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全本小说网 全本玄幻 全本武侠 全本都市 全本历史 全本侦探 全本网游 全本科幻 全本恐怖 全本散文 其它小说 全部小说
小说排行榜 > 全本其他类型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全文阅读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TXT全集下载 加入书签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无弹窗 正文 第五百七十六章 正确的起点

    这里睡觉的地方,简直比原来在崇圣寺好太多。虽然有三十多个人,但占据了一排厢房,好像都是两人间。还有独立的厕所与沐浴间,设施如同简化版的标准间。

    恰好,那个穿夹克的师兄,也跟我分在一个房间里,整个房间的分配都是木江师兄负责的,这里的规矩与别的地方也不同,木江告诉我们,平时少说话,多念咒打坐,或者读经,要不就是完成寺院安排的义务劳动。我的义务劳动,就是劈柴搬柴,而这位夹克师兄,是在厨房烧火。

    大概我们的工作是相互联系的,所以才把我们分在一个宿舍吧。

    看得出来,这个寺庙是很有钱的。我们宿舍这主要是土木结构的房子里,居然设有小型的佛堂,当然挂的画,也是活佛及其上师的画像,从祖师到活佛,历代画像集成在一张画上。下面也有香炉及鲜花水果净水供应,这个供奉方式,及相关颂咒,我们照着木江师兄学习,很容易就学会了。

    我在整理行李时,发现夹克师兄跟我最大的区别就是,他的行李特别多,各种零碎。鉴于要求我们少说话,我们只是互相介绍了姓名,他叫靖同海,我叫他靖师兄。

    当我拿着手机录音做笔记时,他也很感兴趣,问我能不能让他也听一遍,他自己也想把上师的教言记下来。我没理由不同意,我记完毕后,让给他记。我自己打坐,反复念诵今天学到的咒语。

    如果你用咒语及打坐,还有对佛堂中上师的画像进行礼拜的话,晚上这一点时间就被占满了,没有多少机会想其它的事情。这种占满你精力的方式,让会让你少有杂念,睡觉会很香甜。尽管,靖师兄晚上有些微的鼾声,估计他太累了点。但,影响不了我的睡觉。在部队时,那些战友们的声音,可比他大多了。

    第二天的法会,活佛是这样开始的。

    “有人也许抱着打听秘密、学到速成窍诀的心来的,恐怕大家要失望了。不是我没有窍诀,而是你学不到。不是你不聪明,而是你没基础。各位,昨天我讲菩提心,也许有人问,这么简单的东西,怎么讲这么多?我告诉你们的是,有几个真正树立了这个心呢?”

    “这就好比,是基础中的基础。如果菩提心真正树牢了,那你就是菩萨了,根本不需要任何秘密和窍诀,你就是我的上师了。所以,今天,我还是要从菩提心讲起。”

    这话一出,我立即想到当年教过我的僧人们,他们何一不是苦口婆心地讲这个发菩提心,因为,这是大乘佛教的基础,并且,心即是佛。完整的菩提心,就是完整的菩萨,根本不需要修了。与顶点都在这里,这就是所谓的大。

    如果昨天上师说的是个引子,今天就是讲的系统了。

    大乘菩萨的见解、修行、行为和结果,是菩萨道行人修行的方法和目标。我们都自以为是大乘行人,如果对这些都一知半解,修行就无从下手。

    社会上有很多人不愿意进这个门,这是因为福报不够、根基浅薄、机缘不成熟的缘故。而我们虽然愿意进这个门,却对菩萨的见解、修行、行为不看、不学;或者仅仅将之作为研究课题,虽然学了一点理论上的东西,明白了一些道理,却只会夸夸其谈、纸上谈兵,在行为上仍然是敷衍了事。如果这样,则永远也无法体会到佛法的微妙之处。

