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玉传贰无弹窗 第132回 峦峰破石惊天著 忧思藏名隐凄寒
此时此刻,美霞脸上露出无尽的不解之色,这显现的种种到底有何深意,可惜才疏学浅,还是未能解其意。谁知恰在此刻,虚空之中竟显现出数段辰光漫天之言:
“才星横空尘寰赴,智石惊世山河护。武者渡关踏九途,文子敞扉论心赋。孔孟仁行相授长,儒雅名言省思悟。之乎者也美传誉,难及清月贤义录。
天公点津赠奇绝,地翁指困献风韵。锦心艺迎登穹阁,绣口奉教攀峰峻。包罗辰宙振日月,吞隐万象兴风云。挚荫宏道庆江河,诚护漫途贺岁年。诉言倾腑解德善,明道暗理寄玄奥。广狭义领解慈悲,博精深妙隐辉皓。
慈意通理古来识,风月寄思明自知。开秦创基屹万载,岂料二世唇亡矣?父传子继天经义,尘间漫舞仁善智。后代纯衫换污泥,自堕毁行腾天志。金山焰山化空山,澄江污江消清江。
儿孙自有天寿福,不消拄杖扶亲梯。传艺奇技傍己身,授德明义重泰金。雨露均沾儒学门,福荫润泽众生地。千古名理屹端涯,万载真行庇华夏。
奈何芸生执念超,心厌口恶不解察。行恶裨己身泰然,人不为自天必罚。性冲体动绝思果,损人利己徒增伤。乌阴簿上圈红笔,试问九族泣何悲?鄙笑仁义道德言,何以富利护身行?奸意邪念游心志,曲误贤慈立命法。
光正皓明踏月迎,天地通路畅游行。奇志屹巅高峦耸,烈阳普照乾坤晴。宏图再创辉煌日,倚仗清月豪赋吟。”
美霞更为不解的同时,谁知阵阵惊心动魄的巨声随即而响彻于天地,而后,山峰左右两侧的两块奇石竟光芒万丈,接着对立而行,快速地往前,瞬间便交合于一处,紧接着好似听闻到声声惊天骇浪之音连绵不绝而来,这瞬间一本惊世巨著竟破石而出,即刻悬于高空,仿似遨游于碧霄,而后竟认准方位,缓缓地直射,接着刚好落于美霞手上。
只见其封面之上映有五个金光璀璨的大字,乃是书名为《清月贤义录》。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书为何会落于我手中?美霞甚感疑惑不解的同时,便目光深沉疑惑地翻开第一页以观。
只见第一页乃为本书之序言,序言曰:
鸿蒙初开大千世,
乾坤盛兴仙凡气。
辰辉悬映祥阔疆,
雨露润泽福辽际。
武圣笑过千里域,
文尊博阅万卷书。
巧识耀绚日月明,
慧心解观江雨清。
仁义达慈富山河,
博大精深屹泰德。
污言邪意损尘途,
耗气毁运添丑恶。
悟领感释复存心,
精妙绝论天地行。
汇聚成册唤世贤,
度迷化痴艳霞迎。…………
看了序言之后,美霞便对此书有了一定的了解,原来这是一本讲善道,论贤良仁慈之书,可这有什么用呢?这个世间本就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处处隐藏危机,又有谁会去研究善道呢?为何它会不由自主地飞到我手中呢?紧随其后,她深感迷茫的同时,便无精打采,随意而继续翻阅第二页,
只见上面写道:
“乾坤初开而日月兴,圣贤立正而天地安,古时谓之七美者乃华夏之德也,寰尘之贤德而非语可解之也,夫施博爱心而富之于天地,心生慈隐而怜之万物,急生灵之所急,忧众生之所忧,故而同天地齐哀,与日月同悲,倾风雨诉声而融身于自,闻花鸟虫鸣声而知其性,融情于自然之谛听,寄思于山水之感聆,托意于风云之际会,待万物而皆同视之也。……
然古贤乃如皓月之明也,身怀宇宙之志,匡扶天地之心。夫吞辰星日月之妙,惊山川秀林之奥也。辨寰尘之是非,清泥潭之污浊,驱人心之邪秽,屹世间之正义,此乃诚如是,夫复又何求?……
然此善道而非彼善道者耳,乃借自然之立生法,引博深之理,传精妙之据,通神州之意,提精而适用于当下,取髓而流芳于百世也。况此种种益言乎,皆何如耳?……
美霞的明眸郑重而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书中的精辟妙论,一页页上浮现的文字映入眼帘,神色从刚才的无精打采之容,缓缓地竟转变为了大惊大喜之色,这本奇书真是让她大开眼界,人家论的善道皆为有口而无行,没有丝毫的用处,而此佳作之上所言者真乃包风云之妙也,付诸实行,威而无穷,就好似大罗真经般深不可测,随即便赞道:“这……妙哉!真是妙哉呀!苍天之意果然不虚,累尽岁月亦数载,读遍儒学徒枉然,果真不及这本《清月贤义录》,此书真是名不虚传,真乃神书也。
此所述真乃大乘之爱也,不拘于小情与小义,格局虽不广,而心局却能装下整片天地,不仅将贤义仁德之层次展现的淋漓尽致,更加说明了为何众生皆要行善?行善又有何益处?
