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新史无弹窗 正文 第十章第十五节 第一次地震
第十章第十五节 第一次地震“这个……”杜甫脸上微红,“学生虽然不才,但还不至于需要送礼求情!”
“哈哈哈!杜子美呀杜子美!”安禄山大笑起来,“本相什么时候说过让你送礼求情了?你和太白本来就是好友,虽然这几年因为你在外,互相没有多少见面机会,但是昔日的交情还在,你来了京师,却不去见见老朋友,怎么说的过去?本相让你去和太白见面,是让你们叙叙旧交,又不是让你去走他的门路。全 本 小 说 网 ”
“现在即将秋试大比,此时去见太白兄,定然会惹来闲话。 ”杜甫脸上的红晕更明显了。
叙旧交情,就是变相的求人情走门路,杜甫哪里会不明白安禄山的真正心思。 不过对李白的称呼,却开始有所变化,从原来的李侍郎,变成了太白兄。
“呵呵!清者自清,管别人的闲话干什么?”安禄山看到杜甫憨厚的样子,微微摇了摇头。
“人言可畏,不过安相教训的也是!”杜甫非常倔强,并不愿意接受安禄山的建议。
杜甫的话声刚落,安府的前厅就响起一阵脚步声。
“好你个杜子美,是不是一定要李白主动来找你呀?”
爽朗的声音刚刚传进大厅,还穿着一身官服的李白,就已经大踏步走了进来。
“呵呵!拜见李侍郎!”杜甫竟然躬身对李白行了一礼。
“什么?李侍郎?”李白板起了脸色。 “杜老弟,如果你坚持要这样称呼。 那李某只有转身走人了。 ”
“哈哈哈!太白兄!你这么兴匆匆的穿着一身官服进来,我能够不先按制行礼参拜吗?好了!好了!杜甫虽然不是那种喜欢走门路地人,但也不会做到了你送上门来,却还要躲开的程度!太白兄,小弟有礼了!”杜甫笑着再次给李白见礼,不过这次就仅仅是普通的朋友之礼。
“呵呵!好!爽快!”李白也拱了拱手。 “说起来还是李某失礼了。 听到子美曾经留文我府上,就猜到子美肯定会来拜见安老弟。 立刻赶了过来,竟然忘了还穿着一身官服。 有罪!有罪!”
“好了!这样就行!反正以杜子美的才华。 高中状元,应该没什么问题!这件事情,太白兄只要保证别人不会送礼走门路,强求这个状元就行!”安禄山看到两人如此友好,到也是放下心来。
“这个自然!”李白答应的很爽快。
杜甫也没有多说什么。
这还是他第一次参加科考,平时为人虽然谦虚,但因为早早就被安禄山发掘出来。 在外名声已经很响,所以自视自然比较高,并没有把科举夺取状元放在眼里,认为这自然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看见这两个奇才不在意的开始叙说别后事情,安禄山却不得不打断两人地谈话。
“太白兄!这件事情,你可不能等闲视之。 虽然你是主考,你那里没有问题,但是科举选拔。 并不是只有你一个考官,如果子美的考卷,不能顺利上达到你手中,甚至就算上达了,其他考官一致认为不如别地文章优秀,到时候还是会出问题!”
安禄山知道野史上。 关于李白科考时的发生的一些说法。 当时的主考贺知章,认为李白的才能,肯定能拔得头筹,但实际上,李白的卷子却在上缴的时候,因为一点小误会,被高力士杨国忠两人撕毁考卷,让贺知章根本无从找到李白地卷子,最后榜上无名。
这样的事情,在正史不大可能真正发生。 但其中并非没有花样可循。 一个不小心,杜甫的卷子。 就会达不到李白手中。
“这方面安相不必担心,杜甫有信心,让众考官都认为杜甫的文章不错!”杜甫说话的时候非常自信,丝毫没有考虑考场中的某些黑幕。
李白毕竟在朝中和地方当了十年左右的官,对于这方面的一些阴谋诡计,还知道一点。 听了安禄山地话,立刻赞同的点点头。
“子美!这事情没这么简单!在今天之前,已经五六位大臣,送礼走门路,希望李白能够给录他们的子侄为状元。 李白虽然没有答应,但可以料想,其他考官应该会受到一点影响,到时候如果他们真的认为哪个最好,却不让真正优秀的卷子上来,李某确实不好说话。 ”
“对了!太白兄,这次考试采用的是露名还是封卷?”
