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土万里无弹窗 第五百四十六章 胡商
王师大胜吐蕃的消息几乎转眼间便传遍了整个长安城,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升斗小民全都是欢喜不已,而长安城里各种酒水自是卖得脱销。从大明宫回来的杨国忠亦是满脸得意,沈郎和王大将军此番大胜,朝中还有谁敢挡他的路,如今连李林甫都乖乖给他打起了下手,帮他主持修缮全城里坊的排水渠这等杂务。
“主人,今日又有那些波斯商送了重礼过来”
“可算出值多少钱?”
“珠宝玉石加上那些铺面地契,少说也有四十万贯。”
“看起来那些波斯商是动心了。”
没了朝堂上的威仪凛凛,杨国忠整个人躺在书房的沙发里,颇为慵懒地自言自语起来。
西市的胡商大大小小几千家,这其中要说最有钱的当是波斯商,只不过这所谓的波斯商里,实际上都是河中的粟特商人居多。
原本杨国忠推进新税法,反对最激烈的也就是这些在昭武九姓的城邦里也颇有权势地位的粟特商人,不过现在吗这些粟特商人倒是一个个都精乖得很,武威城里的事情自然瞒不过这些消息灵通之辈。
这些粟特胡商过去能在西市里赚个盆满钵满,一来是圣人大度,二来便是他们结交官员权贵,但是眼下圣人撤回了优渥的旨意,而那些和他们交好的官员也被他和李林甫,杀的杀,流放的流放,这些粟特胡商没有了依仗,自然不敢再叫嚣什么与民夺利的屁话。
“准备马车,某要去李相府上一趟。”
杨国忠忽地从沙发里直起腰,如今政事堂里,高仙芝和夫蒙灵察都唯他马首是瞻,这两人又是边将出身,很难帮他出主意,有些事情他还是得和李林甫提前商量,两人都是为圣人做事,大家又是同病相怜,所以杨国忠和李林甫之间并不像外人以为的那般势成水火,很多时候两人不过是在演戏罢了。
怀远坊内,石坚看着几个跪在面前不肯起来的波斯王室后裔,不由摇头道,“大都护那儿,某虽然有些情面在,可是助你们复国之事,我又如何敢开口?”
“石公,当年大唐曾出兵碎叶,护送先王回国即位,只是因为蕃贼作乱,大唐方才无力维持大军,以至于让大食贼子做大,如今大都护有意重建碎叶镇,我们这些波斯遗民,只是想出把力,不敢奢求复国。”
库思老抬起头说道,他是萨珊王室的直系血裔,也是末代波斯王泥涅师的侄子,他那位王叔死后,他曾一度返回波斯故地,试图召集遗民复国,只是这么多年来收效甚微,反倒更像是奔走于大食和大唐间的商人。
“这话你觉得大都护会信吗?”
石坚不是不想帮库思老,毕竟当年对方也曾帮过他,于他有救命之恩,只是如今他石家终于有望跻身大唐的世家之流,不由得他不慎重。
“石公,还请你帮我。”
库思老以头扣地,额头上鲜血流出,他边上几个追随者亦是同样,让石坚颇是为难,最后只得长叹道,“你起来吧,大都护很不喜欢大食教,也曾和我说过大唐迟早要和大食一战,过几日你随我儿前往河西,到时候大都护见不见你,我不敢保证。”
“多谢石公。”
库思老见石坚松口,连忙起身谢道,随后才在石坚的示意下离开了石府。
出了石府,库思老身边的追随者们抹去额头上的血迹,有人问到,“王子,那位沈大都护真能帮我们复国吗?”
“复国希望渺茫,我这些年奔走故国,又岂是为了当什么国王,只是不忍心见到故国百姓被大食人残害啊!”
库思老想到波斯故地上,被大食人荼毒欺压的波斯人,便忍不住泪流满面,他已经年近五十,又还有几年好活,他的子孙贪恋长安城的富足生活,倾慕大唐的文化礼仪,根本就不愿意担负什么复兴萨珊王室的重任。
等他们这些经历过国破家亡的老人们都死去了,还有谁会记得他们萨珊波斯也曾是个伟大的国家。
“沈大都护是大唐的将军里唯一愿意向西为大唐开疆拓土的将军,他也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我听说五识匿国的国主因为效忠于大唐而战死,他便将五识匿国的太子收为义子,亲自教导他兵法,并且日后会送其回国继承王位。”
想到坊间的那些故事,库思老也只能选择相信那些故事,坚信这位沈大都护是个仁德君子,也是一诺千金的英雄。
“让我们的人整理好我们在长安城和丝绸之路上所有城池的商队名单。”
库思老朝身边的追随者吩咐道,作为萨珊王室最后的领袖,这点权力他还是有的,毕竟他们这些亡国的遗族若是不能彼此团结,光靠圣人的怜悯和优渥又如何能在这寸土寸金的长安城里生活。
“王子,这也”
“朝廷已经颁布了新税法,我们这样的胡商若是没有靠得住的靠山,衰败是迟早的事情,我并不是拿大家的财富儿戏,而是真心为我们波斯人求个庇护。”
库思老看向身边几个追随者,他们都是从故国逃来的大贵族,手里的商队规模不小,他这些年能往来奔走于沦为异国的故土,也多赖他们的帮扶。
“王子的智慧,我们都是信服的,只怕有些人未必”
在长安城,来自波斯的萨珊王室和贵族大约有五千人之多,库思老虽是名义上的领袖,可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听他的。
听到追随者的疑问,库思老叹了口气,“若是不愿听的便由他们去吧,只是需得告诉他们,若是日后反悔,休要再回来哭诉寻求帮助。”
“知道了,王子。”
几个追随者互相看了眼后,点头应道,他们知道此番过后,他们这些本就为数不多的波斯遗族怕是要分裂了,只是他们相信库思老这位他们跟随了多年的王子。
天宝七载正月,王忠嗣班师还朝,这位身兼四镇节度使,带回了吐蕃求和的使臣团,而李隆基在花萼楼设宴款待各藩国使节时,吐蕃使臣涕泪俱下,声称吐蕃和大唐乃是翁婿之国,此番大战乃是赞普受了中论结桑东则布的挑唆才一时糊涂,辛得王师斩杀了这个逆贼,才让吐蕃国中得以拨乱反正,而赞普也是幡然醒悟,恳请大唐原谅他犯下的罪过。
吐蕃人的卑躬屈膝,让李隆基很是满意,因为杨国忠和李林甫事先沟通过,最后两人皆是出言阻止了吐蕃使者求娶大唐公主的请求,虽说哪怕就是找个宫女说是大唐公主,吐蕃人也会恭恭敬敬地迎奉回去,可是杨国忠和李林甫却是难得的意见统一,吐蕃势衰,便要摁着往死里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