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一儒生无弹窗 正文 第二十三章 攻城
感谢铁猪、山中有t两位同学的打赏。山中有t同学成为本书第一个执事,感动中!******
彼此又再唇枪舌剑一番,自是再次上演了劝降与拒绝的套路。
其实这时萧公敬与药罗葛仁美都是心知肚明的,敦煌国不可能投降,会不会屠城这一暂且不,就算不屠城,这时的回鹘还是实行奴隶制的,敦煌军民虽然也让苛捐杂税给压得有喘不过气来,但至少还是自由人,而且在缴完税粮之后还能过活,这要是投降了回鹘做奴隶……谁又甘心成为别人的玩物?
之所以药罗葛仁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实际上是来一场心理战,诸如:“投降便放尔等一条生路,否则破城后便鸡犬不留”云云,但这一套对萧公敬尤其是这时已派出两支部队偷偷潜入甘州做好“煽风火”的准备的萧公敬毫无用处。
于是双方不到一块去,药罗葛仁美只假惺惺的道了声“保重”,便径自拍马而去。
药罗葛仁美这是打就打,一刻时间也没有浪费。
他的马匹才刚刚消失在尘土中,就只见一支响箭带着呼啸声身往空中……响箭,顾名思义就是会响的箭。它制作其实很简单,就是在箭头绑着一个竹哨,当箭高速射出时空气冲压着竹哨就会发出刺耳的响声。
响箭的作用就不用多了,那就是部队通讯用的……咱们近现代战争常用信号弹,而这时火药还处在较为原始的阶段,确切的还只有汉人在利用火药做爆竹或是烟花之类的,军事上应用还十分有限,所以响箭这玩意在古代的军事上用得还是相当普遍的。比如指示敌情、比如示警。
其缺就是当两支部队交战正酣时,战场声音十分嘈杂,所以往往听不见响箭的号令,亦是在夜里很难分辩响箭所指的方向,亦或是敌我发的响箭啸声都一样,指挥起来会出现各种混乱甚至乌龙。所以响箭常常需要火光或是锣、鼓等配合。
这会儿当然不存在这些问题,响箭啸声一起回鹘骑兵当即就动了起来。
当然,回鹘骑兵这种动并不是朝我军发起冲锋……骑兵朝城池发起冲锋,或许只有在电视、电影里才能看得到。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秦风从梁宿那了解到以骑兵攻城的例子还真有。
这主要是由于游牧民族习惯于用骑兵发起进攻造成的,游牧民族在他们自己部落之间的战争,往往就是骑兵往敌人的帐逢区一冲……这便是攻城了,这样的“城”骑兵还真能攻得进去。
但这些骑兵在对付汉人这样足有五丈高的城池就是毫无办法了,但有些骑兵就不信这个邪,偶尔还是会尝试进攻,方法就是以骑兵的高机动性绕着城墙飞驰,一边飞驰一边朝城头射箭,以此掩护另一部份骑兵下马借助简单的攀城工具攻城。
这样的攻城方法就不稍多了,饶是那些骑兵骑术了得,但城上的守军却是居高临下而且还有女墙防护,再者汉人军士还普遍装备弩……弩这玩意虽是填装速度慢,但却可长时间瞄准及远射程的好处,这便在极大程度上弥补了汉人箭术上的不足。
回鹘骑兵在进攻甘州时就曾经这么做过,所以在面对张承奉时才会有两败一胜。
吸取了之前的教训,这时的药罗葛仁美自然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所以这些骑兵其实是让路的……把攻城的空间让给其后跟上来的汉人步兵。
首先响起的是一声紧过一声的战鼔。
“咚,咚,咚……”
鼓声不急不缓、不瘟不火,每一声都像是敲在人心底一样让人感到一阵莫名的慌乱,同时响起的还有整齐的脚步声,一阵风吹过,就隐隐露出沙尘中高耸入天的各种攻城器具。
这冷兵器战场上肃杀的气氛便是让当过兵的秦风也是有些紧张。
“大人!”身旁的梁宿劝道:“大人还是到城内避上一避吧!”
