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宁王无弹窗 《大唐西宁王》第四卷 53.矫诏
入冬以來李昂就开始卧床不起,起初还能挣扎着上朝视事,渐渐的就只能躺在后宫听奏了,过了元旦之后,他连听奏的精力也沒有了,终于有一天他只能张着嘴而说不出话來了,皇帝的身体状况从來都是国家最高机密,李昂病重的消息被严密封锁着,为了给外朝臣工一个交代,李昂抓住杨昊西北起兵的事大做文章,终于给外臣制造出他与南朝北衙当政臣僚俱不和的假象,皇帝赌气撂挑子了,这虽然不够光彩,但也颇能说的过去,允许谏臣清流们往上递折子,喷口水,反正纸包不住火,皇帝病重的事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此早是要被捅开的,以后的事不必管他,要紧的是眼下,得在擎天玉柱崩塌之前,找到一根替代的柱子,柱子好找,只是选谁不选谁,这个问題就十分让人头疼了,
在李昂病入膏肓的这段时间内,大明宫内外刀光剑影,各派势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实在皇帝已经昏迷不醒,随时有天崩地裂之虞,这场宫廷争夺也渐渐地画上了句号,
自元旦过后第三天起,当朝的几位宰相和内廷的两位枢密使就日夜不息地守在病榻前,饥渴了在宫外廊下吃点喝点,困了和衣在那个犄角旮旯地蹲着眯盹会儿,内侍省给各位值守宰相预备了休息的地方,热水热汤地侍候着,那地方离着太和殿只数步之遥,一來一回并不费什么工夫,可是不管是外朝宰辅还是内廷枢密使,沒一个肯去受用,宁愿自个忍饥挨饿也不肯擅离病榻半步,
昏迷中的皇帝偶尔会醒过來一会,有时候只是睁开眼瞧一眼就又昏过去,有时候则显得很清醒(),甚至能叫出守候在病榻前的官员的名字,趁着神龙短暂驻足人间的机会,几位宰辅和枢密使赶忙地把军国大政和自己对军国大政的所思所想汇报给皇帝,期待翱翔在天的真龙天子能有所指示,一言一词皆关系亿万苍生的性命,岂可不慎,
然而神龙的身体已经不容他又太多的思考,对大臣奏报的军政大事,他也只能答一个可或不可,也许说可字相对简单,病榻上的皇帝对大臣的奏报,往往回之以这个字,
十四日晚,宰相李钰和枢密使刘弘逸趁着皇帝清醒()的机会,简要地向他禀报了皇储加冕大典的筹备情况,皇帝一直闭着眼,像一个疲累的人在打盹小憩,宰相和枢密使的话他有沒有听进去,除了他自己无人知晓,甚至他自己也未必清楚有沒有听清楚两位股肱之臣的奏报,他的深思游翔于天地之间,介于神人只半,实在是很难说的清的,
李钰说完话后,静候皇帝的回应,见皇帝久久不言,跪在病榻旁的两名御史和两名史官都抬起來头,御史分当值御史和监察御史,史官分禀笔御史和监笔御史,四个人官衔虽都不高,此刻却是最高公平正义的化身,只要当值御史说一句:“陛下劳累,宰相的话沒听清。”他身边的史官就会立即记录下來,那么李钰刚才的那段话就算是白讲了,不知道有沒有听进去,瞪着两只眼,一句话也沒有,
或许是皇帝念及李阁老大冷的天一口气说这么大段话实在不容易,不忍让他白辛苦一场,因此他抢在御史开口之前,从嘴里挤出了一个“可”字,这个字说的很清晰,御史和史官都听清了,于是禀笔史官郑重地将这个字记录了下來,
当值御史见皇帝神智还算清醒(),就点头示意几位重臣有事继续奏报,
这些日子宰相杨嗣复、李钰等,和两位枢密使刘弘逸、薛季陵就这样围在病榻前,朝里的日常公务就集中在这办理,军国大事皇帝一言而决,随即拟旨发尚书省执行,
