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王座无弹窗 正文 第152章 输不起的青春
在安装工程现场,除了军分区从各工厂抽调力量组建的技术力量、国内来的专家技术人员,另外还有一批人。这些人,就是军分区理工大、电子科大派出,机械专业、冶金专业、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教师。他们将现场观摩工程队如何安装真空电渣重熔炉,结合实际了解冶金精炼设备最新动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室外课程班,共计有六十多名教师、学生。
军分区在教育上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可不是想培养出一批只会动嘴、不能动手,离开课本就什么都不会做的书呆子。
在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四所大专院校,不但出资不菲,建造了漂亮的教学楼、实验楼、各种体育健身场馆、图书馆,更大的投入是配合教学所用、琳琅满目、种类齐全的各种教学设备、实验器材。
光是这四个大专院校的设备购置经费,军分区就掏了三亿多人民币。
这笔支出,在这个时代简直就是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一笔巨资!哪怕放到二三十年以后,算上通货膨胀悉数,也差不多相当于四五十亿人民币左右,同样是一笔让人咂舌的巨大支出!
这么庞大的一笔开支,即便是军分区每月外销产品利润不断增长,现在单月净收入高达六千万美元,合一亿一千万人民币的收支状况下,也吃掉了相当于军分区三个月的所有财政收入。
而且设备不可能只是一次性投入。未来使用过程中,还涉及到大量的橡胶手套、实验材料、药剂、电力、设备维护等等支出。可以说只要学校还在,教学任务还在进行,每时每刻都在耗费巨量金钱,是一头不折不扣的吞金兽。
但不这样持续投入又不行。
没有亲自参与实验,学生光靠课堂书本上学的那点知识,很难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不实际动手,学生就算毕业了,进入到工厂、研究机构,同样是不会动手的门外汉,还是需要进行二次培训。
这只不过是将学生培训的负担,从教育机构转嫁到了用人单位,变相延长了学生上岗时间,还不保证培训出来的人就能成材。更不利于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时,选择适合本单位需要的优秀人才。
所以要保证大量教学实验、导师开展课题,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军分区还要每月投入不下千万。
此外,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再先进的设备过上三五年就会变得落后。因此还需要定期向学校拨付相当款额的器材购置费,以购买最新的实验器材。
可想而知,当听到大专院校投入如此巨大,张盛国是多么的震惊。要不是关飞极力说服,表明这些高素质毕业生对军分区未来技术发展的重要性,他绝对舍不得拨付如此巨资。
为了安抚他,关飞也教他该如何合理支配教育设备投入。
比如只是在课堂上,演示某种理论的示范性教学设备,可以购买没有多少要求的简单器材。在国内教学器材厂这种简单教学器材多的是,用不了多少钱,就能满足所有院校使用。
对于普通的实验课,也可以购买低精度实验设备。这种实验课只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初步掌握实验步骤、要求,从而具有一定的感性认知。这些器材同样不贵。
再来才是给部分导师、优秀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实验器材,这些要求就稍高,基本达到了国内一般研究单位的要求。可这些设备同样可以通过国内科教器材公司订购,花费略贵一点,但还有限。
真正昂贵的器材,是那些紧跟科技发展,用于精密测量、分析的实验设备。这些设备国内都数量较少,研制费用较高,而且精度比之国外先进设备也有不足。军分区要购买,一来数量上不一定能得到满足,二来质量也差强人意,恐怕会影响研究效果。
关飞给他支的招,就是一般器材大量从国内购买,少量高精度器材,直接向军分区自己的精密仪器厂订购。
前年底,与精密机械厂同时建成投产的精密仪器厂,装备的都是军分区自己改造的数控机床。为了实现精密制造能力,这一年多来,还根据关飞提供的资料,自制了十几台花岗石床身的小型、微型精密车床,加工精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过了国内的科教设备制造厂家。
当电子元器件投产,生产出高品质元器件后,精密仪器厂已经能够生产大多数精密仪器。先后在分析仪器、电子测量仪器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其精度、自动化水平比之国内都有大幅提高,完全可以满足大专院校的需要。
虽然从精密仪器厂购买设备也要花钱,但这等于是从左兜掏钱到右兜,肉还是烂在锅里。精密仪器厂有了订单,干部职工的收入可以得到提高,反过来提高新城的商品流通、房屋销售、娱乐休闲等领域,促进经济繁荣。而且精密仪器厂有了钱,又能投入到产品研发、技术升级上去,进一步提升军分区精密仪器制造能力,可谓是一举数得。