秦风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这并不是他奋不顾身,而是他很清楚:往后自己碰到这种场面甚至自己投身其中成为一员的机会很多,一味的躲避是没有用的,真正要想让自己在这个时空活得久一,那就只有一个选择……在最短的时间里学习并适应这时空里的一切,尤其是战争。
现在,正是他学习的好机会,他当然不会也不应该轻易放过。
这又让梁宿颇感意外,在他的印像里,文官就算要指挥打仗也大多“稳坐军中帐、专捉飞来将”,甚至是“决胜于千里之外”。至多也只是到一线鼓舞下军士的士气,像秦风这样身为文人却站在城墙上且眼里不仅没有恐惧反而是充满期待的面对战场的……梁宿从军七、八年就只见秦风一个。
随后梁宿就笑了笑,暗道,这秦风照想是个没见过场面的书呆子,此时不过是图新鲜,呆会儿只要一见红,只怕就……
正想着突然天空传来一阵破空声,正在梁宿暗道不好的时候,却猛地被一股大力扑倒在地。
接着便是“轰”的一声,一块巨石在两人适才站立的不远处炸了开来,霎时碎石便四处飞射,只打得周围十余名军士一片惨呼,唯独秦风和梁宿两人安然无恙。
这时梁宿才惊觉适才却是秦风救了自己,不由暗道惭愧:还是保护副使大人周全呢,反倒要副使大人保护了。
其实秦风也没想这样,当兵时练过根据炮弹的呼啸声判断落并及时做出规避动作,适才危机时想也没想就如条件反射般的做出了动作,事后想起来……这要是让梁宿识破自己不是个文人那就不太妙了。
不过好在梁宿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他还道秦风只不过是碰巧或是反应稍快而已。
当秦风再次站起来的时候,就看到周围已是一片狼籍,一名军士整条腿都被砸断了,只连着一皮挂在身上,嘴里自是发出阵阵惨呼;另一名军士整张脸都被碎石炸得血肉横糊,甚至还可以看到眼珠从捂着脸的手间掉了出来;还有一名军士整个脑袋都让石头给砸扁了,白的红的染得盔甲到处都是,惨状让人不忍直视。
看到这一幕秦风差就当场吐了出来。这还是他头一回身在真实的战场,头一回闻到那令人作呕的血腥味、听到撕心裂肺的惨叫声……虽然他在很久以前就想像过这一幕,但从来就没想过竟然会是在冷兵器战场上看到的。
一颗颗巨石接二连三的从空中砸了过来,每一颗巨石砸在城墙上的时候都会发出一声沉闷的撞击以及一阵震荡。
这就是古代的炮火准备了,秦风暗想,只不过这密度和准头比起现代的炮火准备还要差上许多,所以即便是其威力不,但想要在城墙上轰开一个口子或是给守城军队造成大量的伤亡却是不易。
大约一刻钟后,“炮火准备”就结束了……它也必须结束,原因就像秦风之前判断的那样,没有多大的准头,有许多石头甚至都砸在城墙外两、三百步之外。
于是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如果再不结束这种“轰炸”的话,那么这些石头就很有可能会砸中正不断往城墙进逼的自己人。
其实这问题在现代战争中也有,秦风不自觉的就把古今战争进行对比……只是现代战争却可以用炮火进行延伸掩护部队进攻,而古代的投石车却很难做到这一。
接着鼓声骤然变得急促起来,只听回鹘汉军一声呐喊,成千上万的士兵就簇拥着攻城器械朝城墙扑来。
位于城墙上的萧公敬赶忙高叫:“弓弩手准备,放!”
霎时那箭矢就像雨般的直奔城下的敌军而去,回鹘汉军军内便发出一片惨叫声及箭矢射中木盾时的“夺夺”之声。
但回鹘汉军的攻势仅仅只是一滞,不一会儿就在盾牌及攻城器具的掩护下继续逼进城墙,甚至还有许多人射箭还击。
三轮箭雨过后,回鹘汉军就来到城墙脚下,于是惨烈的攻城肉搏战就此展开了。
这场面虽是血腥,但秦风却是大开眼界。
原来现实的攻城战完全不是电影、电视拍的那样成群结队的人抬着木梯往城墙上爬或是没有任何防护的抬着一根圆木往城门上撞……秦风每每在电视里看到这样的情节的时候都会在想,这不是找死吗?那梯子只需要两根衣衩那么一也就翻了,那撞城门的只要一阵乱箭下去就死绝了。这样的攻城无异于将自己的性命毫无意义的摆在敌人面前做靶子,除非敌人箭射完了或是城内的守军都饿死了,否则如何能取胜?!
这时亲眼见到一场攻城战,秦风才确定自己想的没错,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回鹘骑军不是轻易就能学得会的。
秦风想的当然是正确的,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且这数千年可以从头到尾都伴随着攻城、守城。于是攻城、守城战术发展了几千年后到了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攻城重装备甚至这些重装备都成体系的互相掩护、互相配合了。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