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商无弹窗 正文 第三十五章 进京(四)
晏世轮没有让陈仁锡多耽搁,进行完繁琐异常的接旨活动后,将其余人等往基隆商馆设在金乡的宾馆一塞,琳琅满目的活动一安排,就将其请入会客室。晏世轮平时是不在千户所衙门办公的,这里更多的只是个象征。来到衙门会客室,自有下人过来摆上茶水、心。陈仁锡注意到,这些家丁各个脚步轻快,动作麻利,显然身怀武功,而且彬彬有礼,实是大家之风。不住赞道:“达思,昔日有言(齐思成的字)曾,你有屯田开垦之大能,吾曾不信。现观之,能在穷乡僻壤之地,开创出如此基业,吾不如也”陈仁锡的是实话,虽然年轻时立志成为能臣干吏,但世事多艰,远非青年时所想,所以对还未而立的晏世轮,能够有如此成绩,将一个不毛之地经营到这样的规模,实是发自内心的感概和赞叹。
而晏世轮,只是凭借着前世的若干经验,在这个物资贫乏的时代去苦苦经营。
他最在意的,就是让民众吃饱饭。只有吃饱了,才能有干劲儿去做其他。所以农业还是目前晏世轮心中的重中之重,虽然商业在金乡所已经盛开出果实,但真正让晏世轮心安的,还是金乡所欣欣向荣的农业。其实对于农业来讲,金乡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因为晏世轮的金手指。除了“立体农场“外,在金乡所,随处可见”生态农业“的影子。实际上,生态农业出现于前世六十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直到二十一世纪,才有迅速的发展。尽管二十一世纪在整个农业中所占比重还不大,但是应用后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现有的有限资源,这是晏世轮选择的真正原因。
金乡所采用的,是“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以养殖业(立体农场、猪场等)为龙头,以沼气(土水泥制作的池子)建设为中心,联动粮食、甘蔗、烟叶、果业、渔业等产业,广泛开展农业生物综合利用。具体地,就是每个军户家里,建一口沼气池,最终达到人均出栏两头猪、人均种好一亩果的终极目标。同时还利用人畜粪便下池产生的废物,利用沼渣、沼液种果、养鱼、喂猪、种菜,提高经济效益,更加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垦民收入。
虽然沼气的输送、使用还没有得到解决,但是利用沼渣、沼液种果、养鱼、喂猪、种菜,成果还是喜人的。最最直接的效果就是,目前整个苍南沿海,采用的都是金乡所的“生态农业”模式,整个苍南,再也没有了饥饿与贫穷。
与日益丰富的食物相匹配,在金乡所广泛开建的泡盛工厂,批量生产硫磺臭皂和鲸脂香皂的化妆品厂,也借着“基隆商馆”的东风,雨后春笋般建立在了金乡所和苍南各地。为了大人进京,基隆商馆金乡分馆,很是下了番功夫,准备了几样产品。
此时的金乡,香烟还是研制不成,只能退而求其次,研发雪茄。然后再搭配烟丝、烟斗卖。所以基隆商馆内的货架上,又多了几种“拳头产品”。
现在摆在会客厅桌上的,就有二十几支目前全球尖的雪茄,因为没有竞争者。这是晏世轮完全凭借着记忆,一指导民器司的几位“主簿”做出来的。
听到陈仁锡的夸赞,晏世轮赶紧放低姿态,然后亲自指导陈仁锡,如何对雪茄剪头、燃,如何吸食。这时的大明,“吃烟”已经是风尚,晏世轮已经打听到了,陈仁锡本人就十分热衷于基隆商馆推出的烟斗和烟丝,并且爱不释手。这雪茄一途,正合了领导心思。陈仁锡满意的吸了几大口,随后道:“达思,你这的新奇事物还真是层出不穷,这雪茄,可又是多了一项财源?”
