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公为王无弹窗 正文 第三百四十章 快嘴鱼的幸福生活
!故事总是由人来编的,说书人所要做的,只是在某日某时某地,选出一个值得传唱的故事说与一众听者,以此讨些小钱应付生计。
每行每业都有各自的难处,说书这种凭嘴皮子“要饭”的日子格外艰难,快嘴鱼也不例外。若是混的好,也不至于千里迢迢的来到京城里来讨生活。
相比于不计其数的南北漂泊的艺人们,身边还拉扯着一个女儿的快嘴鱼生活不仅艰难,而且危险。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道,他的危险来自于何处是显而易见的,他做好了忍气吞声的准备,也做好了随时卷铺盖跑路的打算。可这些想法在最后都被压在了箱子底下。
说起来,他至今也不知道是自己的那一辈先人的祖坟冒了青烟,自来到南京城这天子脚下,他的日子忽然光明了起来。每日里得到的打赏银钱总是不多不少的卡在一两银子上下。
一两银子对于达官贵人们来说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但对于他这样的穷苦人来说,那就代表着十数日的衣食无忧。
手头渐渐地宽裕让快嘴鱼心情愉悦,但更愉悦的莫过于莫名其妙的得来的保护伞。艺人讨生活的路上难免要给各地的码头上些保护银子,这算是一种隐于黑暗中的规则,只能服从。但快嘴鱼不同,他从未交过一分一厘的保护费,不是他不愿意交,而是没有人愿意收,或者更确切的说,是没有一个人敢收。
一年多前他还在之前那个茶倌说书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两个新出道的地痞闹事,结果三句过场都还没说完便被人给拖了出去,之后,南京城里便再也没见过这两个人。
一开始他还怀疑是掌柜的面子大,但后来通过一番闲谈他才知道,原来根源还是落在他自己的身上。
“诶呦,于大爷您说笑了,小老儿哪有那等本事,还是全仗了您老的帮衬啊。”
“掌柜的,我不过一个说书的,还得借您的保底讨生活,我能帮衬什么?”
“你不知道吗?你可是入了神牛帮牛二爷的法眼了!他可是放下话了,别的地方他管不了,只要在这南京城里,谁要敢与你过不去,就是与他牛二过不去。。。”
神牛帮牛二爷?
这个名字对于快嘴鱼来说陌生的紧,他勉强还算是个老实人,极少接触黑白两路。废了十多天的功夫方才打听明白,原来这神牛帮就是南京城最大的黑帮,而牛二,原来只是一个屁也不是的小混子,只凭了一年的时间便赤手空拳的打下了一个神牛帮,和京中的四大行首都平起做的存在。
牛二是个大人物。
快嘴鱼很快得出了这个结论,可个结论所带来的问题却有些难住了他,牛二为何要罩他?
快嘴鱼很确定自己往上数八辈儿的亲戚,连同村的都算上,就没和姓牛的人打过交道(他老家叫鲤鱼村,全村只有两家姓氏:李、鱼,一场大旱过后村子也就没了。)
想来想去,最后终于隐约的记起,自己刚来京城的时候似乎曾见过一个极为讲规矩的混子带着一个莽莽撞撞的兄弟来讨平安银子,而这个混子的名字似乎叫做牛二?
凭借着一股“我这辈子就是个穷命,好事儿不可能落到我头上来”的迷之自信,某一个夜晚,快嘴鱼把攒下来的银钱打了一个小包,又将家伙事儿收拾了一下,便拉着女儿准备跑路。
结局当然是失败了,窜了三条街不到就被十几个壮汉给拦了下来,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拐弯抹角的将他妇女二人带到了曾经的牛二,如今的牛二爷的面前。
“牛,牛二爷,小的身无长物,也就这些年勉强攒下了二百多两银子,您要想要的话,就,就。。。”
“别不要脸了。你那两个破子儿都是我哥赏你的,不然你个说书的也能攒下这大笔银子?凭个什么?”
“锤子,不得无礼。”牛二一身锦衣大褂,大马金刀的坐在一张大椅上,手里咕噜噜的转着两个铜球:“快嘴鱼对吧?”
“牛,牛爷。”
“给你的钱就是你的,我不会要回来,我丢不起这个人,天底下也没有这个规矩。”牛二看着快嘴鱼,又将目光转向他身旁的女儿,吓得小姑娘将怀中父亲的手抱得更紧,瑟瑟发抖。
“你这女儿说实话,还是有几分姿色的。”
“牛爷!”
“别急,听我说完。”牛二抬手道:“但也只是有那么几分姿色而已,我若想要女人,也不至于非得要你女儿。实话说与你听便是,也省的你瞎琢磨。”
顿了一顿,牛二站起身来,冲着某个方向拱了拱手,随后开口道:“你入了几位大人物的眼,我牛二只是给人家跑腿办事儿的狗,所以你不用担心我,我不会对你不利,反倒会一直罩着你。
以前每天给你补一两银子是不想惊到你。现在既然话都说白了,那就给你涨点儿,五两吧。你也不用顾虑太多,每天给你的银子你就拿着,都是你该得的。你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钱该怎么花就怎么花,你是个知进退的,想来应该不会让我太为难。
我对你的要求,或者说上面那位大人物对你的要求只有一个,待在茶馆里头老实儿的说你的书,只是不能离了这南京城。说白了,这南京城就是关你的笼子。听起来不好听,但南京城这么大,应该也够你活的了。”
“就,就待在这南京城就行了吗?”快嘴鱼小心翼翼的看着牛二,脑袋里嗡嗡的转不过弦来。
“对,不难吧?”牛二笑道:“虽然猜不透那位大人物的意思,不过想来总有用到你的一天,到了那一天你自然就明白了。”
两人的会面到此而止。
大人物到底是谁,牛二一直没有告诉快嘴鱼。只不过在这次谈话之后,快嘴鱼就算是正式的过上了混吃等死的日子。直到半月以前,牛二又见了他一面,递给了他一册薄薄的话本,让他准备准备,到这东直门外不远的茶馆坐堂,提出了第一个要求:“在开张的那一天,把这故事说了,大人物们会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