曾记《史记》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说明天下人晨起日落,熙熙攘攘之人皆为取利而求,这说起来其实也并没有错,故而此书以善道而论,亦识人之心也,因此也以熙攘之利道而取之此善道也。
比方说以一人诱利而度一,而度化之人也可同样再去度他人,这样接二连三的度化,也就相当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样周而复始,随着度化后的人再去度他人,所度之人便会越来越多,好似一阵阵漆金耀目的佛光普照着世间万灵。
可她奇怪的是,如此的著作问世,她这位小才女竟全然不知,故此便想一看此书的作者为何人?谁知,只见上方显示乃无名氏所作。
这……这不是太可惜了吗?如此佳作的作者竟是无名氏,此人真乃豪杰也,心胸真可容江河之广,护万灵之爱,竟不为名也不为利,为的皆全然乃是天地生灵,芸芸众生能够永享太平。”
美霞深为夸赞的同时,一股惋惜之情也瞬间涌上了心尖。
而正在美霞依然陷入深思之时,虚空中随即又显现出这金光灿灿的数言:
“起伏跌宕人生梦,
悲欢品味百态逢。
曲弯圆折绵无尽,
奇离惊绝牵灵腾。
醒悟执念心定意,
解迷祸福身立正。”
“我明白了,这一切皆是天意,是上天要小女感受这种种的一切,就比如是:
阴晴圆缺人生途,
荆棘卧道绊险阻。
乌霾遮辉隐青日,
迷思惑智迎金舞。
真伪行言招笑引,
是非险难祸转福。
艳芒煦日南映道,
波潺江流东逝渡。”
“贤慈兴倚局中卧,仁善富行山内窝,谁解此中味?谁解其中味啊!哈哈哈!”
恰在此刻,忽然,天地间响起了声声亲切祥和,又颇具大有深意之言,而后,虚空中从四面八方涌来了道道璀璨的光华,接着,这数道光华所过之处,交叉而迅速的合于一处,缓缓地形成了一个白须道袍的老人虚影。
紧随其后,这虚影便缓缓的化成了一位身着白衣道袍的老人,道袍中央映有八卦太极图的图案,手握纯白的浮尘,慈祥而微笑着,大有深意地注视着美霞。
而后,空中微风轻拂,这老人的一席道袍,一脸的白须与手中紧握的浮尘随风而起舞,显得很是仙风道骨。
“老爷爷,请问您是哪位呢?为何而来此?”见状后,美霞目不转睛地打量着白发老翁,而后也恭身微微地向他施礼,同时不解地问道。
“哈哈!来自天外清雅楼外楼,去往世中繁秀殿中殿。”只听这老人目光深邃,且继续大有深意地说着。
“小女曾阅读过无数神话故事,而书中所提及到的三清至尊太上道祖的容颜,与您极为相像,莫非您就是太上老君爷爷吗?”美霞仔细端详着老人,而后分析得知,觉得眼前老翁极像太上老君。
“呵呵,小姑娘果不失所望,真是耳聪目明也,老道曾阅人无数,可皆非匡扶济世之贤也,今老道有言相问,小姑娘可知治世之经典乎?”
太上老君脸上浮现出灿烂的笑容,而后点了点头,目光凝重地望向美霞。
“回老爷爷,小女不才,但在家时曾听父亲所言过,乾坤富贤庆天道,日月增辉明地奥,故而真正的治世之经典乃仁德立身,贤善曌空,忠义丛心,处事之道以德而服人也,使人敬之而生畏,然非畏之而生敬也。”
美霞目光深沉,且躬身而回道。
“呵呵,那老道还有一言不解,请问何为贤良之德乎?”而后太上老君连连微笑而大有深意地继续问道。
“回老爷爷,《坤山志》曾有言,贤系乾坤,德披日月,善荫山河,慈佑万灵,故而小女觉得助人之所危,救人之所难,解民之所困,护国之安泰乃为真正的贤良圣德之道也。”
闻言后,道祖捋了捋白须,而后轻轻地摇了摇头,且微笑道:“此乃小善而非大善也,此乃小爱而非博爱也!私心未清,公心何显?秽心不灭,洁心又何现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
昭清化正喻善道,
观色品味测香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