晏世轮赶紧道:“陈大人,这都是借了好友汪才枫的光,基隆商馆是他建的,达思的义弟宁凤晨与汪才枫交情颇深,所以这雪茄面世,达思也有幸收到”
陈仁锡头,道:“达思啊,咱们都不是外人,此番我来金乡所前,黄公曾言,我楚党要中兴,务必寻觅治世良将,昔有有言举荐,现有我的敬佩,达思,你的前途不可限量啊”
晏世轮道:“黄公和诸位大人抬爱了,学生才学微薄,难堪大用”
陈仁锡又道:“达思,莫要见外,这样吧,咱们都是直来直往之人,黄公曾言,你如有需要,尽管提出来,咱们楚党的兴起离不开外事的支撑,而朝堂之上,自有他老人家做主”
晏世轮等的就是这句话,他琢磨了半天,想到目前治下共有六万民众,金乡所就有将近四万,但是这远远不够,需要黄彦士等人运作,还有,自己打算不离开浙南,因为这里是大陆与台湾之间,除了广东、福建这些旧有顽固势力之外,最近的补给站和大后方,这里不能丢,于是,晏世轮前头,一老一少在喷云吐雾,和讨价还价当中,决定了今后让金乡军腾飞的十策:诸如明确晏世轮地方的军、政大权,由黄彦士去游吏部,然后金乡军提供楚党活动的部分经费。还有金乡军可以有设置流民,在大明各地招募流民进行开荒的权利,等等。
这一番交流可是昏天又暗地,饶是两杆大烟枪,最终也没受得了这二十多支雪茄,最终草草让人拟定“协议”,两人签字后,交给了陈仁锡。
老陈很欣慰的道:“达思,还是你做事周全,这样老夫到黄公那里,可就好交差了”
晏世轮也愉快的道:“陈大人言重了,学生只是怕遗漏而已,接下来几日,您多在金乡所转转,这里的基隆商馆,货品还是很全的,您拿着学生的这个‘贵宾玉佩’,全大明的基隆商馆都会给您五折的优惠!”
这个“贵宾玉佩”,当初还是宁凤晨想出来的,因为他的想法是,开超市,没会员卡怎么行。于是,就发行了大概几十枚玉佩,而这的船型玉佩,由于做工精良,且外型美观,竟然是后世极为奢华的收藏品,远远超出了实际“打折”的意义和价值,而且还是仅在金乡军初期发行的,完全成为了孤品。后世为了在拍卖会上争抢这么一块玉佩,竟然拍到了几万两白银的价格,这是宁凤晨远远没有想到的。
陈仁锡在金乡所逗留了三日,由于赶着回去赴命,不敢多待,告辞回京了。
而晏世轮在准备了一个月后,带上礼物,准备开赴京城!
此时远方西征的宁凤晨,已经到达了埃及。由于风向有利,“灭虏”船只灵活,比预计的两个月到达时间提前了一半。在路上宁凤晨并没有闲着,除了利用强大的火力欺负一下各地的土人外,还教授所有的预备军官们英语。学过外语的人都知道记忆单词、背诵句型,都是比较枯燥的脑力活动。大多数人在学生时代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外语,所以很多人外语都不怎么上心,学不好外语也都能找出一堆的理由。但是试想一下,如果有人拿枪威胁你,逼你学会外语,你又会怎样学?要知道,那时候的你是没有任何退步和推脱的理由。
而这就是宁凤晨的做法,他引用了一个例子,只是将其改的面目全非,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有一队美国士兵要被派到德国去做间谍。领队的长官告诉士兵们,送他们去的飞机只能在德国和俄国的边境附近把他们空投下去,因为那时候欧洲第二战场还没有开辟,盟军部队还不能接近德国领土。但是这些士兵在出发前的一个月都还不会德语,于是长官严肃地告诉他们:“这一个月里你们要学会德语,一个月之后出发,不论你们到时候学会没有,都得去。”结果士兵们在一个月里日夜苦学,一个月后几乎人人都能一口地道的德语,甚至连口音和语调都非常像德国人。为什么他们能这么神速地学会德语?因为士兵们都知道,如果他们的德语学不像,一旦他们跳下飞机,德国人就会立刻把他们抓起来,他们就会没命了,那时候连理由的机会都没有。宁凤晨的法就是,你们务必要学会这英吉利话,如果学的不够好,不够利索,那么等着你们的就是马革裹尸的后果。宁凤晨自己的英语水平极烂,但是不妨碍荷兰俘虏爱德华英语的讲述。从口腔发声肌肉群上来讲,英语和荷兰语算是比较接近的,而且爱德华在英国还呆过十几年,所以有着地道的“伦敦郊区音”,这让所有的预备军官,还有宁凤晨是进步飞快,再加上宁凤晨的威逼利诱,不到一个月,所有连汉字都认不全的两千余预备军官,英语竟然可以流利对答了,这让宁凤晨大跌眼镜,这特么的要是在高考前有这劲头和外教,老子还不考清华了?
