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纵横之凉州辞无弹窗 正文 69.定军山
退一步来讲,就算关西兵马不计代价,增援及时,攻入汉中境内的刘备军也可以据险不出,与多线作战的西凉军打消耗战。庞统就不相信,凭借后殷实的蜀地粮仓,还耗不过那些转运粮草不便、损耗巨大的关西兵马。
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攻入汉中境内。
而天险阳平关,成了蜀军最大的障碍。
根据这些天来的实战观察,庞统放弃了用武力强行夺取阳平关的设想。
关隘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之地,刘备军的优势兵力根就施展不开,再加上关内的关西守将阎规虽不是什么战克之将,但据险而守、疲敌阻敌却绰绰有余。
这些日子阳平关守卒任凭关外的刘备军队如何示弱诱敌,就是据险不出,守将阎规还下令兵卒增设器械、多设烽燧,一有风吹草动,就即刻作出应对的军事行动。
在这里,就算用一两万人马去填,也很难打开局面。
所以,绕开阳平关,另辟蹊径就成了刘备军的唯一选择。
幸好,益州山地别的不多,迂回绕后的山间路却不少。
刘备军已经发现了另一条能够绕过阳平关山中路,可以循此迂回前往汉中境内的定军山。
这些日子有着其他向兵事屡战屡败的配合,刘备军在这条山路上一路披荆斩棘,丝毫没有受到阻遏,已经打通了行进向的道路。
夺取汉中的成败,就在此一举了。
庞统暗自思量,差不多也该与关羽等少数高级将校透露情况,然后自己动身前去追赶刘备的兵马了。
三日后,汉中,定军山。
披甲按剑的王平正登高望远,仔细观察附近连绵不断的山势,脑海里开始浮现起这些日子经过的场景:
虽然他言行与寻常汉人将领无疑,但实际上却是汉化的板楯蛮人首领。昔日关西兵马平定汉中郡,为了稳固在当地的统治,陆陆续续迁徙了五斗米道信徒、七姓板楯蛮人前往长安,王平亦在迁徙之列,因为板楯蛮人骁勇善战,从军的王平被授予了校尉的军职,统帅他原来部落里的勇士。
这次刘备率蜀军大举入侵汉中,王平部也是长安驰援汉中的几支兵马之一。
熟悉汉中地理的他神振奋,打算要在汉中大展手脚,显露出自己在军中的威名来。
进入南郑后的第一次军议上,王平就积极指出汉中防线存在的纰漏,汉中大量守军被蜀兵的进攻吸引到了阳平关一线,如果这个时候有一支蜀军另辟蹊径突入汉中境内,局面将一发不可收拾。
益州多山地,高山峻岭固然给防守一提供了天险,可复杂的丘陵地带也给了进攻迂回绕后的机会。
定军山,恰好就是目前防线容易被突破的侧翼。
可实际情况却是,在听完他的意见后,主持军议的裴辑、高柔等人无不皱眉不语。
汉中防线的布置是由阎规率成公英、马休、马铁等部在阳平关一线抵御蜀地大军,由将校去疾、张就率兵马在南山宕渠水一线防备巴西郡内的庞羲军队,裴辑、高柔则率领预备部队坐镇南郑城,保障军中辎重、粮秣的输送,随时准备支援两线。
而若按照王平的做法,就要从阳平关一线的阎规麾下分出兵马去驻守定军山,这对兵力处于劣势的汉中守卒而言,无疑是一个困难的抉择。
一旦兵力不足的阳平关被突破,谁来担当这个责任?
所以裴辑、高柔都对王平调度兵马、调整防线的建议置若无闻,甚至在王平的据理力争的情况下,干脆就下令让王平率部移驻定军山。
年轻的王平义愤填膺,却再无话可,在军议之后就怏怏带兵出城,沿着汉水一路赶往定军山而来。
奇怪的是,参军法正竟要求与他一同前往定军山。
路上,疑惑的王平忍不住问道:
“城中诸君安坐高堂,皆视我为愚昧蛮夷,还将我部兵马排挤出城,参军为何还要跟随我等前往定军山?”
法正微微一笑,继而严肃道:
“因为,,正以为,校尉所的,是对的。”
“为何?”
“正昔日曾听骠骑将军与戏军师过,刘备其人,志向远大,百折不挠,非久居人下之辈,虽辗转漂泊,无立足之地,但终不可以寻常人度之。因此,我愿意相信校尉所的,刘备在强攻阳平关不下后,大可能会另辟蹊径,绕过阳平关一线突入汉中境内。”
“既然如此,当初在大堂上,参军为何不愿意替我助言?”
