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妻在怀(重生)无弹窗 正文 第31章 三十一勺鲫鱼汤
十七岁的少年郎,血气方刚,故而摸着肚兜儿流起鼻血才不是什么丢人的事。百里明砚为自己找好借口,静心平息了会儿,鼻血终于止住,方叫人送进来一盆清水,他将脸浸入水中,借以散去脸上的热度。
只最后,脸上是恢复了正常,心里却仍是在遐想,那股兴奋地念头止也止不住。
手心里还残留着肚兜儿滑腻柔软的触感,不禁想到,这层薄薄的衣料他曾经不知摸过多少次,但比起这个,他更喜欢布料底下的那两团……
百里明砚坐在那儿,思绪翩飞,脑中已经勾勒出了那两团的模样,可惜,现在却是摸不到了,既然如此,也只能退一步,拿肚兜儿来凑数,总比什么都摸不到得好。
他纠结了小半天,终是没忍住再次将手伸进了包袱……
“少爷。”
房门外一声轻唤终止了百里明砚的动作,他收回手淡淡问道:“何事?”
小厮回答:“该去夫人那儿吃饭了。”
“知道了。”他应道。
原本到家时时候便已不早,他本打算回房换身衣服过去爹娘那边用饭,却不想会被一件肚兜儿勾得迷了神智,以致磨蹭到了这会儿。
又想起自己刚刚做的一些事,不由得俊脸一热,私自偷摸小姑娘的肚兜儿,这种见不得人的事怎该是君子所为,可他不但做了,还仿佛上了瘾。
晃了晃脑袋,百里明砚推开房门出去。
这个下午,他过得都不是太好,只要回到屋子里,他忍不住往包袱上瞧,他已经重新将其打上结,是为了遮住那肚兜,但显然,效果不佳。
待到天黑,他长长叹口气,终是放弃了挣扎,从包袱里取了那肚兜儿出来,动作轻柔地将其放在了枕边。
帕子丢了,拿这个来替代,他以此为借口。
夜里便是面朝着肚兜儿睡下,百里明砚将它当作宋思齐,睡得格外地香沉,以至于一觉睡到第二日早上醒来,才发现亵裤湿了。
他梦遗了。
不是梦遗嘛,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个年纪的少年,毕竟血气方刚不是?
……
宋思齐也是回到家准备沐浴时才记起来自己忘了将包袱拿回来,她左手握住右手,看到包袱是在百里明砚房间里,还好好地打着结时,放了心,打算以后再要回来。
沐完浴,去寿春堂吃午饭,因是端午,厨房里准备了各式菜肴,当然,其中少不了最重要的粽子,一年里,也包这一回,于是什么馅儿的都有,蜜饯的,肉的,蛋黄的,还有红豆的。
宋思齐吃甜,吃了一个蜜饯粽,里面连放了两颗蜜饯,又大又甜,一口下去,咬掉半个蜜饯,直吃得她心满意足。
一家人热热闹闹聚在一块儿吃了顿午饭,宋思齐她下午还要去郡主府,便先辞了老夫人,不想宋思宁也跟着她出来了。
“我有事要与你说。”从寿春堂里出来,宋思宁赶上她开口。
宋思齐猜到许是要说落水的事,便主动道:“可是上午你撞我的事?百里表哥说看见你脚崴了一下,方撞了过来,你也不是故意的,我不怪你。”
见她如此相信自己,宋思宁也不知自己是不是该觉得高兴,不过她也确实不是故意的,她虽不喜欢宋思齐,但还不至于想害她。
她记得当时的情况是,宋思齐在前面走着,自己跟在后头,之间差了两步的距离,而后她忽然踩到了什么东西,脚一滑身子往前倾倒,方撞上了宋思齐,所以并不是像百里明砚说的那般是她脚崴了。
至于到底踩着了什么,她张开手:“我是因为踩到了这东西,才摔倒的,从而连累了你,不是崴了脚。”
手心里放着的是一颗白色珠子,正是害得宋思齐落水的罪魁祸首。
将珠子给了宋思齐后,宋思宁便走了,她跟过来只是为了解释清楚摔倒的原因,至于这珠子是谁的,是不小心掉了还是故意扔在踏板上,她可不管。
“也不知是谁掉的?”宋思齐敛眉疑惑。
其实本是件小事,只她总觉得哪里不对,甚至在坐上去郡主府的马车以后,仍是在想这件事,并非她疑神疑鬼心思重,着实是太过巧合了。
那踏板只有在靠岸的时候才会用到,偏偏掉了颗珠子在上面,而且还是最普通的那种白色珠子,看不清容易踩上去不说,她想找出主人是谁都很困难。
但当时游舫上也那几个人,一一问问好了,若真是谁不小心掉的,也算自己倒霉。
到了郡主府,宋思齐下了马车由人带到晋懿郡主那儿,进了屋子坐到母亲对面,她问:“娘吃过了吗?”
