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无弹窗 第六百七十八章:学说!
孩子的教育是整个汉华王国的未来,这是李江这位大统制说的,所以无论其他人如何反对,这项教育计划还是得到了通过,并且严格实施了,而事实上,效果还十分不错。相比枯燥的四书五经,孩子们更加喜欢那些课外知识,比如图画识图这类东西。
当然,也有十分遗憾的,那便是女子没能进入学堂,只能在家中请夫子进行辅导。
要说这是为何?原因很简单!
现如今毕竟是古代社会,大家的思想还是跟不上李江这个现代人,所以对于女子进入学堂读书,这是十分忌讳的。
也是,自宋以来,理学思想就开始发展,而且十分快速,这下,对于女子的歧视,更加大了,虽然不至于比清朝还难堪,但也是极为艰难的。
至于进入学堂读书,那就更加不行了。许多学生包括大臣们全都反对,而且各家各户也都极为反对,而且李江也觉得如今女子的思想没有得到开放,所以即使女子本人,也是很少愿意出阁来学堂读书的。
因此,这项命令,李江不得不等待合适的机会再下达!
礼教问题,其实是李江一直考虑很久的问题,而礼教的关键在于新儒学的发展。
汉华王国发展到了如今,虽然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都飞跃发展着,可是文化上却依旧是原地踏步。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儒家思想的束缚!
这种束缚禁锢着大家的思想,而且一直影响到了方方面面。
李江倒不是不认同儒学,他觉得只要对发展有利的,都可以继承与发扬,要去掉糟粕,继承精华部分,这才是关键所在。
就比如儒学思想,其理学有着很大一部分是需要去除的,尤其是对于女子的歧视问题。
除此之外,新儒学也是李江推崇的。
至于什么是新儒学,这个概念,其实并不是李江自己提出来的,而是徐海东等人一起提出来的,在他们看来,汉华王国虽然与大明有着同根同源,但毕竟国体不同,而且也是以商立国,本身儒学就偏离了大明的正统儒学,所以新儒学才是发展的关键。
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观点,便是儒学要吸收其他学说的先进理念,与时俱进。
对于这一点,李江是大为赞同的,其实,儒家思想一直是向前发展的,只不过在宋朝时期走了些弯路,而到了明朝中期,王阳明心学的发展可谓将这股弯路再次拉了回来,走回了正途,并且继承并且大大发扬了儒家学说。
而且,新儒学心学还因此传到了其他各个番属国,尤其是倭国,更是对心学极为推崇。
至于李江,他也认为心学是一个极为不错的学说,只不过李江觉得这还不够,他希望新儒学能够促进格物致知学,也就是科学的发展。
各家学说在汉华王国一直是百花齐放状态,只不过因为汉华王国是以商立国,所以商学一直是最为显著的学说,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懂得一些经商的知识,除此之外,就是墨学、儒学等了。
这样的情况,看似不起眼,但其实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担忧,他们觉得这样下去,汉华王国就会真的被商人所占领了。
这其中就以儒学为代表的官员最为反感,所以他们就屡次找李江提出,要限制商人的发展。
可李江明白,汉华王国之所以有今天,那很大一部分功劳都是因为这些商人,没有商人的努力,汉华王国恐怕连本土都无法发展起来。
而且李江更加明白,这些官员之所以提出这样的担忧,其实也有担心商人一旦掌权,会威胁他们的地位,毕竟自汉朝以来,儒学就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官员大多都是出自于儒学,如果汉华王国的商人掌权,哪还有他们的地位!
所以,这些人压制商人,提出要取缔商人某些特权也就不奇怪了。
可贺云却始终没有松开,他非常清楚,如今官员当中,儒学一直是主流,如果不给他们压力,不平衡他们,汉华王国将会走历代中原王朝的老路。
........
为此,李江与一众官员经过了多次争论,可每一次李江都是不同意,这不,今日这会,他们又来了。
只不过这次他们学乖了,因为他们并未立即提出要限制商人,而是举例说明了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大多都跟商人有关。
李江当然听得出他们这是要限制商人,所以便按照以往的态度直接否决了他们,说起了另外的议题,可是他万万没想到,这时的他们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多次插话,说起此事。
而且更是让李江无法回绝他们,因为他们说的非常巧妙,就如李江在说这些事,他们却扯上那些事,而那些事又与商人相关。
如此一来,李江哪还不知道,如果今日不给大家明确的答复,这些人肯定不会罢休。
但是李江绝对不会妥协的,这是原则问题,李江可不会为了堵住他们的嘴,而放弃自己的原则。
可是该如何劝住这些人了?
一时间,李江陷入了沉默当中。
片刻之后,他扫视了一眼徐海东,忽然心头闪过一道灵光,顿时有了主意,不由轻轻咳嗽了一声说道:“咳咳......诸位!既然大家都觉得限制商人对于新儒学发展有利!不如听我一言!我觉得可以不如大家选派一些新儒学弟子去经商如何!”
“呃....”
众人一听,瞬间愣住了,他们不明白李江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派儒家子弟去经商?这是要干嘛?
儒家子弟去经商,那还是儒家子弟吗?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绝对不行!
可李江接下来的话让他们不同意也得同意,就听得李江说道:“新学儒学子弟既然说商人这里不好那里不好,那不如自己体验一番吧!钱由朝廷出!就选派十人,三个月之后,大家再议如何?”
说完这番话,李江环视了众人一眼,脸上显露着一丝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