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记无弹窗 第七一六章 通途
数月未见,胡大宝比先前强壮了不少,不再如同过去那么干瘦了,说起话来也是中气十足。但是他的独眼龙装束,依然未变,尽管穿着大明朝官军的衣甲,却怎么看都更像海盗多一点。
杨振看着他,想着他说出来的话,最后点了点头,表示认同了他的观点。
满鞑子在重修熊岳城的时候出乎意料地增筑起棱堡来,甚至在他们的后方盖州城都增筑了棱堡,一方面固然说明,这个多尔衮确实有其高明之处,另一方面却也说明多尔衮的心态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他这么做,是要转攻为守了吗?
要知道过去的满鞑子可是一直维持攻势,基本是追着各路明军打,很少考虑整修城池营垒,摆出一副固守的态势。
那么他们现在开始学自己增筑棱堡,是不是意味着他们要转攻为守了呢?
虽然满鞑子驻守的城池增筑起棱堡,表面看来好像对杨振接下来的作战不利,但是这个迹象所透露出的大战略大形势,却令杨振心中有些欣喜。
这说明满鞑子自奴儿哈赤以来形成的快速崛起之势,已经显现出了疲态,虽然不能说是强弩之末,但至少受到了一定的遏制。
杨振想起自己在去年的时候,曾经打掉了宣府那边的沿边奸商团伙,打断了满鞑子一个极其重要的粮食、铁器、硝石、硫磺等物资的来源渠道,时至今日,其后果也应该有所体现了吧。
再想起满鞑子前不久派了使团前往汉阳城要求李朝借兵借粮借船助其作战的事情,杨振的心里,就越发明朗起来了。
“呵呵,这个睿郡王多尔衮倒是鬼精鬼精的,不过这个背后的道理嘛,想一想,也颇能说得通。他们在观马山一战,被我们缴获了那么多重炮,但凡有点见识,也的确应该担心我们用重炮去攻他们的城!”
杨振并没有直言说出自己内心深处的判断,但却给出来了一个所有人都能理解的解释,当下众人听了点头不已。
在杨振看来,征东平虏将是一个总体战,谋求战场的胜利只是一个方面,而且是比较困难的一各方面,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面也要多管齐下。
比如经济战,尽可能地打掉满鞑子的外部物资来源,切断他们与盘踞在宣府各边口的奸商们的贸易渠道。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好像满鞑子打仗主要靠的是弓马骑射取胜,但事实并非如此。
满鞑子在黄台吉时期早已经不是纯粹的冷兵器队伍队伍了,他们的火器装备程度甚至高于明军,装备的火器精良程度也远高于明军。
正是这些火器装备,配了他们原本就擅长的弓马骑射,才使得他们战斗力爆棚,看起来纵横天下无人能敌。
但是,所有火器化程度比较高的队伍,与使用冷兵器的队伍相比,都会有一个共同的弱点,那就是严重依赖后方的物资补给,尤其是火药弹丸这些特定的物资补给。
大明朝人口众多,到了明末虽然国力疲敝,但仍然远胜于东虏后金那个弹丸之地,可为什么屡战屡败,就是搞不定这个小小东虏后金国呢?
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个因素却绝对不能忽略,那就是建州女真崛起之后历次出关征讨东虏后金国的明军,都过于依赖来自大后方的后勤供应了。
仿佛没有了坚固的城池屯粮藏身落脚,没有了充足的铳炮弹药压制敌人的攻势,他们已经不知道该怎么打仗了。
到了最后,征东平虏对他们来说,就只剩下不断地修城池,不断地要粮饷,不断地要援军,不断地屯弹药,除此再也没有其他法子可想。
这是万历末年以后直到大明朝被沉重的财政负担压垮最后分崩离析的真实写照。
但是这个最后令大明朝亡国亡天下的绝症,如今却在满鞑子的所谓大清国身提前出现了一些征兆和苗头。
对杨振来说,满鞑子要筑城要修棱堡,很好,那就修去吧,最好从熊岳城开始,一路往北,一直修到辽阳城,修到盛京城,修到抚顺城,修到他们的老巢赫图阿拉城。
在杨振看来,以眼下满鞑子大清国的国力,如果他们要是这么办,那么他们也就不用干别的了,也干不了别的了,早晚国力耗竭,不战而亡。
当然了,这其中的复杂关系,杨振一时也说不清楚,面对北路诸将,他也没有必要将这些和盘托出。
“这,都督当初在松山城的时候首创棱堡之法,其守御之效早已验证,如果将来都督有北之心,对多尔衮增筑棱堡的事情,可不能掉以轻心啊!”