这中间两位神策军护军中尉一直安静地呆在大营里,按照体制,他们二位本是无权过问朝中大事的,
直到十四夜,神策两军借着黑幕的掩护突然夺占了大明宫的左右银台门,铁甲军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冲破了由监门卫、金吾卫和少量太监构筑的防线,将太和殿包围的水泄不通,内外人等皆不得出入,直到此时所有的人才恍然大悟,仇士良和他身后的神策军才是这场戏的主角,才是真正的大玩家,强力才是所有权力游戏的最后制胜法宝,这个道理千古未变,许多人都认为自己是明了这个道理的,但能运用于实践中的却不多,
吴臣身披甲胄,面如寒铁,领着数十名铁甲军校尉,护送着紫袍玉带的仇士良和紫袍金带的鱼弘志來到李昂病榻前,仇士良奏道:“陈王李成美年幼体弱,行为不端,恐难承大统,伏请陛下念天下苍生,再择储君。”
杨嗣复目视当值御史,御史垂首不言,禀笔史官也搁下了笔,笼着手低首端坐,
李钰闻言怒道:“仇士良你这是要逼宫吗。”仇士良道:“陛下病重,宰相把持宫禁不让外臣见皇帝,是要把持朝政吗。”薛季陵笼着手道:“仇中尉领着禁军,只管看好宫禁便是,朝中的事嘛,原本就不该是你过问的。”鱼弘志喝道:“胡说,甘露之变后,皇帝曾有口谕:仇公可参与朝政,你们借皇帝病重将仇公摒弃在外,是想抗旨吗。”
薛季陵道:“老奴岂敢抗旨,但恐有人矫旨。”李钰冷笑道:“按大唐体制,朝臣参与朝政岂能光凭上帝口谕,那是要明发敕令的,敕令在哪,拿出來啊。”鱼弘志闻言,脸色剧变,猛地扑在李昂榻前嚎啕大哭起來,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陛下,您睁开眼看看呐,您还沒有撒手离去,这帮奸臣就不奉你的旨意了。”哭了一回,他突然惊喜地叫道:“哎呀,万千之喜啊,陛下开口说话啦。”
此言一出,慌得一干宰相、枢密都往前涌,当值御史跳起來喝道:“当朝重臣,如此失礼仪,该当何罪,当值金吾卫何在。”叫了两声沒人应答,吴臣喝令一声:“护驾。”立即有六名铁甲卫士执刀逼退千牛卫士,挡在病榻前,横刀出鞘,寒光森森,唬的李钰惶惶,刘弘逸惴惴,薛季陵哑口无言,谁也不敢上前,外臣中只有杨嗣复笼着手站在那冷笑嘿嘿,
鱼弘志将耳朵贴着李昂的嘴,一边听,一边嘴里咕哝着:“老奴遵旨,老奴遵旨。”
待他“听”完了,已满脸是泪,他擦了一把泪,起身对李钰等人说道:“陛下口谕:即可拟旨,封神策左军中尉仇士良、神策右军中尉鱼弘志为辅国大臣,参与朝政。”李钰跳着骂道:“这是矫诏,无耻勾当,无耻啊。”鱼弘志顿时变了脸说:“大胆,这是什么地方,容你咆哮吗。”冲着御史大骂:“你是死人呐,。”又喝金吾执法:“将这个犯上悖逆之徒叉出去,乱棍打三十。”
值守的金吾卫和千牛卫本已被铁甲军缴了械,押在殿台之下,个个冻的瑟瑟发抖,此刻见一群铁甲军冲过來,顺便揪了出列,拎着耳朵一路上了太和殿,在门口一人塞给他一把横刀,推着搡着进了殿,正见一位当朝宰相和一个中官在那对骂呢,
那中官一见金吾卫卒,就大叫:“将这个犯上悖逆之徒叉出去,乱棍打三十。”
金吾卫卒懵懵懂懂的不知所措,身后的铁甲军军校低吼道:“要命的话,就赶快动手。”李钰眼看金吾卫卒要來捉他,又蹦又跳,指着仇士良、鱼弘志破口大骂:“阉贼,老子是大唐的宰相,是你能打的吗,他娘的,天理何在啊。”
刘弘逸挺身护住李钰,怒斥鱼弘志:“你打得了一个李钰,能打天下人吗。”鱼弘志冷笑道:“天下人,皇帝就是天,天下谁人打不得,谁不服,尽管跳出來试试看,哼,。”
