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阴雄无弹窗 第876章 大阅兵
明末阴雄正文第76章大阅兵随着海军新战舰下水仪式的结束,这些军舰陆续被编入六支主力舰队之中,也就意味着海军下一阶段大规模进攻的开始。这件事情孔有德已经全权交给徐文仪去负责了,由他这个拥有着二十余年海战经验的老将在,加上已经经过多次大战历练的天策海军,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主力舰队指挥官,分舰队指挥官,以及舰长,一定把巴达维亚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干趴下。
两天之后,准备齐全的海军四支主力舰队,从威海卫军港启程,航向南方,开始天策海军新的征程。
而孔有德也回到了登州,回到了久别重逢的家里。
这一次回家,给他带来的最大喜讯便是他有孩子了,徐若宁怀孕了,这个消息不但他高兴不已,全军上下也是一片欢腾,尤其是毛承福,程希孔他们这些高级军官们,搞得就像是他们的老婆怀孕了一样。
回家看望了妻子之后,孔有德便开始准备后续的作战计划了。
辽东的战事结束了,但现在一切初定,还需要驻扎一定数量的兵力维持稳定,并且完成移民和地方衙门的建设工作。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辽东也将逐步稳定下来,用不上那么多的兵力了,可以投入到对大明朝最的作战之中了。
所以,为了在与朝廷决战中确保取得最终胜利,孔有德将所有重要将领再一次召集回来,决定进攻计划。
整个会议持续了足足五天时间,制定了一份极为详细,而且完备的作战计划,每个师级以上将领手中都有一份,确保每个人都对这次作战目的,作战思想,自己所要面对的敌人,有一个清晰地认知。
根据这份作战计划,这场决战将持续大半年的时间,天策军要在崇祯年九月之前,彻底掌控南直隶,北直隶,河南,山西,湖广,江西,浙江,以及福建,两广区域。
定好了作战计划之后,孔有德便带着徐若宁,前往济南。
在路上,孔有德收到到了中原战场最新的情报。
与最开始猜想一样,原本跟熊文灿的二十万大军打的有来有回的高迎祥,在范景文的新军入场后,不到十天的功夫就被打崩了。
对于这样的情况,孔有德丝毫不意外,因为他对范景文的新军,以及高迎祥的闯军有足够的了解,新军不好说,但对于闯军,恐怕高迎祥自己对闯军的实力认知都不如孔有德准确。
闯军可以说完全是靠着天策军扶持起来,没有那上百门的火炮,以及数万支鸟铳,数千杆燧发枪,都不需要范景文动手,光左良玉都能把高迎祥吊起来锤。
而正是靠着天策军提供的大量军火,高迎祥才翻身农奴把歌唱,先是突出包围圈,不断攻城略地,然后又在枣阳暴走了左良玉,趁着卢象升主力前往武昌府的时候,绕道突袭了襄阳,直接占据了战略主动权。
又在随后的大战中,依靠着火炮和火铳上的优势,击败了气势汹汹的天雄军,实力进一步扩张,一路神挡杀神,都挡杀佛,张令,秦良玉,贺人龙,猛如虎,贺虎臣,一个个猛将败在了高迎祥手中。
以至于熊文灿率领从各地集结而来的二十万明军,高迎祥依然可以打的有来有回,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武器优势上面的,而这个优势,在范景文的新军面前丧失殆尽。
高迎祥有二十来门天策军卖给他的红衣大炮,以及一百四五十门佛郎机等其他中小型火炮,但范景文的新军虽然只有三万人,但光一个炮营就有两百门的野战炮,加上其余各部,火炮数量加起来超过三百门,无论是机动性,火力,精度,还是熟练程度上面,都远远胜过高迎祥部。
根据传回来的情报,范景文抵达前线的第一天,就对盘踞在方城山的袁时中部发动猛攻。