    所以,仅仅了解还不够,还要从现在起,循序渐进地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实践。身体力行很重要,能否做到不是最强调的,关键是去做。走上这条道路以后,即使做得不是很圆满,在发心和行为上也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改观。下面,我将对这四个问题分别进行讲解。

    菩萨的见解包含显宗和密宗的见解。密宗的见解暂且不讲。简单而言,显宗菩萨见解的基础,就是深知所有的众生都曾经是自己的父母。这个观点在经书中也有记载,它并不是一种善巧方便,实际上就是这样。无始以来,众生在六道轮回的时空隧道中穿梭,历经了无数次的生死轮回,所有的众生都曾经无数次地互为父母,这是事实,不是修行的方法。所以,所有的众生都曾作过我的父母。我们首先应该明白这一点。

    我们不能认为空性和大光明是菩萨特有的见解。空性和大光明虽然是菩萨的观点,但却不是菩萨所特有的、不共的观点。这在经书中讲过,阿底峡尊者也特别强调过。大、小乘共同的法都讲空性,只是大乘的空性更深广而已。声闻、缘觉得四向四果,都以证悟空性为前提。从证悟空性方面来讲,大乘、小乘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有解脱道,就必须有空性,因为空性是通往解脱唯一的道路。

    菩萨特有的、不共的见解,就是知母、念恩、报恩。这个见解的根源,首先就是要毫无疑问地明白:所有的众生都曾经作过自己的父母;其次还要意识到,这些众生在作我们父母时,与现在的父母一样,宁可自己挨冻受饿、造作恶业,也要让我们吃饱穿暖,对我们恩深似海;具有这些见解后修出的结果,就是无条件、无自私心地报答众生、利益众生。有了前面的见解,才会有后面的发心。这一系列的观点是最关键的问题。

    证悟空性不一定有这样的发心,除非证悟大乘的大空性等,才会生起利益众生的心。声闻、缘觉也讲证悟空性,却没有这样的发心。证悟空性大家都认为很了不起,实际上也确实很了不起,但这需要一个过程。有些修法前期很重要,后期不是那么重要;有些修法后期重要,前期却不是那么重要。若想修学大乘法,首当其冲的,就是调整前期的发心,也就是要知母、念恩——思维众生的恩德,思维的结果就是要报恩。

    在基督教等其他外道的教徒、社会上的很多团体以及普通人当中,有许多人都很有慈悲心: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甚至为了别人而毅然决然地放弃自己的生命,这很了不起。看看这些根本没有学佛的人之所作所为,我们扪心自问,自己能否做到?如果做不到,还算什么大乘佛子?要知道,仅仅看看经文、念念咒语,并不一定是学佛。学佛就是佛陀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有的人学佛学了很多年,自以为学的是大乘佛法,但为了别人,甚至连名誉、钱财等身外之物都不能舍弃,更不要说牺牲、损失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只是在对自己没有丝毫损失的情况下,才愿意利益别人。这只是表面上的大乘,实际不是。如果只考虑自己的今生来世也可以,但这只能称为小乘佛法。如果这样,就不能标榜自己学的是大乘佛法,就要勇于承认自己学的是小乘佛法。

    如果要学大乘佛法,就要从内心做起,大乘佛法强调:在身口意当中,意是很重要的,行为以及言谈等表面形式并不是很重要。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念咒、顶礼、供养等修行方式。当然,在有正知正见的基础上,做这些能更有意义。如果没有这些见解,做也总比不做好得多。但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来讲,仅有修法的形象并没有太大意义。

    如果内心清净,没有自私心,完全为了利益众生,即使外表上看起来是恶业,比如方便妄语等,也都是开许的。为了自己,即使去放生,虽然能使很多众生受益,但也只能称之为小乘佛法。在这些细微的问题上,我们要认真地去抉择。

