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侦探乔治无弹窗 第221章 数学问题
乔治一视同仁的给道森也伸了一个大拇指,赞扬的点着头说:“道森解释的非常好,贝尼特斯教授确实是一个有些特殊的案例。其实事后我研究过,他选择目标和杀人的时候,也不会对身边的人下手,从这点上讲,他其实也有一个安全区。
只不过因为时间因素和他特殊的杀人动机影响,导致他的犯罪行为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都被严重干扰了,使得他的缓冲区看起来非常模糊,甚至出现前后自我矛盾的现象。
比如他被逮捕前最后居住的地方,在20年前,这里附近的一个巷道就曾经被他抛尸过,但是,他是案发多年后才搬来这里居住,自然不会有什么可担心的地方。
可是,如果单独统计他最后一次搬家之后的案例,数据的数量又不够多,还无法形成一个稳定的缓冲区。
说到这里乔治停顿了一下,看查德威克没有疑问了,才继续说道:“另外道森刚才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对,产生安全区的根本原因,是源于罪犯的自我保护心理。
有句话叫兔子不吃窝边草,意思是兔子不会把家里周围的草吃掉,否则藏身的洞口就暴露出来了,这是生物保护自己的一种本能,罪犯作案的时候同样如此。
很多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连续作案的有组织罪犯,尤其是那些比较聪明,但又不像简那种聪明绝顶的人,在计划犯罪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的在身边建立一个缓冲区。
刚才大家说的都很好,我帮大家总结一下,为了更容易叙述,现在只考虑在他住处的这个图案,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这首先是一个心理问题,我代入到罪犯的角度和大家一起思考,比如我们正在抓的这个nn犯,他现在想找一家酒店实施犯罪。
那么他会如何选择呢?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首先这个地点不能离家太近,因为案发之后,警察一定会在犯罪地点附近展开调查。
无论是拿着画像询问到熟悉他的邻居,还是万一被问到作案时间他在做什么等等,都可能带来麻烦。
其次,为了在比较熟悉的环境内作案,更好的控制风险,又不能到太远的,那些让他感觉非常陌生的地方。
于是,他首先选择了距离自己住处较远,又不是非常远的酒店作案,nn了一位受害人。
那么他在准备下一次犯罪行动时,和第一次的时候已经有所不同,在他的潜意识里,就有两个地点要避开了,一个是自己的住处,一个前一次的犯罪地点酒店。
这个想法大家能理解吧,因为在他心里,在酒店实施了犯罪之后,那里工作的人就已经认识了他,会有警戒心理。
同时也会有负责破案的警察,在酒店附近展开各种调查,所以为了自己的安全,就要主动避开它。
于是在下一次犯罪的时候,他又选择了b酒店,b酒店不同于选择酒店的时候,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
首先离他的家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其次和酒店也要有一些距离,当然,和酒店的这个距离,可能没有到他家的距离那么远,但一定是有一段距离的。
如此类推下去,他每一次犯罪地点的选择,都会受到以前犯罪行为的影响,而每一次选择的地点,通常都是互相有一定距离的间距分布,而不可能是密集分布。
因为如果集中在某个地区的酒店作案,等于不打自招,他就要担心警察在那里给他设下陷阱,会增加自己的风险。
当他作案的数据足够多时,到这个时候,就从他潜意识中的心理问题,变成了一个数学问题。
每一个地址数据,单独看的时候都是离散的,也无法根据这些数据,推测到他下一次的作案地点。
但是有利必有弊,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他这种小心翼翼的自我保护措施,全部数据结合起来研究,就一定是有规律的,实际上,他的犯罪行为越多,这个心理缓冲区就越稳定。
于是,也就在地图上慢慢形成了一个,以他住址为中心的不规则图形,他就住在这个图形中间的空白区域范围内。
这个现象的产生是他无法控制的,总不能为了打破规律,他就故意冒着风险在家门口作案吧,同样的道理,以他工作地址为中心,也会产生一个类似的图案。
那么在这个空白区域之内,理论上说,越是靠近图案中心点的地方,他居住在那里的概率就越大,大家看,地图上我现在标注的这两个小区域,就是概率最大的地方。
我希望,我刚才的话已经解释清楚,某些特殊的罪犯,作案时会形成安全区的原理,大家可以在会后继续研究探讨。
但是,我现在要强调一点,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是破案的万能灵药,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侦探,必须要学会因地制宜的灵活应用,切忌生搬硬套。
言归正传,在我正式部署调查任务之前,大家对这个案子还有什么疑问么?
“老板,我有一个疑问,这个nn犯刚开始作案的时候,是直接使用s,然后很快就发展到nn之后才使用s,并且有野蛮的暴力行为。
您以前和我们说过犯罪升级的问题,还说过通常都会有一种逐渐加速的现象,为什么这个罪犯的行为没有继续升级,之后的三年多,反而稳定了下来。”
乔治虽然平易近人,可也不是谁都敢轻易去打扰他的,科迪就赶紧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问出了心中的困惑。
只是略微思考了几秒钟,乔治就说道:“科迪,我明白你的意思,是疑惑这个罪犯为什么没有继续升级,发展到杀人灭口的地步。
首先要承认,犯罪升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对我们研究重罪犯的心理和行为有很大价值。
但是,它依然有着非常大的局限性,比如因为感情、利益和复仇等等杀人的情况,就并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