王平瞪大了眼睛,显得更疑惑了。
法正笑而不语,王平连续问了几声,他都不愿意作答,无奈只得放弃,只是想到了自己职位卑微、兵力稀少,又低声叹道:
“我现下倒是希望我是错的,此番前往驻守定军山,我等兵少将寡,若是蜀兵真的能绕过阳平关一线前来,我等只怕是凶多吉少。”
王平所部只有一千板楯蛮兵,虽然骁勇善战,可要是碰上迂回绕后的蜀兵大队人马前来争夺定军山,难免要落得一个人地皆失的下场。
“这倒未必。”
法正眨了眨眼睛,胸有成竹。
“呜”
突然,一阵由远及近、接连传递的号角声响起,它如同一块大石头,将王平脑海里回忆的景象瞬间击碎。
这是军中遭遇敌人的号角声!
王平身形一震,虽然在他眼光所及之处,还看不到任何一个敌人,但他已经所有神经都绷紧起来,扯开嗓子朝着不远处修建山砦、挖掘沟壑的士卒大声吼道:
“赶紧加快手脚,快,,,快”
在同一时间,刘备也听到了这刺耳的号角声。
这是敌军示警的号角声,显然己的人马在这个地遭遇了汉中守卒。
这与原先计划,完是相反的。
他皱了皱眉头,但多年的行伍经验还是让他迅速冷静下来,脸上更看不出任何烦躁的迹象,他传令军披甲持兵、警戒前进。
“是汉中的守卒吗?”
很快,刘备就与赶来的部曲辅匡展开了对话。
辅匡是一名肌肉结实、皮肤黝黑的荆州老兵,他两片干裂的厚嘴唇微微起阖着。
“是板盾蛮人,他们伏击了我们的斥候,我们这边死了三个,他们倒了一个,因为后队赶上,那些蛮人就主动退走了。”
“那个倒下的蛮人呢?”
“死了,他中了弩箭,受了重伤,被临走的同伴补了一刀。”
刘备眼睛微微眯了起来,看着辅匡黝黑的脸庞。
“你怎么看?”
“定军山应该有了守卒。但可能人数不多。他们虽然在山林之中多树旌旗,但是用兵非常谨慎,只敢挑人少的斥候队下手,还不愿意留下活口,让我军探知了虚实。”
“嗯。”刘备对辅匡的冷静非常满意,他沉吟了一会,当即作出了决定。
“继续进军,让膺带兵绕到边,就在山麓驻扎,我们会一会这些板楯蛮人!”
定军山是绕后阳平关、争夺汉中的桥头堡,也是刘备志在必得的占据点,不管山上的守军是虚是实,在群山峻岭之间迂回走了三天山路的刘备,都不打算轻易后退。
况且这次他带来的近三千兵卒都是跟随他征战已久的军中老卒,后面还有张飞带领的六千多蜀兵正在赶来,只要稍稍休整恢复,刘备有信心在定军山这处兵家必争之地打一场漂亮的硬仗。
“该死的,真的被我料中了。”
随着放出的斥候陆续归来,收集的情报逐渐增加,料中刘备军会另辟蹊径绕过阳平关一线的王平却脸色难看。
“来的敌军,至少有三千人,而且多是老卒,甲杖也齐整。”
王平没有看赶来的法正,偏着头,艰涩地道。
法正愣了一愣,问道:
“他们应该是从山中迂回绕后钻出来的。不趁着他们人马疲惫,冲杀一阵么?”
王平果断摇了摇头。
“我的人伏击了他们的斥候队,来想抓他们的活口,结果他们的兵卒赶了过来,我的人撤退不及,折了一个。”
法正没有再开口,他只是参军,临阵出言献策即可,对局势判断和用兵与否都应该由将校权决断。
王平既然认为趁机下山冲杀没有胜算,那就只能坚守高地了。
“我已经向阳平关、南郑城派了士卒求援,希望能够撑到他们的兵马赶来吧。”
王平似乎为了振奋军心,又补充了一句。
但法正却不乐观,他深知,如果形势如王平所言那样严峻的话,那这两路援军都不济用。
对他们而言,南郑城的援军赶来太远,阳平关一线的兵马虽近,可都被调动防备关外的益州大军,只怕顷刻之间也集中不起来驰援定军山。
唯一可能最快赶来的援军,是驻扎在沔n阳马岱的五百骑兵。
只要渡过汉水,马岱的骑兵不用半个时辰就能赶到定军山下。
沔阳城头的守卒,此刻甚至可以隔着汉水,看到定军山上冲天而起的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