    证悟空性也是大乘的见解,但小乘里根本没有的,就是知母、念恩、报恩这三个关键的见解。无条件地利益众生,十分重要。大乘法有很多层次,愿不愿意舍弃自己的生命;或者退而求其次,愿不愿意牺牲自己很珍爱的东西或比较重要的东西,这是判别一个大乘菩萨的首要条件。只要肯放弃自利、肯牺牲,不管牺牲的层次如何,都可算作大乘佛法。这是大乘佛法在世俗方面的重要观点。对于刚起步的人来说,这个观点尤其重要,在修行的前期,其重要性远胜于空性。

    虽然空性很重要,但如果一个人仅仅修空性,却不发菩提心,即使是为发誓成佛而修,哪怕是再殊胜的法,也不是大乘佛法。

    有的人认为,佛很了不起、很伟大、没有过失、没有痛苦、圆满一切功德,所以我要做这样的佛。虽然每天口里念诵:“为度化一切众生而发誓成佛。”但心里始终都是为了自己,这就不是大乘佛法。如果有知母、念恩、报恩的见解,有菩提心,不要说修空性,即使磕一个头都是大乘佛法。

    上面这些见解容易了解,但仅仅在理论上了知并没有实在意义。关键在于身体力行,这是最难的。有的人学佛时间很长,得到过很多灌顶、传承,受了很多次菩萨戒。但是否曾做过、曾想过要无条件地利益众生呢?如果有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念头,就始终不是大乘佛法。我们应从内心深刻反省,审慎思维。

    藏地很多大德说,如果没有菩提心,连灌顶也得不到。如果没有灌顶,我们修习的所谓密宗则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是表面上的自欺欺人。妄想成佛?难于上青天!

    虽然菩萨的见解不止这些,但最基本的,就是知母、念恩、报恩。

    虽然菩萨也修四禅八定,也修空性、大光明,但最基本的修法,就是知母、念恩、报恩。

    知母、念恩、报恩的修法在《普贤上师言教》中讲了一些,但不够广。在《普贤上师言教》的一个讲义里,有很详细的记录,只是现在还没有翻译成汉文。我讲的《大圆满龙钦心髓内加行讲义》中也讲过,在这里就无须赘言。大概的修法是,将现世的父母等亲属观想在左边,现世经常损害、障碍我们的敌人魔障观想在右边。然后就从过去、未来与现在三世来进行观察、思维。

    首先,虽然左边的父母等亲友,现在对我恩重如山,但过去是否也是如此对我呢?并不一定是这样。无始以来在流转轮回的过程中,他们曾无数次地作过我的怨敌,千方百计地加害于我;从现世来观察,他们今年是我的亲人,明年是否仍然如此也很难决断;有些人上半辈子是亲人,下半辈子却反目成仇;再观察未来世,在无尽的轮回当中,他们很可能会成为我的仇敌。

    再观察右边的怨敌,他们虽然现在想方设法、不择手段地对我进行迫害,但前世他们也一定作过我的父母,象现世的父母一样尽心尽力饶益于我;即使现在是我的仇敌,但几年后也有可能成为我的恩人;将来也一定会转世为我的父母。

    就这样通过再三思维,从而对亲仇两边都生起平等心。有一点要强调的,就是这样下去有可能会走上一条弯路、一条错误的路。就是对亲友和怨敌两方都没有慈悲心,不恨不爱,这是无明平等心,无明舍心。我们应明白,他们虽然做过怨敌,却是因为被无明愚痴驱赶所致。明白这个道理后,就不能再冤冤相报,而应不记前嫌,不念旧恶,只思维恩德。这样慢慢思维,直至对两边的众生都生起慈悲心,再将范围逐渐扩大,最后对一切众生都生起慈悲心。这样长期串习,就能生起不造作的、自然而然的慈悲心。

    世间有的人发心很好,很有慈悲心,考虑别人可谓无微不至,带来的后果却很难预计。比如:为了别人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和财物,让别人活下来,让别人生活得更好。的确,人人都有求生的欲望,但有的人在活着的时候却频频造作恶业,这样生存有什么价值呢?还不如死了好,至少恶业可以从此停止,对他周围的众生或他的来世会有一些帮助;还有通过捐助、布施一些衣物和食品,想让别人过得更好,比如扶贫等等,但这些东西吃完穿完就没有了,不能永久性地给予利益。这就是缺少方法的结果。

