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汉必须强无弹窗 第五十六章 文状元
眼前的这个男人,也就是他们的皇帝,刘据。实在是太过强势,军事、政治、钱财,都被他握在手里。甚至刘据自己都不知道,从某种面来,他已经把封建君主**的中央集权发展到了极致。
不过他却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君主**肯定会被淘汰,而中央集权将继续存在,所以他一直在培养属于他自己的人。
霍光不是,田千秋不是,张安世也不是,这些人都是从刘彻那时候就在朝中的。
至于魏川,他是陪刘据一起走过来的,当然是自己人,可刘据还是不放心他,他知道的太多了。
把魏川当知心兄弟或许会更好,只是刘据是皇帝,皇帝向来都是孤家寡人,什么兄弟对他来太过遥远。
要君臣,知道皇帝秘密的人,还能居于高位吗?其实魏川还是做个不问世事的逍遥侯爷比较好,大司马不适合他,只是刘据目前还没有找到接替他的人。
不光是魏川,杨铭、田修和夏云那边,刘据也生出了这样一个想法。
这些人知道的太多,而且坐镇要职,地位极高,万一到时候他们生出什么别的心思,会给刘据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反而是梁振,一根筋,倒是不用去担心。
他也和桑弘羊过自己的秘密,不过桑弘羊不同,那次被吓破了胆,估计那件事就算是烂在心里,也不会出来。
刘据此刻心里的想法,让他自己想起了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和朱元璋坑杀诸臣。
当然,他选择了前者。刘彻和他过,要狠,做为一个皇帝,更要狠。
可在这面,他发现自己真的狠不下来,这些人都是陪着他从无到有的,一路艰辛,也不离不弃。
他知道,当他生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已是自己负了魏川等人,他也不想这样,可这些都容不得他去决定。
人们都朱元璋忘恩负义,毫无人性,可他还挺佩服朱元璋的,能做到这一步。
杀那些功臣,到底是错还是对?谁也不知道。可做为一个皇帝,刘据认为朱元璋做的没错。
历史上居功自傲的人不在少数,功成身退的人也很多。或许朱元璋杀的那些人里面,有不少人都没非分之想。
尽管这些人没有其它的想法,但这些人的存在,终究是威胁到了他。
皇帝乃天子,至高无上,凡有能威胁到他的西,都需要镇压、消灭,这是王道!
刘据的心还是软了,只要那些人知趣些,他可以给那些人荣华富贵,也算是兑换了那天的承诺。
人一旦有了想法,便会想着去做,不过眼下重要的还不是这件事。
刘据看向魏相,问道:“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魏相想了想后,道:“暂时没有。”
对,只是暂时的,要是以后有什么不好的地,我还会直接出来的,到时候你别怪我就行了。
这是他的潜台词,刘据也听懂了,道:“行,到时候你若是有什么想的,直接告诉朕便好,只要你的可行,朕都会答应你。”
来霍光以为刘据对魏相已经够重视的了,没想到这个重视超过了他的想象。
刘据的话就代表魏相以后在他面前可以畅所欲言,的对,刘据就听,的不对,刘据也不责怪,这待遇比他这个右丞相都不知好了多少倍。
霍光突然生出一个想法,要是他当年没有和兄长一起来长安,等刘据登基后,他也来参加科举,个法家之类的,是不是也有可能像魏相现在这般?
“通知下去,明日宣布殿试成绩。”刘据看了魏相一眼,道:“状元为魏相,任谏议大夫,其他的考生,右丞相你就看着办,安排其官位。”
“对了,那几个食禄两千石的官位先空中,不要安排人。”刘据又道。
一般食禄两千石的官位都是重要的,安排官员也不能草率,这次参加殿试的这些考生,除了魏相外,就没有他能看中的。
比起武举来质量真的是差了不少,当然,武举最瞩目的还是何钧,其他也有不错的。
总的来,这次武举刘据很满意,举就不是了,所以他宁愿把那几个官位空着,也不想让庸人去担任。
刘据对魏相的看中,霍光已经见怪不怪了,谏议大夫虽然只有六百石的俸禄,可他们是为皇上谋事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若不是魏相资历尚浅,就不是谏议大夫,而是光禄大夫了。就如何钧一样,再过一段时间,不定就从车郎将升为光禄卿。
“喏。”
霍光和魏相都退了下去。
……
长安城最繁华的地带,所有人围在一起,这因这里多了两样西。
榜、武榜。
这两榜就是今年举与武举的排名,不过现在上面挂着两块红布,将这两榜挡住。
现在还没到放榜时间,旁边又有官兵镇守,自然五人敢去掀开红布,只能看着干着急。
何钧的武状元有不少人都知道,当时刘据宣布何钧为武状元时,旁边有不少人都听到了。
魏相的状元则一直都是个迷,没有几个人知道。当时只有刘据、霍光和魏相人在场。
刘据不会没事干对外面这个,魏相都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甚至都懒得去关注这些。
霍光也没对外,虽然中间有不少人都跑来问他,他的回答都是“不知道”。
皇上都已经下令了明天放榜,他要是今天就把成绩告诉了别人,这不是在和皇上对着干吗?他还没有傻到这种程度。
“这榜都已经出来了,为什么还要弄块红布遮着?这不是吊人胃口吗?”有人不满道。
“放不放榜和你又没关系,你连字都认不得几个,放榜了你能把那些人的名字认吗?”当即就有人笑着回道。
“你……”那人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他的有道理啊!自己的确不认识几个字,只好道:“我是在替他们着急。”
顺着那人手指着的向看去,有一群人直接席地而坐,坐在榜前,穿着已经洗的发烂的儒袍。
他们都出身寒门,受“独尊儒术”的影响,熟读四书五经,只为有一日能入朝为官,从此光耀门楣,不再有饥寒交迫之苦。
可一直都没机会,现在终于有机会了,就像饥饿的人看到一块香气扑鼻的肉,变得无比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