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无弹窗 468、【清理下背包】
方长就这样,在夜风中睡了整整一宿,没有回屋。其实对于他来说,躺在室外躺椅,还是屋里的暖玉床,都很舒适,没有太大差别。寒冷的山风和露水,影响不到他。
周围草叶和地面的树叶,已经凝结了晶莹的晨露,但他的衣角依然干燥。
轻轻从躺椅站起来,方长走到崖边,坐在早课石,看着东方。
天边已经泛起了一线曙光,原本漆黑的夜空,被这点光芒映耀着,东半天空呈现出了一种黯淡的青色。而天空中的星辰,也受到了些许影响,变得稀疏。但那些亮星,也因此显得更为醒目。
太阳先是露出一点点边缘,瞬间,金色的光芒泼洒出来,布满了半个天空。虽然仅仅露出来个边儿,却已经有了俾睨天下的气势,无论是夜空还是星光,在这明亮的光明前面,俱都黯然失色。
倒是东面的云霞,借着太阳的光辉,将自己染成了橘红。
随着天那道圆圆的身影,从地平线彻底跃起,大地便活了过来。
周围山间开始有鸟儿飞走兽跃,忙着觅食或者吮吸清晨的露水,草木随着阳光升起,都变得更加青翠,山间也起了薄雾,再被阳光一照,让群山变得好似云霞里的巨龙。方长这里视野开阔,加他那超凡绝伦的目力,能够看到远处乡间,已经起了道道炊烟。
他轻轻从早课石起身,准备往回走。
石头边的葫芦藤,又长了出来,面结了一串小葫芦,随着风摇动,像风铃一样。之前方长扔在崖边的那艘船,木板表面因为风吹日晒,已经有些发白。
崖边大树的几只雕,也随着早晨的到来变得忙碌。由于方长在最初时候,就打跑了那只骡子,所以人间的动乱没有影响到山里,这只雕倒是全家活的很自在。此刻,那只傻雕正带着几个孩子,往山崖下面去寻找小兽当早餐,顺便教授孩子们如何捕猎。
方长先是去了菜畦,扯了几根蔬菜,在浣花溪随便洗洗作为早餐,而后回到附近的工棚里,寻找到扫帚,便开始打扫崖。
许久未有人打理,崖落叶遍地,落得早的已经被晒干,被山风吹到角落交叠在一起,而后被雨露淋湿后,积在那里。仙栖崖面积很大,方长从早干到中午,才将崖整个清扫了一遍,把堆积的落叶扔进不远处的灰坑里堆肥。
而后他从背包里掏出些干粮,草草吃了午饭,便又取来木桶打水,将无名殿里外打扫干净,屋子里的陈设也慢慢擦拭了一遍,又去清理了厨房、工棚、地窖、石桌等等。
待屋里屋外焕然一新后,他又去到工棚,扔下扫帚,拿起锄头。
殿后田地里面的庄稼与蔬菜,正和各种杂草混杂在一起生长,而药田和花田里面,局面也很有些混乱。这两样都是精细活儿,急不得、快不得,但方长很有耐心,也很有闲暇时间,接下来整整两天,他都好好待在田地里面,侍弄庄稼、蔬菜、花卉、药材。
方长收回锄头。
面前的田地已经变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看起来赏心悦目,土地已经锄的细碎松软,既能保水又适合作物生长,杂草更是半颗也无。不远处的药田和花田,也是如此。
他将锄头放回去,又换了个铁桶,拿了铁锹。
其实方长之前也自制过木桶,乃是用木板和铜铁片自己箍的。但后来他发现,直接铸造个厚铁桶性能更好,而且对自己来说,多出来的这些重量,并没有什么区别。于是,方长后来便一直使用铁桶拎水。
临时挖掘了道水渠,从浣花溪引水到农田里,给庄稼地和菜畦漫灌了次,而后方长拎着水,细心地按照不同特性,给花卉和草药浇灌了一番,才算完工。
比起刚刚回来的时候,仙栖崖焕然一新。
崖所有的地方所有的事物,都带着令人舒适的韵律,便是最为挑剔的强迫症来到这里,也会从心底涌出赞美。
方长看着崖这一切,感觉很满意。
他回到工棚,将老伙计藤筐背在背,又拿来铁斧扔进去,便出门下山。
顺着栈道走下去,方长转身便进了云中山深处,崖的地窖里不缺粮食,也有各种耐储藏的腌菜和腊味,菜畦里也有各种新鲜蔬菜,只待将放在崖林里的家鸡逮回来,鸡蛋也不会缺乏,但终究是少了些时令的山珍野味。
而且厨房里的盐不多了,他还要顺路去岩洞里挖些盐来用。
一路风景宜人。
天高云淡,触目多是欣欣向荣的木植。
从山下归来时候,方长背后的筐里,多了几大块盐,还有一只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的梅花鹿,以及许多山的果子和美味的植物茎叶,这些都是这个时节的云中山里才能吃到的好物件,山外难得一见。
除此之外,他还扛了六根大木头来。
都是年龄相近的好松树,被他砍倒后用斧头去掉了枝桠,截取了中段扛回来。
山中的松木坚实柔韧,做梁柱之类是极好的。
方长准备在接下来漫长的时间里,多给自己找些有趣的事儿做。灵觉告诉他,这或许有助于感悟自己所修持之道,在修行路更进一步。
既能散心,又能修行,这是双赢啊。
自己赢两次。
所以他对于给自己做工作计划,很是兴致盎然。
将几根梁柱扔在工棚旁,将收获的野味和盐放进厨房,方长先回到了自己的屋中,打开扔在暖玉床头的双肩包,开始盘点里面的杂物。
自从背后的包裹变得非常能装之后,方长已经养成了将各种东西往里面塞的习惯。
无论是买的东西、路见到的稀奇草木矿物、赶路时候的各种工具和用具、吃剩的食物、下山带的物资、兑换的钱币串,还是历劫时候的缴获,他都顺手塞进背后,这也让里面变得十分繁杂。
方长准备好好将里面清理一次,各归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