    要想让众生得到长久的安乐,就应按照佛陀传给我们的利益众生的方法去做,也就是让众生明白生老病死等轮回痛苦的真理,让他们学会自己走路,并最终依靠自己的努力,而从轮回的苦海中逃脱。要解救众生,就需要智慧。自己不明白怎能引导别人呢?智慧的顶峰就是佛的智慧,没有任何烦恼障和所知障。除此之外,就是十地菩萨,其智慧也是有限的。所以要发誓成佛,这是度化众生最好、最高档的方法。这一系列问题的主要来源就是知母、念恩、报恩这三个见解落实于行动的具体修法。如果没有这些见解,每天口里空谈大圆满、灌顶等等是没有用的,明白吗?并不是说这些法不好,法非常殊胜,但如果连菩提心都不具足,就没有修大圆满的根基和缘分。

    作为初学者,我们应从眼前着手,不应好高骛远。如同一个人去印度朝拜金刚座,首先不是看几百、几千公里以外的路,而是应该分清轻重缓急,先看清脚下的路。如果不看脚下,就有可能会堕入悬崖、身首异处。所以要边走边看,遥远地方的路况如何,到时候自然会了解。否则,即使看到几千公里以外,眼前的路却一无所知,半步也休想跨出去。这样怎能到达目的地呢?

    菩萨的修法不仅仅是这一点,其涵盖的范围很广。《现观庄严论》中有比较详尽的说明,有兴趣的可以从中了解。

    就是无条件地利益众生,很多人利益众生都是有条件的,比如表面上体恤下属,实际上是为自己官运亨通;表面上布施财物,实际上是为求得名声;学佛的人无论放生、磕头还是念经,如果只是为清净罪业,下一世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享受,不愿再沉溺轮回,那就是有条件、有自私心的利益众生,只是外表上的菩萨,是去本逐末的作法。菩萨就是要为其他人牺牲和损失自己,如果什么都不愿意付出,利益众生就只是一句空话。

    究竟的目的是利益众生,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要讲究顺序。刚趋入大乘之门,应先藏形匿迹,到寂静之地去调整自己。如果初发心时即到城市去利益众生,就会被荆棘丛生的度生之路吓倒。因为五浊恶世的众生很难调服,即使你对众生恩德有加,众生却往往恩将仇报,一旦看到这种情况,你就会放弃发心。所以,首先应调整自己的心相续。调整好以后,有把握做到即使别人恶言相向、拳脚相加,也不生丝毫嗔心,再到公共场合去利众。所以,依止寂静地调整自心与利益众生并不矛盾,经典中也是这样要求的,而且对此赞叹有加,一开始顺序就不能颠倒。

    发了菩提心,每天做功课或行善后要将善根、功德回向给众生,这也是利益众生的方法。有的人心中这样盘算:听说回向很好,如果不回向,一生起嗔心善根就会毁掉,所以要回向。虽然在发心初期能这样做也可以,但这也是利益自己的念头。就像你拥有的一个物品,如果不给别人,就会被抢,所以在未抢之前先给别人,这种发心也是利益自己的方便。利用表面上利益别人的方法,来保持自己的利益,并不是大乘菩萨的作法。所以,我们应无条件地回向众生。

    调整好以后,不需要等到成佛,就要利益众生。不能只管自己成佛的事,发心等自己成佛后再利益众生。成佛后利益众生理所当然,并不希奇,因为佛具有这种能力。作为一介凡夫,如果现在就能利益众生是很了不起的。自己尚受缚于轮回,有可能堕入地狱、饿鬼之道,却不考虑这些后果,将利益众生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是难能可贵的发心。

