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高人无弹窗 正文 第七百七十一章 陈年往事
柯望难得硬气了一回,只可惜却没能取得他想要的效果。陈援朝并未动怒,甚至连脸上的微笑也没有消失。他轻轻地关上了窗,将那个萧条的世界挡在了窗外。
“你觉得你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柯望很不满:“我不是了,不要再谈论我父亲了!”
“是你问我,为什么要那么做。”陈援朝坐了下来,伸手示意柯望也跟着坐下,“我的回答是为了正义。而这,正是你父亲教会我的!”
“我父亲可不会为了一己之私,罔顾天下苍生!”虽然柯望对自己的那个便宜父亲为大义而舍家的行为非常不满,不过在人格魅力上,他还是十分佩服的。
“可是他死了,死得没有一点价值。”陈援朝抬起头,直视柯望,眼神中带着那抹挥之不去的哀伤,“每个人都是凶手,连我也是帮凶!”
“你想听故事吗?一个从前的故事。”陈援朝的状态明显不对,柯望能的想要拒绝。
不过还没等柯望出口,就被陈援朝抬手拦下:“你先听我。等我完,你再反驳也不迟。反正,咱们现在的时间多的是,你就当是可怜一个活不了多少时间的老头子,听他讲一个从前的故事好了。”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即便柯望反对,又能有什么用?只要他敢轻举妄动,门外那数以万计的修真者就能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不过柯望也是有脾气的,虽然已经打算屈服了,却是依然没个好脸色,悻悻坐下之后,摆着张臭脸,一副“你只管,我爱听不听”的模样。
陈援朝也不以为意,娓娓道出了一段陈年往事。
故事要从很多年前那场惨烈的战争起。
时值民国,推翻清朝统治的一代人杰中山君在北伐途中病逝,随后便爆发了旷日持久的继承人战争,华夏大地陷入空前的混乱之中。瀛人看准时机,寻了个蹩脚的借口便开始侵略华夏,从三省一路推到了当时的首都金陵。
那个时候的华夏才刚刚睁眼看世界,虽然知道今非昔比了,思维模式却还停留在农耕时代,完没有意识到工业革命给世间带来的冲击有多么巨大。面对瀛人的坚船利炮,军队几乎没有任何还手之力,结果可想而知。
他们败了!
那是一场彻彻底底的大败,华夏输的毫无悬念!军队从三省退到魔都,又从魔都退到首都金陵,如今首都金陵也要陷入瀛人之手了!
陈援朝那时候还不叫这个名字,之前在华山上当了百八十年的长老,依然不改其火爆脾气。眼见门内众人只想独善其身,他一怒之下便叛离了华山派,下山加入了中山君的军队。经过多年努力,他与另外两个志同道合的好友一同组建了“华夏之剑”。中山君病逝于北伐途中,北伐被迫终止,“华夏之剑”也返回了金陵修整,正好撞上了气势如虹的瀛陆军。
个人的勇武在百万大军面前,是那么的弱,即便他们是修真者,可是时代变了,灵气溃散,修真者“强无敌”的好日子也早就到头了。
“华夏之剑”损失惨重,原先的成员十不存一,领头的“三剑客”也是拼了老命,才从瀛人的包围中突围出来。
“三剑客”有感修真无用,分散各寻找救国之路。胡大元去了西世界习科技术,想要师夷长技以制夷韩中华根据卦象北上寻找潜龙,欲为华夏做最后一搏陈援朝则是留在了金陵,伪装成叛徒,游走于瀛人与叛军之间,暗地里却是在积蓄力量,传送情报,伺机反扑。
之后的事情,便是世所周知的了。经过数年血战,华夏人民终于把瀛人给赶了出去。
“三剑客”再度聚首,交换这些年来的经历,却是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那伙烧杀抢掠的瀛禽兽,居然曾经拥有过天命!尽管极为短暂,且非常不稳,但天命气运这回事儿,在修真者眼里是何等神圣的存在,决计是错不了的!不只是瀛人,就连西那些列强,只要是在华夏夺过租界的,也曾经拥有过偏霸之命!
这个发现让三人的世界观都开始崩塌了。望气之术是假不了的,祖上传下来的道书也做不了伪。那就是,自汉代便从天庭流传下来的天命五德轮回之,是假的了?
三人都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分开之后,又在各自的领域里去寻找答案。最后,他们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古往今来的修真者都被天庭给耍了,根就没有所谓的天命,人类的命运只属于他自己!
也就在这时,“魔”找上了他们三个。对,是他们三个人都被“魔”找上了!
“魔”告诉了他们一个更为震惊的事实。西列强也好,瀛人也罢,这一切都是被安排好的。所谓天命,善恶有报,只不过是天庭的谎言。他们不想要一个稳定的人间界来收取信仰,那样既不安也收不了多少信仰,每隔一段时间收割一波儿才更符合他们的利益。治乱轮回,这才是这片土地永恒的主题!想要打破这个轮回,就必须要先打破制定这一切的天庭!而第一步,就是重启三界之门,让被天庭掠夺的人间界灵气重新复苏!
因着“魔”的身份,一开始他所的话,三人并不相信。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华夏建国之后所遭受的种种冷遇,以及新一波儿战争阴云的酝酿,都在告诉他们。
“魔”的,有可能是对的。
最先与“魔”接触的,并非“魔”现在的宿主胡大元,而是柯望的父亲,以智计著称的“智剑平八”韩中华!
当时陈援朝和胡大元都认为韩中华疯了,居然会相信一个“魔”所的话。这也直接导致了后来的“胡韩之争”,陈援朝退隐,两不相帮。
但是,后来他们都知道了,他们都错了,韩中华才是对的!
以善之心,行恶之事,这个世上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