袁时中本是三十六营之一,后来中原生存压力大,高迎祥又在南阳盆地发展壮大,为了活命他就带着队伍来投奔了,手底下有近两万人,虽然都是些杂牌,但高迎祥也划拨了一些火器给他。
得知新来的敌人是南京兵部尚书,他并没有太在意,区区一介文官,估计带来的队伍也是花架子。
当看到振武营区区四千兵马前来挑衅,袁时中直接亲率一万兵马出击,结果可想而知,这一万人在邓文郁手上连一炷香的功夫都没撑到,便大败而归。
袁时中见识到了新军的厉害,果断派人向屯兵裕州的高迎祥求援,高迎祥派大将刘宗敏亲率三万大军增援。
但这支携带了五千支火铳,以及四十门火炮,包含一万高迎祥嫡系精锐的兵马,还没为方城山上的袁时中解围,便正面与常延龄的神机营碰上了。
双方随时展开大战,战斗也一开始刘宗敏就意识到的情况不对,这支明军不同以往,实力比创盈精锐还要强得多,但他想要撤回来,却根本没办法做到,双方缠斗的紧,一个不慎便是全军溃败的下场。
正在双方鏖战之时,郭培民的虎骑营杀出,创军大败,刘宗敏也只能带着残存的万余兵马退至方城山,与袁时中一起结营固守,等待高迎祥的救援。
接连两次的战败也让高迎祥产生了警惕,并没有继续派兵去救援,以免落得同样的下场,但他没出动,范景文却找上门来了,整个炮营两百门火炮的齐鸣,让他们真正的明白了什么叫有钱人的打仗方式。
毫无疑问,这一次硬碰硬,又以高迎祥的惨败而告终,一站下来损失了近五万兵马。
但他并没有损失全部兵马,核心精锐还保留了不少,高迎祥率军直接退守襄阳,至于方城山上的袁时中和刘宗敏,则被他完全抛弃了,毕竟高迎祥自顾不暇,已经管不了他们了。
短短几天功夫,范景文便率军收复了整个南阳府,然后掉过头来收拾方城山上的刘宗敏部。
截止战报发出的时候,刘宗敏他们还没有被消灭,但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看样子范景文是打算消灭了方城山上的残敌,在集合大军进攻襄阳。
而与此同时,西北方向的贺人龙,南方的卢象升,西南方向的张令,秦良玉等,也都整兵备战,准备合力一击,彻底歼灭闯军。
对于高迎祥的死活,孔有德现在一点都不在乎,反正扶持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们撑到了天策军灭亡后金,确保了山东这个基本盘的安全,现在他们是死是活已经无关紧要了。
五日后,孔有德抵达了济南,秦致远亲自上前迎接“大人,大阅兵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完成了!”
“很好,按照计划进行!”
秦致远所说的大阅兵,便是孔有德根据后世国庆阅兵搞得一个翻版,以前天策军也有过类似的行动,但都是小打小闹,现在的天策军已经完全有了和大明朝廷刚正面的能力,实力就没必要藏着掖着了。
所以这一次天策军大阅兵,为的就是最大程度的展现天策军的实力,早在多尔衮表示愿意投降的时候,孔有德就下令给秦致远和程希孔,让他们二人协同负责这次大阅兵。
这一次的大阅兵秦致远是非常上心的,当初他只是吴桥知县的区区一个幕僚,却因为怕死选择投靠了天策军,如今也能混到山东巡抚的位置。
他很清楚,实际上他的能力并不算也别出众,靠的就是忠心和资历老,才能位居其他人之上,所以对孔有德的吩咐总是仅仅经历的完成,这一次大阅兵花了他不少心血,一定要办的出彩。
虽然时间上并不算充裕,只有二十来天,但各部门伤心一心,通力合作,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齐全了。
这一次大阅兵,不同于后世的单纯的阅兵,还有各种各样的比赛,实枪实弹的演习,以及更刺激的真人打靶环节,可以说结合了运动会和军事演习,为的就是更全面的展示天策军的实力。