    归根结底,有了前面的见解,才会有后面的修法以及利益众生的发心和行为,这一系列是前后连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暂时得登地,也就是见道的果,见道后,很快就可以成佛,也就是说,间接的果是成佛。想解脱,就应该这样做。

    放下一切自私心很难,我们却要将此作为努力的方向。否则,离大乘的门都很远,更不用说大乘的具体修法,距登地、大幻化网、大圆满等更是有天地之遥。如果真能放下一切自私心,即使没有大圆满等法,距离成佛的路也不是很远。

    总结以上可以看出,世上有些人有很好的慈悲心,却缺少真正利益众生的方法;有些人听了很多大乘法,却欠缺慈悲心;有的人听了大乘法以后,虽然有利益众生的念头,明白成佛后可以度很多众生,但想成佛的念头却总是不能产生。可见,智慧和发心二者不可偏废,只有智悲双运,才能成就佛果。

    如果具备这些见解、修法、行为,从此以后就是名副其实的大乘修行人。也许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都是烦恼深重的凡夫,如果只是考虑众生,自己解脱的事怎么办呢?可以肯定地回答,如果真正放下自我,自己的事不用专门去经营,在利益众生的过程当中,自己的解脱也会自然而然地成就。

    经书中也有记载,无始以来,凡夫一直在为一己私利而奔波、劳碌,至今却仍然在轮回的旋涡中挣扎、盘旋。除了了无止期的痛苦,一无所获。生生世世在如水车般的轮回中来来往往、上上下下。释迦牟尼佛等诸佛,则完全放下利益自己的私心杂念,只考虑别人,却成就了佛的果位。所以自己的事是不用担心、操劳的。要做到这一点很难,但只要愿意做,你就会了知佛陀的真知灼见。万法都是由因缘产生的,调遣因缘的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既不是上帝等造物主创立或规定的,也不是神仙、天人的专利。这些都是人做出来的东西,即使是末法时代的人也能做到。有的人知道这样很好,却放不下,这就是没有成就的原因之一。

    有的人在刚学佛时很好,无论是对众生的慈悲心、还是对三宝的信心都很坚定,修法也很精进,如果照这样下去,很有希望。后来却越学越懈怠,一年不如一年。五、六年、十几年以后,当初的慈悲心、出离心也消失了。原因就是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这两个外加行没有修好,这是另外一个没有成就的原因。这种情况出家人有、在家人也有,藏族有、汉族也有。主要的根源就是只强调一些形式,追逐大圆满、大手印等一些很好听的名词,没有去抓根。想避免这些问题,就要从人身难得开始,将基础打牢。只有在坚实的基础上,才能修建自利利他的摩天大楼。

    经书中有一个比喻:一个犯人在充满寒冷、黑暗的监狱中,经过了很长时间。现在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到外面晒太阳,这就比喻我们现在这一生就是感受阳光的时刻,以前一直在漫长的幽暗中承受着严寒的煎熬。将我们关进囹圄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就是从无始以来到今天时刻与我们形影不离的我执。我执,是世上最大的魔王。现在在外面晒太阳的美好时光不知会延续到何时,一旦结束就将回到无尽的黑暗里,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重见阳光。此时如果有一个办法可以逃出去,再也不用回到阴冷恐怖的监狱中,就应该想方设法逃出去。因为如果不抓住机会,等待他的将是无尽的苦难,面对这一切现状,他怎么能不居安思危呢?

