跟下人们说。”
“谢谢嫂子。”尔后三人便走了。
百里明砚见没什么事了,别过爹娘也要走,却被沈氏拉住,她问道:“你今儿可是去了宋家?”
“嗯。”
“去见了齐儿?”
他也没想着隐瞒,直接承认:“嗯。”
沈氏细眉一挑,脸上露出笑意:“终于开窍了你。”接着不忘提醒,“也别老是往小姑娘闺房里跑,你一个男人不怕被说闲话,齐儿可跟你不一样,你们现在还没成亲呢。”
“知道了,娘。”
儿子已经十七,沈氏担心他等不及:“你再耐心等两年便是,等齐儿及笄,一切都好了。”
还有两年,百里明砚不禁心烦,自他回来不过才一两个月,他只觉得已经过去了一两年,孤身一人的日子实在难熬,真让他再等两年,岂不是要他的命?
怀着满心的烦闷从上房出来,行至一拐角处,却险些撞上了一人,幸亏他及时收住了脚。
对面的人轻呼一声,还是个姑娘,他只当是府上哪个丫头,冷冷问道:“这么晚了,还在这儿做什么?”
久久才听到一声回答:“表……表哥,是我。”
声音娇娇细细,好似带着害怕与羞涩。
能喊他表哥的也只有今日来的那位表妹了,想着许是有什么事情,便询问:“可是有事?”
陈瑜手里提着灯笼照过来,解释:“我的一枚玉佩丢了,刚刚吃饭的时候还有的,去了房间休息时便找不到了,想着可能是丢在了去院子的路上,便过来找一找。”
“这么晚了,便是打着灯笼也没有多少光亮,倒不如等明天,白日里也好找些。”
只刚说完,听见陈瑜哭了起来:“那……那玉佩是爹给我的,自爹去世后,我每夜都戴着它入睡,如今没了,我找不到它便不安心。”
她抽泣着,微弱光亮中稍显得瘦弱的身体轻轻颤抖,让人不由得心生怜。
百里明砚却不为所动,他皱了眉道:“既然这样,我去同娘说一声,让下人们帮你找。”
这次陈瑜倒是很快拒绝了,真让下人都来帮她找一个玉佩,还不得将人都得罪光了:“不用了表哥,我带了两个丫头替我找着,她们许是已经找到了呢。”
正说着,百里明砚瞧见不远处又有两个黑影走了过来,手上都提着灯笼,待人走近,其中一个欢喜道:“姑娘,玉佩找到了!”
张开手,一只圆形玉佩便出现在掌心,陈瑜高兴地拿回手里,瞧了又瞧,确认没有哪里被摔坏后,攥紧在手心里,继而又与百里明砚说话:“已经找到了,不麻烦舅母了,这么晚还打扰表哥,真是不好意思。”
“无事。”
“那我便先回去了。”
等几人一走,百里明砚才记起来之前似是也有过这么一回事,只不过因时间过去太久,他没立即想起。
那时候陈瑜也是出来找玉佩,说了同样可怜的话,他要让下人帮她找时,又推说不必了,最后玉佩自亦是被丫头找了回来。
这会儿再经历一次,倒是觉得很多地方有问题,先说那玉佩,上面还系着红绳,一看便知是挂在脖子上的,哪那么容易丢,再者,刚刚虽是光线不大好,也瞧得出玉佩质地不是很好,姑父送女儿玉佩,不可能送这种。
故而,陈瑜的那番话,十有八/九是假的。(83中文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