事实上,阅兵这东西不是后世的原创,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类似的阅兵行动了。
例如公元前625年,郑国由于攻打宋国,遭到各诸侯国的讨伐。诸侯军队把郑国围住后,“观兵于南门”。郑国慑于诸侯军队的阵势,“乃行成”,也就是求和,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而阅兵这个名称,则是从汉代正式使用的,阅兵常与立秋之日“祭兽”一起进行,其中增加一些打斗的内容。以后,各个建朝时间较长的朝代都有类似定期或不定期的阅兵仪式,用于检验军队训练成果,或者震慑心怀不轨的敌方势力,凝聚军心。
九月十日一大早,孔有德一身戎装,来到了位于济南城东十里的阅兵台。
在他身边的,则是同样一身戎装的妻子徐若宁,英姿飒爽,颇有一番巾帼之风,虽然她现在怀孕了,但骨子里对军事的喜爱,加上这意义非凡的阅兵,她还是执意要来,孔有德也就允许了。
而阅兵台两侧的观礼台上,则已经坐的满当当的,这些都是各地受邀来参加阅兵的人,有各地的大商人,一些致仕的大明官员,江南的士子,新任衍圣公孔兴源,山东本地的士绅等等,只要是在地方上有点影响力和威望的人,都在邀请之列。
徐若宁虽然跟着天策军也参加过不少战斗,但对于今天这样的大场面,还是第一次见到的,而且是作为孔有德妻子的身份参加,她也无比的骄傲。
而此时,天策军的各级军官,除了张东和,刘宇,丁山他们这些还在外地且军务在身无法赶回来的,以及徐文仪他们这些已经出发准备进攻巴达维亚的海军军官之外,其余的军官悉数到齐。
这样庄重而盛大的场面,每一个人都不愿意缺席,这是属于他们的荣耀,属于天策军的荣耀。
整个阅兵场地非常大,占地达上千亩,足以容纳超过三万人的天策军部队,也就是此次从各军团抽调的参加阅兵的队伍。
除了观礼台上受邀的宾客之外,有自发愿意前来参观的人,天策军也都非常欢迎,并且为他们提供免费的食宿,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这一空前壮观的盛事。
如此一来,自发前来的民众数量超过二十万人,他们都在阅兵场地的外围等待着好戏开场,虽然人数很多,但孔有德专门安排了近万人的部队负责维持秩序,所以显得井然有序。
与此同时,还不断地有人从家里赶来,希望目睹这一盛况,但他们来得晚了,最佳的观赏地点早已被他人战局,只能干着急。
当然,这人群之中少不了锦衣卫和东厂番子,天策军这么大的动作,朝廷不可能毫不在乎。
但对于孔有德来说,他们来的更好,反正大战已经不可避免,在开战之前展示出天策军的绝对实力,没有任何坏处。
“感谢诸位父老乡亲,远方来的宾客,前来为我们天策军的大阅兵捧场,诸位的到来,让孔某非常开心!“
“现在我宣布,本次大阅兵,正式开始!”
简短的开场白过后,观礼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啾!”
“啾!”
“啾!”
随着三发橘红色的信号弹升空,震耳欲聋的鼓声响起,意味着阅兵正式开始。
万众瞩目之下,一支身披战甲,排着整齐队列的队伍出现在阅兵场地东侧。
“天策军第三军团第一师第一营,前进!”
随着军团长程希孔一声怒吼,第三军团第一师第一营的两千名战士,排成四十乘四十的方针,迈着整齐的步伐,渐渐向西前进。
他们人人身披崭新的盔甲,身材挺拔,一股无形的霸气通过稳健的步伐透露出来,引起了观礼台上的阵阵轰动。
这一次的阅兵,完全是按照战斗阵型进行的,没有做什么调整,外围的都是清一色的长矛兵,火铳兵居中,后面还有营属骑兵和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