科举刚开始地时候,卷子上的名字,都是光明正大写在哪儿的。 后来为了防止考官收礼后,根据人名评卷,武则天特地采用封闭试卷的方法,将名字糊起来,等到最终名次排定后,再公布中进士的名字。 其实唐周各皇帝中,最重视选拔人才的,就是这个周皇帝武则天,从殿试进士,到封名评卷,都显示出了她对人才的重视。 反倒是则天朝过后,这样的规矩屡次更改,封不封卷,都改成由各科主考自己定了(好像进士科,都是封卷的)。
“为了公平,这次是采用封名阅卷了!”李白更加皱紧了眉头。
“呵呵!这样的话,杜子美最好做上一点标……”
“安相,杜甫觉得,完全没这个必要。 ”
虽然安禄山地话还没说完,但杜甫已经预料到安禄山准备说什么了,赶忙出言打断。 做标记让李白认出自己地考卷,这在杜甫看来,已经是作弊的行为。
“不!完全有必要!”李白无奈地摇摇头。
“如果不能立刻让我认出你地考卷,根本没法判断你的文章有没有被故意埋没。 在阅卷的时候。 他们不送上来,我还有机会复核,一旦呈送陛下,封名揭开,到时就来不及了!大不了,你将自己的标记,做在考卷最后面。 这样就不会影响我的评判!”李白比较了解杜甫的心态,立刻提出了一个折中的主意。
听到安禄山和李白对这件事情这么重视。 杜甫也多少有点担心起来。 毕竟他虽然自视甚高,但同样非常希望科举出身,一展报复。
“杜子美!你意下如何?”安禄山关切地问道。
感觉到李白安禄山两人对自己的关心,杜甫内心非常感动。 这样地朋友,自己还能有什么话好说。
只是拱手对两人一揖。
“只要不是让杜甫作弊,其他的听凭两位兄长安排就是!”
“好!”安禄山一拍桌子。
“嘭嘭……”一阵轻微的震动感,让安禄山吓了一跳。
正准备看看是不是自己把桌子敲到地下去了。 又一阵有明显感觉的摇晃感传了过来。
“不好!是地震!”安禄山高壮的身躯,以一个非常灵敏的动作,快速的躲到桌子地下。
李白和杜甫微微一愣,但是安禄山说出地地震两个词,还是让他们快速的反应过来。 面上一阵惊慌,动作却有点犹豫,不知道该不该学安禄山的样子,躲到桌子底下下去。
正当安禄山准备出言呼叫两人赶快躲起来的时候。 非常明显的震感,却突然消失。 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人们的呼叫声,但地面却已经几本恢复了平静。
安禄山缩头缩脑的躲在桌子下,李白和杜甫却是半蹲着身子,正在犹豫要不要钻桌子。 地面一平静,三人的动作立刻一僵。 面上怪异地表情,说多好笑,就有多好笑。
不过安禄山毕竟是大胆之人,随即反应过来。
尴尬的从桌字下面跳出,上前拉住李白和杜甫的手,大踏步的走向客厅外面。
“呵呵!区区地震,竟然吓得我这个宰相钻桌子了!”嘴上笑着自我嘲讽,实际上却是准备利用这个机会,快速走到空旷平整的地方,应付更强烈的地震或者是余震。
“子美!今天我们可真是幸运呀。 不但在地震中没有受伤。 还难得地看到宰相钻桌子,这样罕见的场面。 ”劫后余生。 李白和杜甫开起了玩笑。
“哈哈!是呀!是呀!”杜甫的脸色还没恢复过来。
“哼!逃过一次地震,就让你们这么高兴了,小心下次再来地震!”安禄山也是笑着打趣。