北路协守总兵吕品奇见杨振从最初的惊讶之中镇定下来之后,似乎对多尔衮增筑棱堡的事情并不怎么当回事儿,立刻这么提醒杨振。
“而且,最近熊岳城那边的满鞑子似乎有了南下石棚山甚至许官堡修筑堡城的迹象,要是多尔衮叫人在许官堡、石棚山一带也修筑了棱堡,不消多,只需要几门炮,咱们从复州城北的道路,可就要被拦腰截断了!”
“哦?有这个可能吗?”
听了吕品奇所说的话,杨振抬头又去看胡大宝,就见胡大宝点头说道:“据卑职亲自打探,满鞑子怕是已经选好了地址,随时可能动工开建了。熊岳城那边即将竣工,可石棚山一带的采石场仍旧日夜不停,条石堆积如山,这就明证。”
“是啊,都督,如果都督有北之意,咱们就得尽快北,要是等他们在许官堡修好了城堡炮台,驻扎了兵马牛录,咱们今后想过浮渡河可就难加难了!”
吕品奇、胡大宝两个人对杨振报告了情况之后,坐在一边的徐昌永,也急不可耐地张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如果都督,暂时没有北的意思,那不如叫咱老徐多派轻骑北,去打一打在许官堡旧址筑城的满鞑子匠人民夫,也好干扰拖延他们筑城的进度,总之,不能让他们顺顺利利地把死咱们金海镇的北之路!”
“把死咱们金海镇的北之路?哈哈哈哈,徐老兄,你太高看他多尔衮了,而且你的眼界,也仍然局限在了金海北路当面的陆地之!”
听完了徐昌永所说的话,杨振先是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随后就指出了他的眼界狭窄之处。
“你可以时不时地派出一些小股人马,北观马山浮渡河一带监视,或者袭扰一下多尔衮派到那里筑城的人马。但是,也不必太过于认真在意了。”
杨振对于多尔衮征集人力大修城堡的做法,不仅完全不在意,而且显然还有点乐见其成的样子。
因此他的话一说出来,不仅徐昌永瞪大了眼睛挠着头不解其意,而且吕品奇、张得贵等人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杨振的葫芦里买的是什么药了。
“呵呵,多尔衮愿意筑城,那就叫他使劲筑城好了。反正将来他修筑的这些城池堡垒,早晚也是我们的。他现在修的越好,我们将来就越是省事!”
“都督的意思是,将来我们征东平虏,大军北,不走熊岳、盖州,不走陆路?”
吕品奇听到杨振说的话,眼见着胡长河、高成友他们水师营的将领若有所思,面露喜色,他的心里顿时反应了过来,有些领悟杨振的意图了。
“谁说征东平虏就一定要走陆路了吗?我们金海镇既然带了一个海字,那就要吃海饭,陆路走不通,大可以走海路吗?”
杨振的想法,当然是走海路了。
他见吕品奇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当下笑着对众人说道:“虽然我们打了几次胜仗,但是眼下陆地之,仍然是敌强我弱的局面。既然陆地之敌强我弱,那么我们当然要扬长避短,当然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杨振说到这里,众人已经恍然大悟了过来,包括徐昌永也一拍脑门,连声慨叹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海路,引得众人哄笑。
“呵呵,老徐你们出身骑兵,打惯了陆地的战事,总用陆战攻防的眼光看问题想问题,这个短处今后可要改一改,遇可以多问问水师营的意见,多问问胡长海他们的想法。
“要知道我们周围的海面绝对不只是隔绝敌我的天堑,用好了,必将成为我们金海镇今后征东平虏建功立业的通途,四通八达的通途!”
“只是——”
“只是什么?”
杨振见众人一时皆无话而唯独复州城守营的炮兵指挥——自己的老部下马壮似乎有话要说,是以立刻出声问他。
而马壮见自己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表现引起了杨振的注意,当下也不再慎着了,往前一步,从诸将身后站了出来,躬身抱拳对杨振说道:
“都督,卑职是在担心,满鞑子要是像这样一步步筑城南下,恐怕许官堡重建完成之日,就是满鞑子再次大举渡河大军南下之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