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为大都督无弹窗 正文 第861章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车轮声磷磷隆隆,崔卿和苏轼均没有话交谈,而是相对而坐闭目养神。崔卿是在思忖待会大朝会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和或许要面对的挑战,没有心思交谈而已。
至于苏轼,知道他心怀大事,单纯的不愿意出言打扰。
于是乎在这样一片安静的气氛中,马车驶过了天津桥,驶过了宫门广场,又驶过了端门穿过皇城大道,在车马场稳当当的停下了。
两人相携下得马车,可见其时天色尚是黑蒙蒙一片,而在皇城之内,却已经灯烛煌煌,人影攒动,车马如流,闹声哄嗡了。
想想也对,参加大朝会的官员不仅包括七品以上的京官,那些在京的地官员也会应邀参会。
不仅如此,相传今日大朝会朝廷还邀请了几位致仕名臣,集英殿大士、士以及洛阳城周边州郡刺史、知州参加,足可逼近千人大关,可谓是非常大的阵仗,人数自然非常之多,乃大齐开国之所罕见。
而更为罕见的是,这次大朝会乃是由崔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从六品官员一份建言书而提议召开,实乃令天下为之侧目。
所以当崔卿刚走下马车,站在宫门前的时候,顿时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也引起了阵阵窃窃私语之:
“就是那个人啊,崔卿?呵,黄口儿而已,也敢向官家建言?”
“人家可是振武军大都督府折昭之夫,王安石之关门弟子,还有什么是不敢的?”
“对,仗着王安石和折昭的威风便放肆建言,实乃妖言惑众,此人物当用洛阳府那道狗头铡一铡结果了才是。”
“哈哈,王大人此言甚对,年轻儿安知国事,自当以狗头铡处死。”
“呵呵,各位大人啊,其实话呢也不能这么,以老朽之见,崔卿的建言还是有着一定可取之处。”
“咦,终于冒出一个支持者。”故作目不斜视的崔卿心头暗喜,却也不便去看那支持者是谁。
“哪里冒出来一个老不死的,去去去,你懂什么国事?”
“对,山野匹夫安置国家大事,一边凉快去。”
很快,那支持崔卿的微弱声浪就泯灭在了片片不满声中。
见此,崔卿苦笑摇头,对着一旁的苏轼低声道:“看来,今日我还真是众矢之的啊!”
苏轼深有同感的点点头,拍着崔卿的肩头开口道:“卿兄啊,今日乃是一场苦战,为兄官职低微爱莫能助,你自求多福吧!”
便在这时候,突闻人群一阵轻轻喧哗,却又很快平息变得异常安静,崔卿和苏轼抬眼望去,却见是宰相们到了。
六位宰相,今日通通前来无一缺席。
走在最前面的是秉笔宰相、尚书令王安石。
其后中书令司马光和门下侍中蔡道贵并行。
又后面是谢君豪一个人不紧不慢的走在中间。
再其后是有着计相之称的三使司韩琦。
今日韩琦脸色阴沉,神情冷厉,光这架势就足可让身边这些卑微官们望而生畏。
大齐实行“二府三司制”,两府便是政事堂和枢密院,一管民政一管军政,因枢密院位于皇城面,政事堂位于皇城西面,故称之为府和西府。
而三司,则地位略低于“二府”,管理户部、盐铁、度支事务,主管财政。
不少大臣们都在暗地里认为,大齐银行的成立就有削弱三司权力之嫌,如今崔卿又上书那劳什子的建言书,更是对三司权力的挑衅,也难怪乎今日韩琦会一脸不高兴了。
至于最后一人,则是枢密使杨广。
杨广虽则已经年过七旬,然武将出生的他依旧是矍铄健旺,行走如风,身子骨更是犹如杨家战枪般挺拔,没有半点的萎靡,看起来虎虎生威。
众大臣自然不敢阻挡宰相们前进的道路,自发让出了一条甬道分列两边,供宰相们经过。
而崔卿和苏轼也并肩站在道旁,目送六位相公过往。
待经过崔卿所站之处的时候,走在最前面的王安石脚步微不可觉的顿了一下,目光也是微不可觉的瞥了崔卿一眼,这才走了过去。
而司马光则和蔡道贵正在边走边低声交谈,似乎对站在旁边的崔卿视而不见。
反观是谢君豪,望向崔卿的目光有些轻蔑的滋味了,那表情更是充满了藐视之意,使崔卿恨不得上前痛殴此獠一顿。
接下来的韩琦,则是看了崔卿一眼,紧接着一身显而易听的冷哼,拂袖而去。
见状,崔卿顿时大汗,忍不住腹诽道:“你丫好歹也是堂堂宰相,居然和我这样的六品官计较,真是太没风度了,擦!还玩什么拂袖而去,看你家崔大爷用眼神鄙视你。”
反倒是走在最后的杨广停下了脚步,捋须笑呵呵的走到了崔卿的面前,言道:“这不是老朽的外孙女婿么?第一次参加如此规模的大朝会感觉如何?”
见到杨广,崔卿大感亲切,拱手正容道:“启禀外祖父,孙儿今日实感如履薄冰,心头忐忑。”
“哈哈,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何须心头忐忑!”杨广大笑一声,继而笑容一收正色言道,“不过如履薄冰却是对的,因为这样才能让你心翼翼,对何人何事都能谨慎对待。”完总结性的开口道,“卿,老夫看好你,也相信你的才能,记住,你乃折氏之人,今日你所代表的不仅是你自己,更有你的娘子折昭以及折氏先辈用鲜血换来的荣耀,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杨广此话自然是在为崔卿助威造势,也在众大臣面前旗帜鲜明的表明了支持崔卿的态度。
人言杨广极其护短,今日一见果真不凡。
崔卿大是感动,点头言道:“外祖父,我记住了,我代表了折氏一族悠久的历史的传统,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不是一个人!”
杨广满意的点点头,伸出老手重重拍了拍他的肩头,转身走了。
待到宰相们的背影消失不见,入城宫门业已打开。
望着隆隆洞开的城门崔卿长吁了一声,对着苏轼道:“苏兄,咱们走吧!”
此际,风雨渐收,天际终于露出了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