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无弹窗 第一一二章 祥瑞纷呈
浩在京城对那些意图造反的读书人展开血腥镇压的时候,在南坐镇的李子扬也接到了来自京城的指示,将那些关进大牢的人都提了出来,宣判了他们的死罪,然后马上执行。哪个地来的人,就押回到哪个地行刑。
罪名很简单:
一、阻挠朝廷推行新式教育。
二、串联造反。
两个罪名加在一起,就表现出了朝廷的态度意图阻挠朝廷推行新式教育,就等同造反。
很多人都知道,浩迟早都要做上那个皇帝,看到他现在对新式教育的支持力度,就能够明白,这新式教育也就等于是以后的国策。
谁都反对不动,谁反对都是死路一条。
浩既然将自己的利益和老百姓的利益绑在了一起,就不会顾虑杀读书人的问题。
这一次读书人造反,前前后后杀的读书人以及跟他们有关的人,就已经有几万了。
这可不是战争,就是针对读书人的一场大屠杀。
杀得那些有心思的读书人都吓破了胆。
秀才造反也就是能够在害怕他们的官员面前耍一下威风,碰上一个不把他们当回事的人,他们就只有死路一条。
而浩正好就是那个不把他们当回事的人。
这一番镇压,消除了很多异样的声音。
王大士一开始还留在元老院的,甚至还主持着元老院的日常。
但是经过这件事情之后,他也向浩表示要辞去元老院的职务,表示要回到老家,兴办教育。
早几个月前,尤登阁就已经从关外挖了一批老师,在自己的老家办起了一所校,名为育才校。
现在虽然只是教,但是圈了很多的地,以后会有着兴办中乃至大的想法。
这座校得到了浩的支持,特意准许他随意的圈地,那些地永远都属于那座校所有。
这做校建设得比较好,设施不错,还有一大片的空地准备新建更好的校。
这不是一座免费的校,而是收费的,而且收费还比较高。
但是他不担心生源的问题。
有很多他以前的门生故吏,都将自己家里的孩子送到了那一座校。
只是半年的时间,他那座校就已经办得有声有色了。
王大士也听了那件事情,颇有一些羡慕。
现在元老院也做不了什么事情。
虽然原则上可以参政议政,但是,也只是原则上可以而已。
真正能够推行的那些政策,还是浩这个摄政王提出来的。
财政部门没有税收,所有的钱都来自于浩。
浩不只是管着枪杆子,还管着钱袋子,没有人能够反对他的声音。
这一次死那么多读书人,也让他非常的不安。
他也属于那一个阶层,私下里也认同那些读书人的法,他觉得继续呆在官场非常的危险,还不如趁早离开,回到老家去教书育人,倒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退路。
但是浩没有批准,要让他继续留在这里:
“现在皇上登基没多长的时间,裘首相上任不久,还欠缺威信,需要大臣在朝,共同维持局面。这个时候王院长还是不要离开,稍等个一年半载,就没问题了。”
现在浩倒不是担心裘伯贤维持不了局面,而是他要接受归元皇帝的禅让,终究还是需要一些有名望的人来带头。
现在还不是禅让的时候,怎么也要等到年底各地都彻底安定下来,有一些好的成果之后才适合做这样的事情。
他派出去征岛国的海军已经传回了消息,在他绘制出来的地图导引之下,顺利的登陆,也找到了金银矿产,已经开始在炼矿。
那个岛上也确实住了人口,还有着几百万人,甚至还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政权,也有着属于他们的字语言和制度。
他们上岛之后,遭受到了比较猛烈的抵抗。
不过在他们使用了火枪砰砰砰砰的开了一顿枪之后,那一群矮子就跪了。
浩派出去的那支军队登陆之后,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占领了那一个岛国所有的地,将他们的军队都给灭掉了,那些当兵的人都赶去挖矿去了。
那里虽然有着很多的金银矿,但是那个岛国的人还不会炼制金银,所以民间并没有收集到什么财富。
不过那不要紧,因为跟过去的有很多都是矿产公司的人,有着先进的炼矿设备以及技术,很快就能够炼出大量的金银出来,充当尧国建设发展的货币。
预计到年底的时候,就可以用大货船一船船的将金银给运到尧国来。
到了十月底的时候,在老家开办校的尤登阁突然送上一份贺表,因为他发现了祥瑞,带着生们去某一座山游玩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凤鸣声,看到一只凤凰飞过,有很多生都可以见证。
根据他的猜测,这是有圣王出现的征兆。
这一份贺表出现在京城的时候,很多人都暗骂一声老贼无耻。
凤凰出现,那也只是孩子才会相信的西,当官的人可没有谁会将这种事情当真。
但是也提醒了一些人,现在不是等着时局变换的时候了,要主动出击。
过了没几天,一个老家在西南的官员突然间弄来了一个千年灵芝,是他们老家的人在深山里面发现的,觉得这是祥瑞,要送上朝廷来。
再过没几天,又有一个大官出示了老家写来的一封家书,是老家很多人在一条大河看到水里有一条金龙游动。
不用,这也是祥瑞。
……
在尤登阁看到凤凰的带动之下,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尧国国各地不断的出现祥瑞。
而祥瑞的**是,在一次朝会上,归元皇帝突然对着所有的大臣,讲起了自己昨天晚上做的一个梦:
“朕昨天梦见了先帝,梦见了尧国自开国以来的历代皇帝,他们在太庙里面跟朕,现在出现了圣主,天下将会因此大治,要朕顺应天意,将皇位禅让出来,不然这个国家就会有很大的祸患,诸大臣以为此梦当如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