这时杨嗣复说话了:“李钰乃天子敕封的宰相,行为无端,令他伏地谢罪即是,天子不言,臣下代行恩威,恐遭人议论,请二位中尉明察。”
鱼弘志闻言怪目一翻,喝道:“杨嗣复,你这是什么话,……”
杨嗣复道:“好话。”
眼见二人要起争执,仇士良终于开口说话了,他劝住鱼弘志,说:“看在杨阁老的份上,暂免李钰皮肉之苦,若再敢多言,立即将他拿下治罪。”李钰胀红了脸,颤声说道:“你……我……他……。”吱吱唔唔说不出话來,
这时,仇士良从袖子里掏出一份奏折,跪呈于皇帝病榻前,御史正要转奏,薛季陵嗤地一声冷笑道:“皇帝龙体有痒,岂能视事,仇中尉强人所难了吧。”鱼弘志驳道:“胡说,皇帝是天子,纵有小痒,岂能不能理政,方才你们也看到了,他老人家不是封了咱们俩个做辅政大臣嘛。”他见御史萎缩不敢上前,遂向李昂亲侍太监李好古丢了个眼色过去,要李好古将仇士良的奏章转呈给皇帝,
李好古硬着头皮接了奏本跪呈于皇帝面前,李昂自然不能接,鱼弘志咳了一声,说道:“皇帝忧劳天下,积忧成疾,你这个总管怎么就不知道心疼心疼他老人家,你不识字么,不能念出來吗。”李好古不敢违逆,便战战兢兢地打开奏呈,大声念了出來,
李钰听了一半,忍不住叫起來:“天呐,这还有天理吗,天子病重至此,你们竟做出此等悖逆之举,你们眼里还有天子,还有祖宗的礼法吗。”
鱼弘志指着金吾卒:“这个人得了失心疯了,拖出去,拖出去。”吴臣向身边铁甲军校尉努努嘴,校尉双目如电逼视着金吾卒,金吾卒无奈,只得硬着头皮上前叉住了李钰,李钰这回学乖了,他不嚷不闹,却往地上一躺,顿时像个泼妇一样打起滚來,
这一幕看的朝臣侧目,内臣不屑,
吴臣鄙夷地望了眼李钰,吩咐左右将他拖到殿外去,丢在雪地里,任他口吐白沫,手舞足蹈,在雪地上乱滚乱叫,撒泼放赖去了,
李好古念完奏呈,仇士良伏地再拜,言:“请陛下恩准。”鱼弘志又故技重施,把耳朵贴着李昂那干裂的嘴唇上,少顷,他跳起來,急急惶惶地对中书的官员说:“快快快,皇帝有旨,快拟旨,制告天下废黜李成美,改立安王李溶为皇储。”
眼见几个朝臣抖抖索索站着不动,鱼弘志跺着脚大骂道:“你们这些人呀,昧于党争,不顾社稷,朝廷高官厚禄养着你们,到了该你们效力的时候,竟然一个也指望不上,真是还不如养一群狗。”
他一边说一边跳到史官面前,夺了他的笔,随手把他推到一边去,监察御史忙着來为他磨墨,两个史官忙着替他铺纸,李好古也战战兢兢凑过來帮忙,被他一把拨开,嚷道:“愣着干什么,把印盒请來。”墨磨好,鱼弘志濡墨添笔,悬腕迅成一书,当着中书、门下宰相的面念了一遍,得意洋洋地问道:“咱家这篇文章做的如何。”
说完,他望了仇士良一眼,得到他的许可后,就催促尚玺太监赶紧取用玉玺,尚玺太监吓得魂飞魄散,双手抖的打不开玺盒,鱼弘志急了,一把推到一旁,仍嫌他碍事,又踹了一脚,夺过钥匙自个儿开锁取印,给那份诏书用了印,
这时一个小太监进來奏报:“李钰把自个的手腕弄折了。”鱼弘志问:“他真得了失心疯吗。”小太监说:“他嚷着说,宁可断手,也不给诏书副署。”鱼弘志道:“哦,原來就为了这个,你去告诉他,不必他劳心,咱就当他今儿请假了。”
办完了这一切,鱼弘志扶起仇士良,在铁甲军的护卫下扬长而去,这时,李钰还在殿外的雪地上打滚未起,因为自个摔断了手,疼的他又嚎又哭,鼻涕眼泪糊了一脸,枢密使刘弘逸脸红的发黑,像一块生铁,宰相杨嗣复面如止水,眸子里藏着一丝丝的冷笑,其余的几位宰相俱是面如灰土,形如泥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