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无弹窗 正文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东巡洛阳
罗昭云巡洛阳,随行的武官员接近百人,一部分是近臣,一部分是不放心的豪门贵族,带到都一段时间。杜如晦、褚遂良、萧瑀、屈突通等跟随在旁,帮着陛下处理一些政务要事。
镇守洛阳的来护儿,带着一些洛阳的官员,城内的大商贾、儒家名士,一起恭迎陛下。
罗昭云赞许一番来护儿在洛阳城维护的稳定局面,对着洛阳各界人士,也都表示了朝廷求贤如渴,将会大力推广科举,鼓励经商的一些新政策,得到了现场官员、豪绅、名士、百姓的一批称赞。
洛阳城属于中原腹地,中原化比较深广,以此为核心,向河北、河南、山一带辐射,代表着古代正统的华夏明。尽管从秦汉到隋唐,以长安为核心的关陇化占据了上风,但是中原明也一直在齐头发展。
到了唐宋明时期,关拢集团的逐步瓦解,京城的移,使得中原的化一下子成为最主流的部分。
罗昭云很清楚这个历史化脉络的发展,要快速摆脱关拢勋贵集团的肘制,需要扶持洛阳、山等地的化大族,多元地带化共同融合,人才齐用,才能平衡朝廷格局,稳定前行。
任何一个集团势力过大,权倾朝野,都会对皇权造成威胁,影响朝政,最后为所欲为,废立皇室。
尤其是唐末群藩割据,五代十国的混战,给华夏造成很大创伤,如何规避武将集团拥兵自重也是一个问题。
但随着边缘的游牧民族崛起,如何驯化这些番邦,同样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否则很容易后世子孙像两宋那样,一直被崛起的女真、契丹、西夏、蒙古滋扰、欺压。
需要介于唐与宋的制度之间,找到最适合当下的制度,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兵戈不废,武将听命,人的地位不能低,也不能太高,各阶层相互融合和认识到对存在价值,社会才能有良性的循环。诡宝禁忌
进入洛阳城后,罗昭云与武官员,分别住下各自院邸和驿馆。
当晚,罗昭云召集一些亲信大臣,如屈突通、来护儿、杜如晦等人,聚在一起,商议接下来南征事宜。
来护儿抱拳道:“臣接到陛下密信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招募新兵,调动粮草,搬运兵甲,临时组成了了五万新兵,装备齐,粮草充足,可随军南下。”
“五万新兵!”罗昭云微微点头,这个数目,在段时间内凑齐,也是不容易的。
不过五万兵马,都是新军,战斗力有限,需要在途中简单训练,到了战场上,用得好,才能激发战力。
加上从关内带来的六万人马,两万大内禁军,加在一起,十三万兵马,也算够用。
罗昭云沉思后,开口道:“对了,黄河灾害不断,沿河流域肯定不少村庄受灾,立刻拟旨,令受灾城县的县令,召集乡勇,年轻力壮的,招募为兵,送往洛阳集合。这些灾民在地,会消耗不少粮食,空有体力用不上,正好拉过来参军,建功立业,也能减少地灾民聚众闹事的几率。”
杜如晦笑着赞道:“陛下这个办法好,可以一举两得,既能缓解地救灾的压力,也能解决当下征兵的燃眉之急。”
“前线岌岌可危,我们在洛阳不能多逗留了,三日后,大军南下,不在名单之内的大臣,部留在洛阳,等待朕凯旋归来,不得擅自离开洛阳,来将军,你在洛阳监督,继续兼管洛阳军政,屈尚书,你负责这次前线粮草和兵源的调拨,,凡是以南征为第一要务,其他事,一律让行。”罗昭云御驾亲征了,事情变得更加关键,因为一旦他在前线失败,就会影响朝廷威望和自身安危,与其它将军失败的意义还不相同。折眉弯
“臣明白!”屈突通拱手,明白这个深意,因此留在洛阳,他的任务就是满足前线陛下的一切旨意和需求。
罗昭云让众人退下后,自己在洛阳宫殿内逛了逛,气势恢宏的皇宫,由于没有多少人居住,显得格外冷清。
“多少朝堂,在此兴衰更替,没有长久的王朝,都将成为历史!”
罗昭云有感而发,未来穿者,从课上看过太多的历史兴衰故事,有的只是青史一笔,但是,却有可能是惨烈的战争,惊心动魄的兵变,只有自己亲自经历,才能体会到历史岁月中的艰辛和畅快。
“统一大业,谁也不能阻挡!”罗昭云最终化为一声铿锵有力的感慨,坚定信念,整个人挺拔如山岳,扛起社稷之重。
三日后,大军从洛阳城外出发,十三四万人马,有充足的粮草和物资,浩浩荡荡南下。
这次随行的将军有老将张镇州,年轻将领段志玄、张公谨、薛万述、来恒、高表仁、贺若怀廓、周仲隐、邴元真、王君廓等人,人才济济,大多出身名将之后,年轻一辈中,算是有名气了。
像秦琼、程知节、罗士信、裴行俨等年轻猛将都在朔一带,北上袭击突厥的部落,来不及赶回来。
先锋军由薛万述、来恒率领,带兵三万,先一步开路,直奔淮水下游的郡,然后通过下游渡河,要奔袭江都郡的山阳仓,准备打掉江淮军的一个重要粮仓,给江淮军造成困境,有利于大华的进兵。