    所以我们应清醒地知道,轮回不是一个好地方,之所以现在我们感受不够强烈,是因为这是我们在整个轮回当中最圆满的时候,平时虽然有一些痛苦,但与地狱的痛苦相比有天壤之别。有的人明知道不一定生生世世都是这样,但却自欺欺人地不考虑这些问题,将以前所受的痛苦全部忘掉,安心地的享受转瞬即逝的光明。这样坐以待毙,不是很愚蠢、很盲目吗?要不要回去,机会不是掌握在所谓造物主、万能神手中,而是在每个人手里。主要看你做不做,什么时候做,如果明日复明日,一直往后拖,将大好的时光白白蹉跎,最后就没有机会在等待你了。若不将眼光放远,不想办法改变即将面临危险的现状,实在可悲可叹。

    经书中还有一个比喻:在很高的悬崖上有一棵野生的果树。一个人用一只手抓住一把草,拽住自己吊在悬崖外的身体,一只手伸下去摘水果吃。有黑、白两只老鼠轮流吃着这把草,一次吃一根。如果他现在放弃水果,是有办法爬上去而不堕悬崖的,但这个人却对这些熟视无睹,仍毫不在乎地吃着水果。这两只老鼠就表示白天和夜晚,草就表示我们的年龄,水果就表示世间的妙欲、享受。白天和晚上这“两只老鼠”将维系我们生命的“草”,每过十二个小时就吃掉一根,直至生命终止,绝对不会停息。属于我们的“草”每天都在减少,当“草”彻底消失的时候,我们就一定会坠入万丈深渊。而贪婪的人却不计后果,只在乎水果的鲜美滋味,一旦掉下去,将追悔莫及。所以,在现在有办法可以不堕入轮回深渊的当下,千万不要为贪得一时之欲而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你们也许会想,人身难得、寿命无常我也懂,但这不是懂不懂的问题,而是要去修、去做,没有任何人给我们考试,我们也不需要为敷衍任何人,而做一些表面上的功夫。虽然你们也许可以讲得更动听——你们语言上没有障碍,可以用一些优美的辞藻、华丽的修辞,将此内容包装一下,但即使讲得天花乱坠,不去实践,等于说食数宝,是没有价值的。

    不要一开始就妄想爬得很高,要从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痛苦开始,好好地修。如果不修,是没有希望的。正如前面所讲的一样,上师告诉弟子:“你也将会死!我也将会死!你回去好好修,我的上师也是这样告诉我的。我也是这样修的,其他没有什么。”说得很简单,实际上这里面有很深奥的涵义。不修这个,修其他高深的法也没有用。

    阿底峡尊者一脉相传的噶当派弟子们,是以修无常等而著称于西藏的。虽然这些法非常基础,他们却穷其一生专心致志地修这些法,而不是首先就去修大圆满、大手印等。当然本来大圆满他们也没有,他们的法主要是大威德、大手印等,但他们不是很强调这些法。有的人一生都以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作为修行的内容,却成为了藏地最好的修行人。有人认为这些是没有价值的东西,这是不辨龙蛇的愚昧见解。不修这些加行,就不能加入真正修行人的行列。所以,要入菩萨道,就不要停留在语言上,要落实到行为上,要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修行人。

    这一课的时间非常长,中间没有休息。对于那些打坐基础不好的人来说,后面的时间,几乎就是忍受了。靖师兄在我身边,身子总是左摇右摆的,我知道,他打坐的功夫不够,或者,他年纪大了些,身体有些不好。

    其实,今天这课非常重要,教育方式也很合我的品味。从思想到行为再到结果,说了一个整体系统。况且在教学方法上,有概念有比方,有正有反,我很容易就接收到它的思想。

    这位活佛与其说是上师转世而来,不如说是师从名门的优秀教师,带领学生迅速理解的高手。真正的教学高手应该就像他那样:讲学生最需要听的,以学生最听得懂的方式。
(快捷键←)[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快捷键→)
大家同时在看:龙血战神 黑道特种兵 傲世九重天 武动乾坤 遮天 绝品邪少 生肖守护神 完美世界 我的贴身校花 绝世唐门 大主宰 莽荒纪 我欲封天 校花的贴身高手 星战风暴 武极天下 校园绝品狂徒 亿万老婆买一送一
本书转载于网络,版权属原作者,喜欢小说一名隐士的前半生全文阅读,记得收藏本书。 卓越全本小说网 https://www.bxu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