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满京华无弹窗 第五百八十章 很高的评价
最终,对于被夏晏清上课这件事,皇帝只能以深叹一口气作罢。“此女眼界和心胸很是宽阔,品行好、性格又豁达,着实是个难得的奇才。”
在场这些大臣,和皇帝打交道可不是三年五年了。在他们记忆里,还没人能得到皇帝如此高的评价。
同时,也不得不认可皇帝的话,只看这女子所做事情,寻常人还真做不来。
玻璃生意如此热销,完全没必要整什么连续投料技术。就算朝廷有意向,做不到也没办法啊。
但夏氏女就是答应研制了,而且比大家预期快很多的研制成功,把原本可以自己一家赚的银子分了三份,清韵斋只拿了四分之一。
琉璃瓦刚一面市,夏氏女就和关家合作。虽然听做生意的人分析,如此做才能在最快时间把琉璃瓦生意铺开,在各地占据先机。但是,有这份魄力,能做出如此取舍的人少之又少,夏氏一个女子,就是这样的人。
而且,这样的合作生意做下去,清韵斋才能把各种人的各种利益纠葛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情况下,生意才更容易保得平安。
舍弃短期利益,谋算长久。这份眼光,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有的。
众朝臣唏嘘不已的时候,皇帝作指示了:“工部选两个大型作坊,以五年为时间段,统计所有事故造成的损失,包括停工修缮时减少的产出。对比你们统计出的安全保障支出,两项若能持平,便开始实施吧。”
工部尚书冯延策和工部的两个官员连忙站起领命。
皇帝瞥一眼户部尚书刘务,却没说什么,只摆了摆手,便让几人退下了。
刘务被皇帝看了一眼,离开的时候,一点儿不比冯延策轻松。皇帝的意思已经很清楚,还有什么好说的?麻溜的回去,统计户部管辖之下的各种矿石开采,筹划必要的防护。
………
夏晏清走出皇宫一侧的小门,一眼看去,自家马车正停在不远处,夏梓堂和邵毅两人正牵着马,站在马车旁等着她呢。
夏晏清加快脚步走近,打着招呼:“四哥,邵公子,你们怎么来了?”
夏梓堂等人站立的地方,已经贴近皇宫警卫线,自是不好再往前行。
而且,不远不近路过的人不少,都是有意无意的把视线往他们这边瞥。显然,夏晏清进宫这事儿,很让人关注。这种情况下,就更得谨言慎行了。
一直等到夏晏清近前,夏梓堂没回答她的话,却低声问道:“怎样了?他们没为难你吧?”
邵毅那边也眼巴巴的望着,却不好抢在舅兄之前发言。
“没有,只是简单的问了几句话,我就简单给他们说了说。然后,皇上就让我出来了,啥事儿也没有。”夏晏清笑嘻嘻的说道,还真是轻松的不得了。
夏梓堂依然担忧,但看看周围,留意他们这边的人还真不少。
“要不,咱们一边走一边说?”邵毅提议。
“行啊。”夏梓堂欣然应允,难得有他这个哥哥在一旁陪着,让自家小妹悠闲地逛一逛也好。
夏晏清自然高兴,她天天去清韵斋窑场做事,已经很不符合大家女眷的规矩,若时不时的带着人在街上闲逛,那绝对会被人认为是轻浮之举。
今天的机会难得啊。
三人走出一段路,夏梓堂才继续问道:“皇上和各位大人有没有问你镜子的事情?”
夏晏清白他一眼,说道:“想哪儿去了,镜子是女子才会稀罕的东西,皇上和朝廷重臣怎么会关心这些?”
即使关心,他们也不好意思问出口啊。
夏梓堂却说道:“你还真别说镜子是女子用的东西,这几日,不少人跟我这儿打听镜子是不是清韵斋做出来的。还有人愿意出高价购买呢。”
夏晏清笑嘻嘻的说道:“给四哥添麻烦了哦,四哥怎么回答他们的?”
夏梓堂摆出一副傲然的样子,斜了跟在他身旁的邵毅一眼,说道:“没什么麻烦的,很容易搪塞过去嘛。我告诉他们,我家也有几面镜子呢,只不过,那是邵家伯母送的。”
额,夏晏清很是同情的看了邵毅一眼。夏梓堂这么说,那就是把所有麻烦都推给邵毅了啊。
邵毅一点儿没觉得为难,“我也有推脱的地方啊,我推说母亲不知从哪里得到镜子的做法,因制作数量有限,又是母亲心爱之物,实在不好转让或者买卖。有没有转机,只能等过几年,母亲是不是有别的想法之后再看了。”
“这么说也可以吗?”夏晏清笑问道,这话说的很有操作空间啊。
夏梓堂悻悻的接口:“如果我这么说,估计就够呛了,说不定已经被同僚和朋友讹好多顿饭,用以赔罪。这小子却不然,人们再不乐意,却也得认了。”
夏晏清很认同的点了点头,他那身份,讹别人的饭局还差不多。
夏梓堂继续说道:“这几日找承安询问他成亲之事的人很多,估计成亲当日,邵家一定宾客盈门,怕是会坐不下。”
邵毅也说道:“晏清今日进宫之事一定瞒不住,若皇上认可了晏清的解释,甚至表现出赞许之意。消息一旦传出,上赶着往夏家贺喜的人也会大大增加,伯父伯母也得早作打算。”
夏梓堂神色间颇为无奈:“摊上个有本事的妹妹就是这样,追捧的人,挡也挡不住啊。”一副很欠揍的模样。
事实上,受夏珂的影响,夏家对于如今这种状况还真有些伤脑筋。
换做别家,这正是增加人脉,加强和各种势力交往的机会,就算收贺礼,那也要收到心花怒放的。
可他家不是啊,他家父亲只想做个简简单单的朝廷官员,并不想拉帮结派,也不想经营自己的势力。至于收礼就更不用说了,夏家如今是真不缺钱,根本犯不着借此敛财。
…………
就像邵毅说的那样,不但夏晏清被皇帝召见这事儿瞒不住,连皇帝对她的赞赏,也只字不差的传了出来。
如此高的评价,加上当时在场的大臣对皇帝心思的揣测。接下来的几天,几位重臣的家眷,很多都给夏家递了帖子,请姜夫人过府饮宴的,也有晚辈找杨氏和高氏闲话的。
和夏家二房来往的府邸层次又提升了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