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皇长子无弹窗 第221章 第 221 章
这次的宿卫不再是直亲王负责,而是老四、老五、老七、老十四个人各管一摊,带上十三、十四跑腿。这也在胤禔预料之中,制衡之道,换成胤禔他也这么干。不过不用管宿卫也是好事儿,直亲王可以将时间更多的放在儿子身上。
奈何计划不如变化快,康熙这会不喜欢儿子们了,将孙子们带在身边。看农田要带着、见地方官要带着,连进入保定的时候,也是皇孙们在皇帝身边。
十三阿哥、十四阿哥有点心里发酸,可是叔叔难道要和侄儿争宠吗?还未必争得过……
自己管不着儿子,胤禔除了白日被康熙叫到身边,见大臣的时候凑个热闹,看农田的时候问问农事之外,就和弟弟们联络感情了。
“多谢大哥!”胤禛难得这么喜形于色“我家弘晖这回大难不死,还得多亏大哥想起了洪先生他们。要不然,太医也想不起缠风喉这一茬。”
“这有什么好谢的,不过是想多找人给孩子瞧瞧罢了,没事儿比什么都强。”不管多厉害的人,面对疾病的时候,都是一样的无能为力。胤禔原也不是拿孩子性命卖好的人。
胤祺也在旁边道“说来我们家弘昇也病了,府里吓了一跳,后来才知道是风寒。最可气的是,这小子病的还挺高兴,不用上学了呀!”
“我看着孩子像你!”这次也跟着随驾的纯亲王哈哈大笑“我们小时候靠着太后妈妈包庇,也每每逃课,师傅都抓不着。”
胤禛摇头笑道“你当师傅真抓不着你呀,人家是不好意思抓。不过小孩子都一样,读书多枯燥啊,上回弘晖问他额娘,为什么游猎好玩,在宫里练骑射却不好玩?问的他额娘也不知如何回答。”
骑射最开始也是反复练习,何况这会皇孙们已经不比胤禔那时候自在,硬性的时间要求和固定的功课,让孩子觉得无趣也很正常。
皇子们凑在一起,其实聊得东西和寻常人家差不多,无非也是孩子、日常、经历的事和养家糊口。只不过因为他们身份的特殊,导致了聊什么都会带着点特殊化。
“听说南边买卖好做,我正打算叫门下的奴才去南边看看。”胤祺道“光靠着铺子和田庄……”他摇摇头,“孩子们愈发大了,就算宗室阿哥有份例,可府里也得预备些东西。”
“诶,听说江宁织造那边的买卖多。”富尔祜伦道“我不是说让兄弟们去掺和那个,他的买卖咱们掺和不着。但内务府给汗阿玛办差,咱们跟着喝口汤总行啊。”
胤禔在旁边心中暗笑,这条路子还是胤禔告诉富尔祜伦的,还告诉他,可以和其他弟弟一起办。无他,这世上最稳固的关系,就是既有足够的情分,又有足够的利益。
曹寅的织造府承接着江南口岸织品出口的买卖,皇子们纵然不好直接插手,但上下游产业,譬如织造所需原料的投资,或者对远航商队的投资,又或者西洋产品卖入京城,和北边特产卖到南边,他们都可以掺一脚。
这买卖最开始是明珠做的,后来给了胤禔,路子、人手、渠道都是二十多年的老关系。拉拢皇子们一起做买卖,打发这群不怎么通俗物的阿哥足够了。不对,是这几个不通俗物的阿哥,老四是懂的。
胤禔如果没记错,早两年胤禛就派人去南边采买货物,掺和过这种买卖。当然了,其中涉及的官官相护、威逼利诱,和倒卖,这位四爷也没少干。
怪不得,做了皇帝的胤禛说自己对底下知之甚深,这种官商勾结的行动,是最能暴露各自需求的机会。严格来说,通过这个也能看出老四的玩法比其他几个高多了。在兄弟们只知道在京城抢个铺子的时候,人家的眼光已经放在更远的地方。
胤祐、胤俄也对这买卖很感兴趣,老七尤其谢谢纯王愿意带他玩,胤禔笑眯眯的在旁看着。人手、渠道都是直亲王的,富尔祜伦站出来帮他拉人,这样不招眼,尤其不招康熙的眼。
胤禔的计划有两个,但不管哪一个,都需要他这段时间低调做事、低调做人。他可没忘了康熙清算胤礽的时候说了什么“常据朕之恩典为己功。”
其实人家胤礽也就是想表明“军功章总有毓庆宫的一半”这原不算过分,否则储君的政绩从哪来的?这么多年康熙不也是这么办的,可一旦清算起来,就是侵占天子功劳的罪状。
殷鉴在前,胤禔决定自己夹着尾巴做人,这样安全。