尽管这个意淫十分没有意义,但是宁凤晨信奉的就是结果第一,理由第二。执行的本质就在于抓住结果,实现预期结果,没有结果一切理由都不存在。
金乡远征军在埃及,利用强大的武力,和丰厚的礼品还有通译的努力,迅速的打入当地地方正府,并且按照既定计划,夺取了苏伊士运河的北线,并且按照晏世轮整理的方法,利用土水泥、携带的部分钢筋,迅速的在既定位置,建造了八座城堡。其中四座在靠近运河北线的节处,另外四座,按照参谋部的要求,建在了将来从大明船只到达的南部港口处,像是八根钉子,狠狠的钉在了埃及。然后又在埃及方面,宁凤晨组织了埃及当地轰轰烈烈的运河疏浚活动,配合法国富商,情景是这样的——
茫茫的热带沙漠上,骄阳似火.空气是如此的干燥,卷过地面的风中只有扬起的灰沙,嗅不到一丝潮气.工地上近六万名埃及劳工,裹着全身的衣服抵挡烈日的煎熬,在法国监工的呵斥声中,一下又一下地挥动手中的铁镐、锄头,一步又一步地拽动沉重的拖车,拼尽最后一丝力气.稍有停顿,监工的皮鞭就会在耳边响起.不时,一个埃及劳工倒了下去,周围的人们却没有太多的骚动,因为这种情况已经司空见惯了.同伴会走过去,看一看他断气了没有,然后一个人拖着头,一个人提着脚,运到工地的一边,自有人将尸体草草掩埋了事.
那时的埃及不满三百万人口,却每个月要向运河工地、城堡工地派遣一万名服役的劳工.按人口比例推算,每一个成年男子每年最起码有一个月要在工地上服苦役.运河修了十年,有十二万埃及劳工不堪重负,永远倒在了运河的工地上.所以,筑成运河的不是沙子和石块,而是埃及劳工累累的白骨;运河里流淌的不是蔚蓝的海水,而是埃及劳工的血与汗.已故的埃及总统纳赛尔曾过:“这条运河是用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血汗、我们的尸骨换来的。”这时的苏伊士运河还没到完全贯通的时候,只是北线的疏浚,也已经进行了两年。再加上征召埃及民工修建八座城堡,虽然死的是埃及人,仍然让宁凤晨有几分的不忍。但是法国富商辛佳德却不这么认为,每当宁凤晨找到他,告诉辛佳德不要动作太快,以免引起英国人和荷兰人的嫉妒和愤怒时,辛佳德总是这样宽慰他“我来自明帝国的朋友,埃及人和你们华人一样伟大和强盛,与大明现在依然强势不同,埃及早已经没了强大帝国的影子,不要担心,你不是要加快建好你的什么之路吗?不要在意埃及人的付出了,早晚我们的金币会让他们开心……”
宁凤晨心中不屑,道“万恶的资本家,吃人不吐骨头的人渣,早晚崩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