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江山无弹窗 正文 第414章 勾结回纥
这段时间,耶律察了解到回纥人和李飞之间的仇怨,他也算看出来了,回纥人想要征服他们契丹,也不过是为了取道直接袭击安,并非完吞并契丹。毕竟回纥人的核心还在距离契丹两千多里远的回纥牙帐,中间隔着回纥人征服的无数其他大大的草原部落,只要契丹臣服回纥人,便能借着回纥人的势力恢复元气,耶律察有理由相信,只要给他十年时间,他就能让契丹就能够恢复到怀秀可汗颠峰时期的实力,届时再脱离回纥,甚至以契丹人的勇武,反过来一步步征服回纥,契丹未必不能从此崛起!
耶律察想觉得可行,想心头发热。
随即,耶律察暗地派遣自己的心腹去联系回纥人,并且服一些契丹万人以上大部落头领追随他,一场风起云涌在契丹领地内酝酿。
回纥牙帐。
当回纥葛勒可汗和叶护王子得到耶律察派人传递的消息,简直大喜过望。
特别是叶护王子,他名应该叫葛移地健,叶护是回纥官位,对汗位第一继承人的称呼,耶律察想带着契丹暗中归服回纥,这样的好消息,他比他的父汗葛勒可汗更加激动。
回纥出动八万骑兵帮助大唐收复河与两京,在洛阳的时候,应该按照与大唐的承诺,得到洛阳极周边除土地士族外一切财富,可就在他带着回纥骑兵在洛阳城内‘索取应得的财富的时候,安北平郡王李飞竟然下令麾下安铁骑击杀他们回纥骑兵,六七千骑兵被斩,以至于没得多少财富便不得不退出中原。
就算在路过关中的时候,他下令在关中又‘索取了一些,回纥得到的财富也不过一百万贯上下,可谓损失惨重。
如此奇耻大辱,征得父汗的同意他率十二万回纥骑兵在草原截杀经过草原返回安的李飞,原以为凭借回纥骑兵的勇武,以及超过李飞安铁骑两倍的数量,一定能够将李飞的命留在草原,洗刷洛阳的耻辱。可是,他不仅没有杀死李飞,反而被李飞打得打败,折损超过四万骑兵。
这又是一次奇耻大辱外加惨重的损失。
因为这两次大辱和损失,他叶护的位置几乎不保,若是再没有点建树,父汗已经会被动,另外考虑汗位继承人的人选。
征服契丹,取道直接袭击安,对李飞的老巢进行报复可以洗刷李飞对回纥的耻辱。
来父汗已经三次派遣骑兵袭击契丹,想要征服契丹。
第一次袭击成功了,第二次却被兵力弱势的契丹人击退,父汗颇为恼火。而第三次,更是直接被安铁骑和契丹骑兵埋伏,三万回纥骑兵几乎军覆没,又是一次大辱和惨重的损失,父汗将仇记在了李飞和安铁骑身上,发誓要报复回来。
报复安,报复李飞,已经是回纥上下的共识,关乎回纥的尊严,他这个汗位继承人想要重新稳固自己汗位继承人的地位,便一定要从中取得自己的建树。
“父汗,此事便交给孩儿吧,有耶律察配合,孩儿必定能歼契丹领地内的安铁骑,征服契丹!”叶护主动请缨,要亲自率领回纥骑兵与契丹耶律察一起歼契丹领地内的安铁骑,将契丹从李飞手中‘解救出来。
“好,我再给你十万骑兵,你这一次务必凯旋!”葛勒可汗点了点头,大手一挥,又拨给叶护王子十万回纥骑兵。
其实有耶律察的配合,而且契丹领地内的安铁骑只有两万人,有五六万回纥骑兵都足够了。
只不过葛勒可汗对于自己这个长子依然很看重,不想废了他叶护的地位,为了更有把握,也防止其他意外发生,直接拨给了叶护十万骑兵。
“谢父汗,孩儿这一次定不辱命!”叶护大喜,立刻保证道。
三日后,集结齐十万骑兵,叶护便率领直奔契丹领地。
安,辽阳城。
耶律察自以为做得隐秘,但他根不知道,他的一举一动部在锦衣卫密探的掌握当中。
锦衣卫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情报络,而且无孔不入,就连耶律察的心腹也有人投靠了锦衣卫,你耶律察还能有什么隐秘。
早在耶律察派人去和回纥人接触的时候,情报便传到了辽阳城。
“早就知道耶律察有野心,没想到他为了自己的野心,竟然都敢和连续入侵契丹三次的回纥人合作,也不怕契丹百姓得知后唾骂他,也或许他以为他传出去那些所谓‘传言真能把契丹上下服。”李飞冷笑。
民以食为天,无非是生存。
李飞始终相信,在当前衣食无忧的生活下,又有安铁骑驻军在契丹领地内,有几个契丹人肯听信几句谣言便跟着耶律察一起背叛燕古公主,背叛安。
李飞并不准备给耶律察什么机会,他要完同化契丹人,胸有野心的耶律察始终是一个阻碍。
在李飞的授意下,契丹内部也悄悄流传出另一个‘传言。
耶律察勾结回纥人,为了自己野心,竟然准备带着契丹投降回纥人,做回纥人的奴隶。与此伴随的,还有在回纥人统治下的其他草原部落牧民们‘惨状信息,回纥人向统治下的草原各部征收繁重的牧羊税,每帐牧民,每年要向回纥牙帐缴纳十只成羊。
这几乎是能把游牧民们逼死的税率。
要知道,燕古公主做为契丹的首领,在燕古公主的统领下,而契丹剩余的骑兵数量又不多,加上有安李飞的帮助,契丹人现在几乎不用缴纳什么牧税,生活过得比怀秀可汗时期都滋润。
若是被耶律察带着投靠回纥人,不会不会面临李飞的报复,就每年要缴纳给回纥人的牧税足以让契丹重新赤贫下去。
一时之间,契丹内部疑虑四起,契丹百姓们不知道该相信前一个‘传言还是后一个传言。
于此同时,由罗缨的第三军和元奎的第五军组成的一支四万人的安军悄悄开往契丹进行布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