大厅外面已经聚集了不少的丫鬟仆役,刚才的震动,每个人都有明显感觉。 虽然房屋看起来没怎么受损,但还是将大家都吓得都跑了出来。 古代基本上是平房,逃生比较简单,而且没有专门应付地震的教育,都是直接往门外跑。 安禄山刚才会躲到桌子底下,却是因为受现代社会地震教育的影响。 在楼房中,由于逃出去困难,最佳的逃生方式,是临时在桌子下面躲一下。
“再来地震,只要有安老弟你挡着就行,我们这些小官,可是不必担心什么。 ”李白也是长长的吐气。
那样的经历,确实吓人。
听到李白地话,安禄山地面上却是一怔。
******************************
开元二十四年十月戊申,京师地震。
就在朝廷刚刚准备开恩科前几天,突然而来的地震,把大家关注地目光,从恩科上,转移到了这次的地震上。
古代对于地震等天灾十分忌讳,唐代虽然还不是像宋代那样,一旦发生重大天灾,宰相就得请辞,但御史言官,以及一些臣子,会利用地震等天变,来攻击政敌,却是绝对的。
刚刚上任不到一年的安禄山,就面临了一次老天对他的考验。
还好,这次的地震,虽然发生在京师,但震中很显然不是在长安城。 这个情况,安禄山在察觉是先轻微震动再稍猛摇晃时,就已经有所预料。
实际上,这次京师除了倒塌几十间老旧房屋,受损近万间外,并没有特别大的伤亡。 而城中的主要建筑物如皇宫、官衙和城墙,更是基本上没有丝毫受损。 当然,安禄山的郡王府,也没有遭到什么破坏,府中除了有几个做女红的小丫鬟,不小心被针刺破了手,没有一个其他的伤员。
“陛下!地震主人臣不睦,应该更换宰相,另选才能!”一个小御史毫不避讳的开始弹劾宰相。
现在天变,不弹劾白不弹劾。 当然,看这次的情形,估计弹劾了也是白弹劾。
“陛下!”李林甫微笑着出列。
今天进朝堂的时候,别人大都神色紧张,深怕京师地震的余波影响到自己。 李林甫却是一脸兴奋的表情,让群臣都大感惊讶。 如果不是相信李林甫没有这个能力,安禄山都要以为这次的地震,其实李林甫做的。
“陛下!这次地震,其实应该是大幸呀!”
李林甫的话一出,群臣哗然。
“李卿何处此言?”李隆基也是面色不愉。
难道是你希望有人夺我天下?
“陛下!古往今来,哪次地震,没有几千几万人的伤亡。 黎民敬畏地震,所以称它为天劫。 劫数天定,本非人力所能抵御。 但是陛下,这次京师地震,我们总共伤亡才多少人呀?百十的伤亡,不正是我们大唐的繁荣昌盛,让天劫也舍不得破坏吗?这是陛下的圣人之才,感动了上天,才让本来血腥的天劫,竟然没有造成什么伤亡。 陛下的旨意,已经上达天庭,这不是大幸是什么?”李林甫环视众官。
安禄山感觉全身十万八千根汗毛,齐刷刷的竖了起来。
整个朝廷的马屁精加起来,也敌不过李林甫的一条大腿。
群臣中少不了察言观色的人,看到李隆基在听了李林甫的话后,笑得合不拢嘴,立刻把握住了君主的圣意。 一反本来忧郁的表情,全都换上笑脸,各种各样歌颂李隆基的话,纷纷说了出来。
看到满朝臣子,用一番歌颂的话句,将明明是天灾的地震,说成表彰皇帝能力的祥瑞,安禄山还有什么话好说,只能尽量往旁边躲避。
不管怎么样,自己的相位,是不会受到动摇了。 他们要歌颂,要蒙蔽,就让他们去做吧,自己只要保住位置就行。
为了感谢天将祥瑞,李隆基下旨,“降两京死罪,流以下原之”。
同时让人全面检修长安宫室,朝廷暂时迁往东都洛阳。
恩科考试,则继续在长安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