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道无弹窗 正文 第三百八十七集 奇石微书
“什么样的石头,配什么样的诗词赋”。“什么样的微书内容,能体现出石头的神韵灵气”
“微书内容放在奇石上什么位置最美观,不能影响奇石的美,还要为奇石配上点睛一笔,起到点石成金之效”
这些问题关大师都要在选石、读石中反复思索。
那一块块石料,或突兀嶙峋,或晶莹剔透,或润如软玉,或华似锦,关大师总要上手把玩琢磨或三五日或一二载,诗与石心灵相通,达成默契时,下笔着。
书写时,端己正容,屏住呼吸,盯住毫尖,一字一字写下去。笔势柔和,章法严谨,笔风劲道力求和谐统一。
到奇石微书的创作体会,关大师告诉九龙,“由于这些经过千难万险觅得的石头都采自史诗发生地,每找到一块象形的石头,我总是特别激动和感慨,要经常和石头对话,领会石头的神韵。
“着时,那石面凹凸不平,石质亦多变化,要熟悉石性,凭深厚的功力及敏锐的感觉,下笔时最好一气呵成,不可停顿。
“另外,书写时,气温、湿度、光线、墨色以及作者的心境都会明显影响到作品的成色。”
在关大师“奇石微书”的创作生涯中,不得不提及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所收藏的西迁之歌。
他用56枚代表着56个民族的奇石,书写了长达4万多字的西迁之歌。
这部西迁之歌重温了锡伯族西迁的宏大历史。
关大师早在担任黑龙江锡伯族史研究会秘书长时,便萌生奇想:为什么不以奇石为纸,用自己的书法根基向人们展示锡伯族悠久的历史化呢
在思索写什么内容的时候,他想到了在锡伯族中脍炙人口的西迁之歌。
时光追溯到5多年前,锡伯族官民奉诏从沈阳穿外蒙古来到西北边陲,伊犁河畔一个叫做察布查尔的地,以保卫边疆。
西迁历经一年半,徒步行程一万公里。
这些锡伯族官民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维护了国家的安和统一,在锡伯族的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148年,锡伯族艺人管兴才创作了反映锡伯族“西迁”史实的诗歌西迁之歌,共计5行、4余字。
11年,关大师决定沿着祖先当年的迁徙路线,重走“西迁路”。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直至新疆,历时8年,行程万里,过了风沙扑面的苍茫大漠,走过了悠长神秘的额尔古纳河畔,昔日的“西迁路”上到处都洒下了这位锡伯族汉子不畏艰辛、负重前行的身影。
他在路上寻觅到了多块留着祖先信息的奇石。
八年后,关大师利用半年的时间,从他采得的无数奇石中,选出56枚象征着我国56个民族的奇石,用细如粟米的微书将4万多字的西迁之歌写在56枚奇石上,用微书记载着锡伯族的西迁壮举。
他把诗歌分为“别了故乡”、“艰难历程”、“开拓新土地”、“西陲风云”等四部分,每一部分的字都分别隽写在一块块与字具有某种呼应关系的象形石上。
例如他将“西迁序幕”一段字写在西迁路上觅到的一块古人打制的“石斧”上,这块苍凉悠远的“石器”赋予了西迁之歌更深厚的内涵,显然,这是任何纸张也替代不了的。
更加具有深意的是,关大师把西迁之歌的诗歌再分成若干部分,分别书写到在史实发生地寻觅的奇石上。
根据字的意境,观赏者可以看见锡伯士兵西迁路上跨跃的山川、大河、荒漠、古镇,嘶鸣的战马、浩荡的队伍以及宁死不屈、最终倒在西迁路上的锡伯族士兵,并以象形石惟妙惟肖地烘托了石面上的字。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见兴替,以石为镜,可以悟人生。
业界有人这样评价此杰作,“其石料和字互相呼应的西迁之歌,如同一部记载民族奋斗史的石书。”
关大师这一前无古人的壮举,在赏石和书法界引起了一场轰动,人们赞赏关大师对艺术的投入和创造,也欣赏他妙典雅的大型“奇石微书”作品。
这一杰作,至今保留在中国民族博物馆。
西迁之歌的诞生也是关大师的“奇石微书”成为一个兼有书法、赏石综合功能艺术门类的开始。
继西迁之歌之后,关大师的大型奇石微书唐诗三百首、金刚经、道德经等相继问世了。
除了这些大型微书作品,还有一些型的奇石微书杰作赤壁怀古、行路难等等也赢得了业界的好评。
一块块在常人眼里再普通不过的石头,在关大师用心点睛之后,都成了会话的奇石。
奇石上的微书优美而高雅,古朴且奔放。
就拿唐诗三百首这部作品来,关大师将唐诗写在3块奇石上,其中大的近一平米,的如指甲盖大。
那奇石有采自长江、黄河、嫩江的河流石有采自泰山、黄山、云贵高原的玛瑙石有来自沙漠的木化石,它们呈赤,橙、蓝、绿、紫、白各色,或圆润光洁,或自然古朴,加上隽美微书,真是美、美石相得益彰,浑然天成,无不给人一种美好的艺术享受。
或许这就是关大师在努力营造的一种意境,“使人看到这些奇石就感觉到了一座大山,一个大自然的存在,大自然是真正的艺术大师,石头的灵魂是诗歌的依托,微书的造诣是石头的升华。”
除了在奇石上书写微书,关大师的手艺还出现在紫砂、陶瓷等制品上。
他将三十六计分别书写在36个巧的紫砂壶上,手艺绝妙。很多宜兴的紫砂壶生产商纷纷前来邀请关大师为自己的产品添上“点睛之笔”。
他也尽己所能,尽力满足他们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