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运仙途无弹窗 正文 第四百四十八章:气运之说
张元昊沉住气,不紧不慢地问道:“若依你所言,闯关者并非身具大气运,而是手段繁多,底牌层出不穷,拥有种种手段规避乃至强行度过险地乃至死地,又是如何?”“老爷明鉴,我获取过不少历届闯关者的记忆,其中就有着不少对九死窟的片段。其中有一个险地,在数个历届闯关者的记忆之中都有映像……
此地名为阴煞穴,每逢阴时阴刻,便会从中刮出蚀骨阴风,侵蚀血肉,结丹之下绝难抵挡,唯有法宝灵光和丹气能够庇护,而且若是三个时辰还没能从中逃出,阴煞**便会生出一种绝阳极煞,此等煞气,丹气都会被顷刻间腐蚀,曾有结丹中期修士入此险地,三个时辰还没能遁出,被那绝阳极煞困住,只支撑了半刻钟便化作了一滩脓水!”
伏灵的表情光影变幻,时而惊异,时而感叹,丰富至极。
“像这样的险地,九死窟之中则是有着不下百处,就算是对于结丹修士而言,也是绝险之处,稍有不慎,便命丧当场……
至于死地,小的并未得到过相关记忆,却深知一点,即便是阮灵此人复生,进入九死窟中任何一处死地,也是险象环生,危机重重,而他乃是数千年前的元婴后期大修士,出自举世大派,可以说同境界罕有敌手。因此,对于普通的元婴而言,此地近乎是必死之局!”
闻罢,张元昊点点头,若有所思。
气运,他确实有,而且非比寻常修士,也是大气运加身,自重生后修行之路势如破竹,奇遇连连,战力更是可以说同境界罕有敌手,越阶战斗也是小菜一碟,这全都得益于他重生后能够窥破他人气运的能力,不过自其气运种子蜕变,化作仙藤之躯后,其气运颜色便一直停留在了青色,期间他甚至斩杀了一名淡紫色气运的结丹土著,气运却没能得到半点提升,那流逝的气运仿佛无形之中被某物给吞噬了去。
“我燃烧气运,便能够感受到仙藤反馈而来的虚弱感,显然燃烧气运是会消耗仙藤之躯,然而却没有了半点补充,可能是缺少某个契机或者是我的实力境界……”
张元昊眼珠转动着,心中想了开去。
“燃烧气运时能够推衍功法典籍,极快地增长对其理解和领悟程度,只要气运足够,便能瞬间能使我将某个部功法推衍到大成境界。虽然有此奇效,但是我却始终感觉自己对气运之力的开发使用程度完全停留在最初级的阶段……”
气运确实玄妙得紧,像张元昊前世,古有禹皇立九鼎,镇压九州山河,稳固龙脉气运;商帝摹玄鸟,绘图腾,延续国运,历届帝皇,凡坐拥江山者,皆有镇封气运之物,虽然这些可能是虚无缥缈的野史杂谈,但却皆有一定的可信度,不少野史学家与考古者发现了大量与气运之说契合的正史片段与出土文物,他前世的不少显赫政亨人物都对此深信不疑,将气运一说认为是保佑他们升官发财的秘诀。
“假设气运用途远不止推衍功法一途,那么就是说,在我燃烧气运时,肯定有着某种没有被我发现的效果!”
张元昊心中这样想着,内视己身,意识陡然转入如同静谧星空的识海,一株贯穿星河,藤蔓遍布宙宇的攀天仙藤宛如活物,根须抖动,无尽青绿色的光点垂落,宛如甘霖降世。
心中念头微动,青绿色的气运仙藤便一阵模糊,倏地燃起一层透明色的淡青焰火,而后很快覆盖整株仙藤身躯,宛如整个识海都随之燃烧了起来,一片青碧之色。
张元昊控制着气运燃烧的速率,首先尝试着将自己手心划破,压制住体内纯纯粹欲动的血脉,也没有动用苍青生炎的治愈能力,等了数十个呼吸才停止流血,并没有加快伤口的愈合。
不是这方面!
张元昊皱了皱眉,抬手便是一发火球术,即便没有真意的加持,筑基圆满的修为也令得这团火球术大如车轮,赤焰翻腾涌动,暴烈的气息弥漫,几乎能够直接重创乃至击杀寻常筑基境。
“术法也没有直接的加成效果……”
张元昊唰地便将火球甩出老远,轰隆一声炸裂在半空中,流火四射,热浪翻滚,骇得脱离了张元昊手心的伏灵两个掠身,缩回了前者怀里。
“伏灵……你见多识广,你可知道气运这种虚无缥缈的力量,有没有什么运用之法呢?”
张元昊叹了一口气,随意地问道。
伏灵缩了缩,道:“老爷,小的脑海之中确实有不少关于气运之力的典籍记载,当中也却有对其用途的分析!”
顿了顿,伏灵接着道:“一国初立,当有重器镇国,封存龙脉,镇压气运,一国之君必是气运不凡之辈,日日受龙脉福泽,享举国气运加持。据传远古时期有一古国名涯,名涯开国之君将搜集举国龙脉,镇之皇宫下,并将一国之运分到了传国玉玺、先帝遗诏以及国库密钥上,后人得其三样,才可一统全国,继承大统。
然而到了名涯最后一代君主时,先帝遗诏失踪,传国玉玺被盗,其手上只余一样国库密钥,后值大灾,民不聊生,国境大乱,有枭雄得玉玺,获遗诏,与名涯君主三分国度。最后,皇城被破,据传当日有金龙自皇宫地底飞出,分作三条龙影,分别代表三份国运,持国运之器便可调动龙脉,令山河挪移,天地变色!”
言罢,伏灵继续道:“再者,有传说言远古修士所修乃'气','命','灵'三者。气者,生灵吞吐之物,练得一口混沌气,可教天地分阴阳;灵者,魂也,所谓转轮九千九百世,一点蒙昧始于胎,三魂六魄合一处,不登幽冥转生台;而这命者,便是所谓的气运,造化!
据传有一失传古法《望气术》,远古年间人人皆习之。远观生灵之气,采众气补己气,合造化之道,循气运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