但也不是说自己这个“皇子中唯一亲王”的处境全然不好,起码这次随驾,给胤禔送礼的比从前多的多了……来的人都陪着笑“请直亲王笑纳。”
胤禔怀疑是不是他们给胤礽送惯了,居然都不藏着掖着,就是每个皇子都送,只是给胤禔的格外丰厚。不要问胤禔怎么知道的。
好东西不少啊,书画、玉器、古董如汉瓦之类,品种繁多。合着收受“礼物”也是扩大收入的一大来源,当官好哇,当官有权就有钱。
直亲王在驻跸之所感叹道,儿子瞧见没有,这帮龌蹉官比京中王府都阔气。
这种事胤禔原本不打算叫儿子看见,弘晗才多大年纪,万一觉得三观尽毁、仇恨世界可怎么办!然后他就发现,实在是小看这孩子了,他居然一本正经的和胤禔分析起了送礼官员的心态。
“儿子以为,他们有些只是想讨好您,还有些许是心里有鬼,想送礼换个安慰。”弘晗深思熟虑的说道“还有随波逐流,同僚们都送,他也不好不送。”
“……你都是怎么知道这些的?”胤禔惊讶的看着他。
弘晗却很无辜的表示“您不在家的时候,府里也有旗下人还送礼啊。再说前两年额娘生辰,前后送礼上门的人太多了。儿子和姐姐抄过礼单,姐姐说,有些一直给咱们府里送礼,年节从不落下。还有些就是府里办大事他们才送,最后就是看旁人送自己不好毫无表示。”
“儿子仔细看过,他们都是旗下大族,有爵位、有高官的。自恃有依仗,自然对旗主就冷淡些。”弘晗最后总结道“在那之后,我才知道,人情世故也是学问呀。”
这小样子,胤禔摇头而笑,万万没想到,他儿子还挺精明的。也罢,懂得人情世故总是好事,明白人情,就知道人都有七情六欲,而由此会引申出很多东西。
对人、对己,应该是怎样的准则、怎样的态度,就要看各人的阅历和修炼了。
“你汗玛法把你们带在身边,教你们什么了?”胤禔揽着弘晗,笑问道。
说到这个,弘晗也有些迷惑“汗玛法,没有什么特别的。我和几个堂兄弟都在汗玛法身边,晚上指点我们读书,白天说说稼穑之事。”他歪了下头,“偶尔汗玛法让儿子读奏折。”
“不让弘晰、弘晴他们读吗?”
“没有。”弘晗仔细想了一下,“得寿哥哥或许有过,旁人应该是没有的。因为儿子听得寿哥哥说过关于奏折的事儿,听上去他像是做过。”
“……行,在你汗玛法那里好好读,嗯,不要对旁人说,奏折的内容。”胤禔道“记得阿玛告诉你的话吗?臣不密则**,君不密则失臣。”
“儿子知道了。”
保定府驻跸数日,康熙行动都将孙子们带在身边,过去他对弘晗只是相对清晰的一个印象读书骑射都不错,孩子性格似乎也很好,和十六阿哥玩得好。
过去康熙更多的将得寿和弘晰带在身边,这都是足够聪明机灵的孩子,否则康熙也看不上。等到他把弘晗叫来身边,祖孙俩相处时间稍微长一些之后,他发现弘晗是个很有趣的孩子。
弘晗话不多,但作为胤禔的儿子,他几乎也完美复刻了胤禔那种好奇心。因为康熙发现这孩子对西洋钟表也很感兴趣,而且有所了解。
只是问起的时候,弘晗腼腆的表示“是家里弘昱弟弟很喜欢,孙儿只是略知道些罢了。”
不只是西洋钟表,药物、火器等等,看得出来,在家的时候,弘晗没少看见这些玩意。但让康熙满意的是,弘晗并不拿这些东西作为炫耀的工具,若是无人问他,他并不会主动提起。
虚荣炫耀是人的常性,莫要说一个孩子,纵然是成人,在皇上问话的时候,忍不住炫耀学问的、炫耀见多识广的,以为这样能够获得皇帝的看重,也是比比皆是。
不管是先天禀赋,还是后天教养,康熙都弘晗都颇为满意。然后,他就开始挑直亲王的刺儿了,康熙将胤禔叫来,指着出京之前直亲王的奏折,开始发表自己的不满。
“朕令你写的关于旗务的奏折,你写的也太偏颇了些。”康熙严肃的批评“只写了镶蓝旗的情况,朕难道是问你一旗内情?朕是让你写八旗旗务的情况。”
这事是在临走前不到三天的时候,胤禔接到的命令,他只熟悉镶蓝旗,只好借镶蓝旗做例子。他倒是得有功夫将整个八旗的情况摸个遍。
不过胤禔有心得,老皇帝教训人的时候,你就乖乖低头听训,千万不要做无谓的辩解,非要说话,就说自己会改。
顶嘴是没有好下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