经过半年多的持续投入,理工大学的教学仪器目前最全、最先进,平行比较的话,已不比国内最好的科研机构差。部分设备,甚至比国内的还要好,大致相当于欧美小型研究所水平。
电子科大、医科大设备配备要慢一些,不过已经基本满足了教学需要。只是部分精密设备生产进度不足,需要耐心等待一段时间。
只不过由于来军分区的高校教师,大多都几年、最长的差不多十年没有接触教学科研工作,这两年时间都在重新补课阶段。要把荒废的时间抢回来,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所以几所学校的负责人经过讨论,决定暂不开展课题研究。
部分实验室开放,也只用于教师重新熟悉实验、进行恢复性训练。
这次前来实际观摩真空电渣重熔炉的安装,对于机械、冶金等专业的教师来说,也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理工大、电子科大两所院校的教师,为了争抢名额,放下了科研工作者的矜持,争着表示这次机会对自己多么重要。一向表现得文质彬彬的高校教师们,争得一地鸡毛。
后来两校领导费了好大的劲,又是向军分区提出追加名额、又是极力说服,才算拿出一个大致公平的方案。最终方案以机械、冶金专业为主,电子、自动化为辅,派出了超过六十多人的庞大队伍。
就这,校内还有不少人表示不满。
乃至有人暗地里给军分区纪检部门写揭发信,说是校领导营私舞弊,引来了军分区调查。搞得几所高校的领导层焦头烂额,对这些搞“一张邮票两分钱,就要恶心你半年”的家伙大为光火。
所幸军分区小,各主要部门负责人低头不见抬头见,互相都知根知底。
张盛国很快就知道了揭发信的情况,知会过关飞以后,表示将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彻查。如果校领导的确是营私舞弊,那么该处理处理。如果界限模糊,那么不公开批评一下就算了。但要确定是诬告,那就必须把写揭发信的人找出来,要么接受处分、要么就滚,决不允许害群之马存在。
人都道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地方小有小的好处,只要有几个拳头产品经济就能快速发展。但是地方小,出头机会就小,所以争斗也特别厉害。
如果不在一开始就把这股风气压制下去,培养起良好的办事作风,以后大家都没法办事了,成天就忙着内斗去吧,还搞什么发展。
一件小小的现场观摩课,就引发这么大骚动,这些被选中前来的教师都非常珍惜这次机会。
他们被允许在不影响安装工作的情况下进行观看,也能在指挥部的指导下,从事一些外围工作。就这,已经让他们非常满足了,一面认真遵照指挥人员的指示,一丝不苟地进行检查、装配;一面趁空闲的时候,结合本专业情况,摘抄相关的资料说明、相关数据,绘制机件草图、零部件示意图,对照带来的教科书、参考资料进行比对学习,紧张而又有序。
几所院校的教科书全都是关飞提供。
由于脱离一线工作太长时间,对全球科技进步知之不详,看到课本中许多他们闻所未闻、或是当初并无定论的知识点,最初他们还有些疑虑。教师们生怕这些知识是错误的,要是他们将这些错误知识教给了学生,岂不是贻害无穷。
可这一年多来,拿到了通过香港收集到的各种科技刊物、技术资料,他们惊骇地发现之前以为错误的知识点,都是正确的、甚至是超前的!
大部分知识点已经被科技界所证实,在近些年有了定论;少数也确定是一个发展方向,并对此展开了相关研究,并已经有了阶段性发现——发现与教科书所论述的内容完全相符!
这已经不是高瞻远瞩的问题,而是预言了!
经过了高考教科书一事之后,军分区全体教职工再一次对关飞的学识功底之深厚、眼光之深远所慑服,震撼于竟然有这样一个恐怖的人存在。
谁也不会再以为关飞只是一个武夫,而确定他其实是军分区内无出其右的学术宗师!
这么多的新知识、新科技,对他们吸引力可以说是致命的。
到了今天,还吼着闹着想要回国的人,已经近乎于无。这边优厚的待遇,跟他们过去所受的遭遇那是天壤之别。日益繁荣的新城,也让喜欢城市生活的他们挑不出一点毛病,各种各样设施的建立健全,让他们感觉比过去的生活还要舒适。
等他们趁着寒暑假回家一趟,回来后基本都不再提任何回国的说法,而是转而投身于教学、自学之中,开始安于现在的生活。
比起那些知青,他们的年纪更大,再也没有了荒废青春的本钱。
教师中最年轻的,今年也有三十六七,年长的也有五十开外。如果放弃这个可以学到最新最先进技术的学术殿堂,回到国内,又要花多少时间精力才能追回逝去的光阴?
更别说国内的知识更加陈旧,他们回去即便想学习最新科技,也无从学起。
放弃了在军分区的机会,可以说是放弃了人生理想。他们回去最多能争取一点地位、职称,可此生要想在科技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实现当初抱负,却是几乎不可能了。
面对这相当于人生最后一搏,所有人都拿出了全部力量,拼了命一般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利用一切闲暇时间给自己补课,争取尽快追上进度,然后投入到最热爱的科学研究中去。
除此之外,他们对于任何东西,都不关心。
表现在安装现场,就是前来实习的每一个人都在抓紧时间。结合实际工作,努力学习所能接触到的所有最新技术知识,有一点空也是忙着抓技术人员追问。对于另一边的围观异状,他们既没时间、也没有兴趣去了解。
因为,他们再也输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