“嗯,刚从你外祖母那儿吃完回来。”
“娘吃了粽子吧。”
“吃了,你呢,还是吃的蜜饯馅儿的?”
她点头。
郡主又道:“宫里赏了些粽子,里面有一半是是蜜饯的,待会儿走的时候,你带回去。”
“好。”
“听永言他们说你上午落了水?”
宋思齐发觉,比起以往,今天母亲的话意外地有些多,她老实回道:“是,不过已经没事了。”
“没事好,你自己的身体自己也注意着。”
又说了会儿话,宋思齐才带着宫里赏的那些粽子走了,因为想找两个表姐问一问珠子的事,她让车夫去了公主府,最后得到的结果却是珠子并不是她们跟齐永言的。
宋思齐想着当时游舫上还有哪些人,然后发现算上几个倒茶送水的丫头,还有好多人,她不由丧气,只又不想放弃。
从公主府离开回到国公府,进了自己院子后,春卷看见夏草手里拎着的粽子,问了两句,听到是郡主送的还是蜜饯馅儿时,不禁高兴道:“姑娘,郡主还是很在意您的。”
“或许吧。”
见姑娘似是没那么高兴,春卷也有些摸不着头脑,她们几个做奴婢的多少知道姑娘的心思,上回姑娘被郡主训斥难过了许久,所以刚刚看到这粽子,她才想说些好话让姑娘开心,谁料却是这种反应。
宋思齐也不清楚自己这是怎么了,她自是感受到了今日母亲对自己的关心,不是以往那种例行公事般的询问,而是发自内心、真正出于作为母亲关心女儿的一种本能,她能辨别得出来。
这若是放在以前,只怕自己要高兴坏了。
可今日,不知为何,心里面一点儿感觉都没有,甚至在看到母亲腰上系着的是自己送的香囊时,都未曾怎么激动。
她好像已经没那么在意母亲是否关心自己了。
宋思齐也不知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曾经她无数次祈求的事,如今终于等到了,可她却再也体会不了这份欢喜的心情,不过反过来想,不在意了便不会有难过和失望,也算是件好事吧。
她没再想这个,而是让春卷拿了纸跟笔过来,坐到书案前写起了信。
信是写给百里明砚的,还是为了落水的事,她定是要弄清楚珠子到底是谁丢的,否则会一直惦记着,之所以想写信,纯是心血来潮,原本她可以直接让大哥带话给他,但还是决定换种方式。
这是她头一回写信给他,莫名地紧张,每下一笔都要思量许久,写错一个字换纸重来,明明只是说一件简单的事情,她却磨蹭了好一会儿才写完,最后将纸装入信封,再装进去那颗珠子,让春卷拿到门房那边叫人送到百里家。
当第二日下人将这封从宋国公府送来的信交至百里明砚手中时,他心头一跳,打开来一看果然是她写给自己的,不由扬起嘴角,竟是学会主动给自己写信了。
高兴归高兴,他还是认真看起了信上的内容,只越往下看他脸色越发冷凝,当读至最后一句话时,又忽地笑出声来。
“我包袱还在你那儿,你让人送到国公府来也好或是扔掉也好,随便你。”
真是一心记着她那个包袱。
而百里明砚自是不可能将少了一样东西的包袱送到国公府去,他选择将它扔掉。
从信封里倒出那颗白色珠子,果真是再寻常不过,不论男女,有这种珠子的人一抓一大把,但范围缩小到一条小小的游舫,只要有心去找,也不是什么难事。
找齐昨日游舫上的船夫还有伺候的下人,问了问,都说没有丢珠子,百里明砚也没怀疑,他们这些人是最后上岸的,在此之前,都没有走上过踏板。
那珠子的主人只可能是在宋思齐之前便上了岸的人,宋家、齐家三兄妹,还有陈瑜。
而这里面,除了陈瑜,其他人都说了不曾丢珠子,虽不能因此完全肯定珠子是她的,但十之八/九是了。
那她到底是不小心还是故意的,只有她自己知道了。(83中文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