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之秦王无弹窗 第二一六章 选择
朱樉和倾月走到一旁后,朱樉开口问倾月。“西安发生了什么事?”
倾月摇头,说道:“西安发生的具体事情我们不清楚。只知道王府下令西北所有驻军,进入战事准备。除边防的卫所官兵以外,其他驻军全部开拔到潼关和武关集结待命。”
倾月将她所知道的消息全部告诉朱樉。
朱樉听后点头。
她们不知道王府中发生了什么事,很正常。
毕竟自徐小菲离开王府,回到峨眉后。峨眉就没有一个人留在王府。
或许,就算峨眉有人留在王府也是无用。
赵敏如今的所作所为,在没有自己随身携带的金虎符情况下。以西安文武听命的态度来看。恐怕王府成了她的一言堂。
然而对赵敏调动大军,和文武大臣支持的行为看去。朱樉已经明白赵敏要做什么了。
看来自己必须要尽快赶回西安,阻止赵敏以及大臣们将自己架在火上烤。
造反!这个想法,被朱樉早已否定。
之所以否定造反,那是因为他在西北高度自主。朱元璋并没有阻止他改革创新的道路。
况且,朱樉发现自己缺少真心实意跟着自己的人。
准确的说,忠心朱樉的人并不少。只是他们大都是平民阶级。
而大臣官员们,朱樉认定。他们多数都是墙头草两边倒而已。
自己如果一帆风顺,想必锦上添花之人会络绎不绝。
然而,当逆境之时。都不用想,临阵倒戈者,想必也是数不胜数。
西北这个偏安一隅之地,朱樉可以在这里随心所欲。
真正涉及到整个天下,朱樉还怕自己无法驾驭。
想自己的初衷,是继承蒙古帝国坍塌时,留在全世界的福利。从而为整个世界的发展,做出指导性意见。
挥军西进,才是自己需要去完成的使命。
当自己走在为全世界谋福利的道路上时,大明?如果还是按照史书记载中前行。自己完全可以来一个回马枪,何必现在冒天下之大不韪。造朱元璋的反?
毕竟,朱樉要为全世界的发展做贡献。恐怕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因为就算是一路横推到天边,时间也是无法减少的。
“本王知道了,感谢你们救下李三。你们也跟随本王回西安吧!”
朱樉对倾月说完,双腿一夹马腹朝着朱标走去。
“大王。”
倾月出口叫住朱樉,说道。
“大王,李将军不是我们救下的。是西安的追兵主动退去的。”
倾月将事情的经过,对朱樉一一言明。
追杀李三的西安官军有数百人之多。凭她们峨眉剑派的十几个人,却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数百官军手中,抢下李三的。
虽然她们的个人武功都要高于官军。然而官军的协同作战,在团队作战的情况下。是江湖中人远远不及的。
军人,与其他人都不一样。正如朱樉在西北要求的一样。
不抛弃,不放弃。
军人的背靠背,是可以托付性命的袍泽。是情比金坚的生死兄弟。
况且,就算她们峨眉剑派有胜算。能从官军手中抢下李三。她们也不会这样去做。
当然,这不止峨眉会如此选择。任何一个江湖门派,都不愿意与官军产生冲突。
在李三的事情上更是如此。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的情况下,贸然与官军对立,无疑于造反。
原本就侠以武犯禁,这结果将会是门派的灾难。
“主动退去?”
朱樉听后重复一句,喃喃自语。
倾月道:“是的,民女见到有一个江湖中人。拦住官军的道路后,官军就放弃了近在咫尺的李将军。”
“原来如此。”
朱樉听后点头。
他已经明白,倾月口中的江湖中人。必定是赵敏手下的花满楼之人。
毕竟花满楼,是赵敏散布在天下各地的情报系统之一。
为什么赵敏在最后,会故意放李三来给自己报信?
是不想把事情做绝?还是行亡羊补牢?
然而在朱樉心里,无论赵敏是出于何种目的。她都已经越过了朱樉内心的红线。
不在犹豫,朱樉拍马前行。
留在原地的倾月,看着明悟后的朱樉干脆离去,理都不理自己。连转头说声谢谢都没有后,不免心中有气。
是理所应当?还是看不起自己?
面带冷意的倾月还是决定,跟随朱樉的脚步。
因为无论如何,保护朱樉都是她的使命。
然后,倾月的行为无疑是非常不理智的。
她的任务是暗中保护朱樉。一旦她跟随朱樉,大摇大摆进入西安。这就是由暗转明,那么她的任务,已经宣告失败。
这就是所谓的好奇心害死猫。
朱樉一行很快出了蓝田县城。稍微等待后,匠户卫的官兵携带着装备后接踵而至。
朱樉下令道。
“急行军,目标西安。”
匠户卫属于步兵,官兵的行程全部依靠自己的两条腿。
队伍中的战马以及大水牛,都是用以拉运青铜大炮和弹药所用。
朱樉命令下达后,匠户卫便开始有节奏的小跑起来。
这时,跟随在朱樉身边的胡惟庸开口。对朱樉说道。
“大王,老臣以为当务之急,应该立刻赶往潼关。避免西北官军出潼关,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胡惟庸说完,听了胡惟庸建议的朱标。紧接着开口。
“二弟,大哥也认为应该赶往潼关。禁止西北官军出关,才是如今的重中之重。”
朱标能听从胡惟庸的建议,无疑不是胡惟庸的分析,让朱标认可。
以胡惟庸对朱标的分析。西北官军,在赵敏的命令下。很有可能是东出潼关,形成事实上的造反。
一旦造成这样的形势。南京的父皇必然雷霆震怒,出兵讨伐。从而一场兵力将超过百万的巨大内战将不可避免。
身为大明太子的朱标,必须将可能发生的灾难阻止。
虽然朱标知道,这不是朱樉的本意。也不是朱樉下的命令。
但是,南京的父皇和大臣们。可不管是不是朱樉的命令,因为朱樉才是西北王。
所有的责任,也只能是朱樉这个秦王来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